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末助词“来(来着)”形义辨证
2013-08-15王丹荣
王丹荣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在解释助词“来”的时候,《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说法是,“来”[助]来着: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你刚才说什么~?/她去年冬天还回家~/你忘记小时候爸爸怎么教导咱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2:769)。《现代汉语》(张斌,2002)的说法是,“来”、“来着”是时制助词,表示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事,多用于口语,接近英语的完成体[1]。时制主要指动作或行为发生时间的先后与说话人说话时间的关系,如过去、现在、将来,客观时间和主观参照等。[2]。
本文将探讨这个特殊助词“来”,“来着”与“来”具有相似的表达作用,可以将其看着是“来”的替代词。因此,在举例说明时,本文“来着”和“来”一般不加区分。“来(来着)”用在小句或分句末尾时,究竟是时制助词“来1(来着1)”,还是语气助词“来2(来着2)”呢?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辨察:其一,从结构形式方面;其二,从语义蕴涵方面。
一、形辩
(一)用替换辨别
“来(来着)”无论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先后还是表示一定的语气,都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因此从形态上辨别其归属哪一类不太容易。我们可以采用替换的方法进行辨别,现列举两类例子试分析:
A组:这些天你都忙些什么来着?
刚才他说什么来着?
这几天你都看些什么书来?
昨天他说要带些什么来?
B组:你干什么来着,看你满头大汗的。(王朔《给我顶住》)
我们什么都没干,就是一起聊天来着。(王朔《给我顶住》)
他怎么说来着?(李国文《情敌》)
苦心斡旋却两头受气,真是何苦来着?(余秋雨《小人》)
1.对时制助词“来1(来着1)”进行替换
对于汉语这种形式变化不丰富的孤立语,表示“体”这个语法范畴时常用时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形态在某一过程中的出现情况,“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状态正在继续;“了”表示动作、状态已完成;“过”表示曾经有过。从使用的形式上看,“来1(来着1)”虽然字形上带有“着”,却并不表示正在进行的行为动作,而是同“了”、“过”有相似性,表示动作行为在说话不久之前发生,用“了”、“过”进行替换,。例如A组:
(1)这些天你都忙些什么来着?(这些天你都忙了什么?)
(2)刚才他说什么来着?(刚才他说过了什么?)
(3)这几天你都看什么书来?(这几天你都看了过什么书?)
(4)昨天他带些什么来着?(昨天他带了些什么?)
上例中“来1(来着1)”用在小句末尾,小句中的动词“忙”、“说”、“看”、“带”都发生在说话之前,并且在小句中一般跟上时段或时点名词,如“这些天”、“刚才”、“这几天”、“昨天”等,小句中用“了”或“过”替换“来1(来着1)”,小句意思不变。
2、对语气助词“来2(来着2)”进行替换
语气助词或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在句末表示一定语气,现代汉语中语气助词有很多,例如“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 ……”。
(5)我就是想和你聊聊呗。(陈述语气)
(6)最近你在忙啥呢?(疑问语气)
(7)原来是你哇!(感叹语气)
“来2(来着2)”用在句末同“啊”、“啦”、“吧”等语气词有相似性,表示陈述、疑问、祈使的语气,可以和其他表示相当意义的语气助词进行替代。例如上文中B例:
(8)我们什么都没干,就是一起聊天来着。(王朔《给我顶住》)(陈述语气)
(我们什么都没干,就是一起聊天呗。)
(9)他怎么说来着?(李国文《情敌》)(疑问语气)
(他怎么说哇?)(10)苦心斡旋却两头受气,真是何苦来着?(余秋雨《小人》)(疑问语气)
(苦心斡旋却两头受气,真是何苦呢?)(11)我吃饭来着!(祈使语气)
(我吃饭啊!)
