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 强化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3-08-15王红军
■文/王红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素养对于人的终身学习和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和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然丢弃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契机,其实语文教学环节中许多看似“枝节”的问题实在不可小觑。
一、重视新知,忽视迁移
如一位教师教二年级语文《秋游》,教师范读课文后,让学生看课文背景图并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很细致,讨论很热烈,也能把图上的景物说得清楚,但有些凌乱。这时的点拨显得很有必要。无论是提示性的、启发性的或鼓励性的都将有效。“小朋友观察得多么仔细啊!如果能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看图并说出来,就有条理了!”“刚才这位同学观察并说得很仔细,哪位同学能在他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可惜这位教师没有抓住契机,没能把‘有顺序观察”这一作为二年级的重要知识点加以强化。难道只有在辅导看图说话写话时才指导观察方法?
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真正把课堂效益最大化,除了教者自身需强化抓契机的意识,熟悉并研读相应的语文知识体系外,加强集体备课,精心组织单元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途径。尽管语文课本都已按单元编排,我们仍需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学内容相关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某一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有哪些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再对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进行比较异同、综合归纳,使之有机组合,形成共有的因素。
二、深文奥义,学生畏难
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在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的良好习惯。有位教师在教学“读书做笔记”过程中,总结做读书笔记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一目了然,当然第三种方法最难。可是在学生交流时,采用“摘抄”法的最多,因为最容易,好理解;也有不少学生采用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基础好、能力强,也好理解;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学生采用“编写提纲”法。课后与学生交流,我问:“你为什么不采用‘编写提纲’法?”生答:“编写提纲?太难了!”我问:“你们不是经常为课文小结段意和中心思想什么的?”生答:“那个容易。”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学生心目中,编写提纲与小结段意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联系的两码事。究其原因是教师客观上隐晦曲折,未能深入浅出,造成学生感觉上的深文奥义。如果课堂上教师稍加点拨,让学生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不就都认为“那个容易”了吗?
由此想到,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个梯度问题,上述情况是因教师的教学忽略造成的,但也有的是教材本身的问题。现在新编的小学教材,都往新课标改革的方向靠,应当说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好像不太讲究梯度,仅靠比较零碎的穿插补充某些语文知识小板块。教学中教师不必死板地按照教材的体例和顺序进行教学,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可以做必要的调整。同时要认真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三、主观臆断,浅尝辄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无效环节,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无效合作学习。我们看到不少教师忘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深度不够,时间不足,更没有任何效果可言,纯粹浪费课堂时间。
二是读写过程流于形式,要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现在有两个极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丰富读的形式,一堂课齐读、默读、自由读、分组读……都用了,但每一种读、每一次读,仅仅有此形式,无谈任何实际,有的才读几句,教师便叫停,开始讨论,然后又是一种读,也仅一两分钟或更短,根本没有让学生真读,全凭教者主观臆断,匆忙收场,这样只能使学生围着教鞭转,学生学得不知所然。
三是提出的问题研究不深,讨论不透,有时看看时间不够,甚至由教师匆忙解答,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权利,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以多媒体代替文本。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用大屏幕大段大段地投影课文片段,有的甚至投影整篇课文,笔者觉得这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因为使用多媒体而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目标,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强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意识,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