自主阅读教学初探
2013-08-15赵华勤
■文/赵华勤
自主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建构民主课堂,通过多元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达到这一目标,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之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动。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自主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被激发。
二、明确阅读目标
根据不同文体制订不同的阅读目标。如记叙文阅读除了有课堂目标外,还有阶段目标。初一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记叙六要素,弄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楚记叙文的顺序和人称,能够分析每个要素的作用,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初二重点是分析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掌握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掌握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初三重点是品味记叙文的语言风格,掌握文中修辞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方向明确、任务清晰。学生在训练序列中得到心理定向,保持一种积极的训练心态,既避免了阅读中的盲目性,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热情和欲望。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将自主性阅读落到实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文题。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文题能够了解这篇文章是记叙、说明、议论,还是抒情,由文题判断文章的内容梗概或主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从文题中就能读出文章叙述的是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段生活。《伤仲永》则是作者对仲永的悲怜和惋惜之情。其次,了解作者背景及文章写作背景。诗言志,文载道,词缘情,歌动心。很多诗、文、词、曲与作者的身世处境联系紧密。如要真正理解李清照的《如梦令》,就需要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它反映了作者的生活与情怀,其格调欢快而清新自然,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再次,要找准选段或文章的关键词句。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主要是通过语感及分析体会。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找关键词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记叙文是记叙、描述人和事物、风景的,一些动词、形容词往往很重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的艺术形象,并具有象征意义。作品开门见山就点明了感情基调,“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一词反复出现,明显是个关键词。如果是议论文,表述观点的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则一般都是关键句。说明文表述被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句子和句子中的中心词语,则大多数为关键词句。当然不同的文体,关键段落和句子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记叙文多是画龙点睛,升华文章主题,议论文多是提出论点或论题等,只要抓住了关键句子,理解课文就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四、开展阅读实践,检验自主阅读成果
“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是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途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以学习掌握阅读技巧为主,通过故事会、演讲赛、讲述阅读心得、读后感等形式完成。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熟知国家大事、时政要闻、奇闻轶事,或领略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自由选择,感悟“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的乐趣。
综上所述,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将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拿到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为阅读教学添趣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