“来”或“来着”跟在小句末尾,表示一定的语气时,一般不需要带时段或时点名词,谓语动词的行为动作不表示过去发生,通常是在即时情景下意义表达。
(二)用省略辨别
1.时制助词“来1(来着1)”
跟在行为动作后的“着”、“了”、“过”通常不能省略,若省略要么语义发生改变,要么句子不能成立。用在小句末尾的助词“来(来着)”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和时态助词在形式使用上相似,可以通过省略辨别究竟是时制助词还是语气助词。比较时态助词“着”、“了”、“过”,省略前后意义变化情况。以跟在动词后表示进行时的“着”为例。
第一,跟在双音节词后的“着”,省略后语义发生改变。
(12)我还日夜盼望(着)抱孙子,这是你不可能给我的。(池莉《不谈爱情》)
(13)全花楼街都在为吉玲忙碌(着)。(池莉《不谈爱情》)
(14)但庄建非的父母依一直保持(着)沉默。(池莉《不谈爱情》)
第二,跟在单音节词后的“着”,去掉“着”句子意思表达不够顺畅。
(15)可我天天都……都盼(着)他们回来。(池莉《不谈爱情》)
(17)两人互相体贴,就像两只冻坏了的小猫在挤(着)身子取暖。(池莉《太阳出世》)
(18)工作人员是个头发花白一口缺牙的老太婆,怀里抱(着)一个半岁的小儿。(池莉《太阳出世》)
时制助词“来1(来着1)”同时态助词一样,在小句中的地位比较重要,表示动作行为与说话时间先后关系,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能省略掉。例如:
2.语气助词“来2(来着2)”
语气助词“来2(来着2)”在小句中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是表达一定的语气,省略掉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只是句子语气的轻重略有改变。比如在疑问语句中,多数会跟上疑问代词“什么”,表示较弱的疑问语气,省略掉“来2(来着2)”,只是疑问的意味变得较弱。比较:
(21)你急什么(来着),看你满头大汗的。(池莉《太阳出世》)
(22)几位是干什么的(来着)?(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三)“来(来着)”在句中的组配模式
1.“来1(来着1)”作时制助词时常和动词性词组搭配,不能单独跟在动词后面。
“来1(来着1)”用作时制助词,其搭配结构的形成,收到严格的组配机制的规约,多是直接跟在动词性词组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23)、(24)中的“见她”、“三句话不离文学”都是动词性短语 。“来1(来着1)”不能插入其中,“来1(来着1)”限定范围包容整个动作行为的事件,而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动作行为。
2.“来2(来着2)”通常也动词性短语连接,多带有“什么”宾语。例如:
(25)老人没说什么,随着长孙往家中走:“那个老太太说什么来着?”(老舍《四世同堂》)
(26)她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怎么想不起来?(王朔《顽主》)
也单独和动词连接。
(27)甲:你怎么还不看啊?
乙:我正看来着!
(28)甲:你怎么还不说啊?
乙:我正想来着!
二、义 辨
(一)“来1(来着1)”小句中的动词语义特征
由“来1(来着1)”用在句末,从后控制小句中动词中心语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句末带“来1(来着1)”的小句。例如“等”、“想”、“挂”、“看”、“说”等动词具有[+持续性]的语义特征的动词可以进入该句式,而像“死”、“伤”、“出发”、“离开”等动词具有[—持续性]的语义特征则不能进入。试比较:
但不能说:
(32)*他正死来着!
(33)*我俩昨天出发来着。
(34)*老李前天晚上离开来着。
即使句末带“来1(来着1)”中谓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或中心语也是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语义特征具有[+持续性]。
(36)离开母亲,虽也有过一回,这回可是太长了;小小的心儿,知道是怎样忍耐那来着。(朱自清《朱自清文集》)
(二)“来2(来着2)”用在句末只表示一定的语气
由“来2(来着2)”用在句末,与小句中动词中心语的关系较为离散,没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只是表示一定的语气。
1.陈述语气
“来(来着)”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咧”,“来咧”,“来(lái)”与“咧(liè)”是同音关系的同源词,表示对一件事情的陈述,有确认也有夸张语气。
(37)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现代汉语》黄廖版)
2.疑问语气
“来着”比“来”更常用在疑问句中。最常见的就是带“来着”的特指问句——可以问人、问事、问方式、问现象等等,通常是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例如:
(38)只见宝钗又笑着问五儿道:“你听见二爷睡梦中和人说话来着么?”(《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
(39)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夜闻见香来着?”(《红楼梦》第八十回)
也可有用于是非问。例如:
(40)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41)他不是问小三儿来着?(老舍《四世同堂》)
3.祈使语气
表示祈使语气,可以用表示感叹的“啊”、“呀”替换,句子意思不会改变。
(42)那一遭儿你这么小心来着!(《红楼梦》第四回)
三、时制助词“来1(来着1)”与语气助词“来2(来着2)”探源
根据古代汉语中的语言事实推论,“来(来着)”使用之初多是表语气,我们可以先看“来2(来着2)”。
(一)语气助词“来2(来着2)”
1.“来”作为语气助词的萌芽时期,可以远溯到先秦时期[3]。例如:
(43)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孟子·离娄上》)
(44)“子其有以语我来!”《庄子·人世间》
(45)子桑户死,孟子反子琴张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庄子·大宗师》)
2.“来”表示语气在唐宋年间已出现。
当“来”表示某一动作或状态从起点移动到终点时,表示某一结果或某一状态实现了,即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实现,又肯定事态出现了某种变化,其语法意义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了”。这一用法在唐宋时期已开始。[4]。如:
(46)昔时声少,貌似春花,今即老来,何殊秋草。(《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47)久之,柳忽语曰:“郭子信来?”声若出画中也。”(段成式《酉阳杂姐续集·支诺皋上》)
(48)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易尝有孝弟来?(朱熹《论语集注》)
3.明清时期,“来(来着)”表语气使用更加频繁。
(49)那是奴家性气乖张,不肯随波逐浪,以致如此,干郎君什么事来?(李渔《慎莺交·情访》
(50)行者道:“你怎的想我来?”(《西游记》第三十回)
(51)掌珠道:“谁记恨来?只是他难为人事。”(《三刻拍案惊奇》第四回)
4.现代,“来”表语气使用更加通俗,口语化。
(52)马林生捧着茶杯又喝了几口,找地方小心翼翼地放妥,我想说什么来着?(王朔《我是你爸爸》)
(53)“你每回谈起四弟都要生气,又何苦来?”(巴金《春》)
(54)更使他难堪的,是他琢磨出点意思(来):她不许他去拉车……(老舍《骆驼祥子》)
语气是一种语法范畴,它是说话人针对不同的句子内容所采取的说话方式和态度。由以上各例可见,“来”表示一定的语气,萌芽于先秦,始于唐代,经宋、元、明、清历代的继承,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
(二)“来1(来着1)”意义虚化分析
“来”作为趋向动词的本意是“至也,及也,还也”,形成之初本义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后来意义虚化,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先后。表示趋向动作的“来”又是怎样虚化意义,演变成了表示时制的助词呢?
1.意义虚化的条件
第一,句法位置逐渐后移
沈家煊(1998)认为,“一个实词之所以演化出功能不同的虚词是因为它处在不同的结构式中[5]。“来”在小句中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其意义也在随之改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理解,“来”意义越是重要,越在小句中占中心位置,要么离中心语最近或是在前;相反,“来”的意义越是虚化不重要,在小句中离中心语越远或是在中心语之后,一直到最后,因为“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重心所在”(张伯江、方梅,1996)[6]。
在语用中,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表示趋向的“来”是较为容易受到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忽视的(太田辰夫,2003)[7]。说话者在说出“来”时实际上已来到了听话者所在的现场,所以动词中心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或事件很可能成为关注的焦点、句子语义的重心,而“来”不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此“来”的语义慢慢虚化,其词性也渐渐由动词转变为助词。
第二,语义提供虚化条件
“来”字本意为表示趋向运动的动词,与“往”相对。《广韵》:“来,至也,及也,还也。”郑定欧(1996)认为:但凡动作,从性质上说,兼具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8]。林立芳(1997)认为“来”就引申出两种含义一是以现在为起点,将来为终点,产生出“将来”的含义;二是以过去为起点,现在为终点,产生出“完成”的含义[9]。这样,“来”就可由句中使用,移到动词的后边表动作的完结。这一移动我使们可以理解“来”这一动作所包蕴的这些意义为由动词虚化为表目的、表持续、表实现、表经历的助词。
2.“来”意义虚化过程
(1)“来”作为趋向动词,往往附于动词或形容词后,用作趋向补语,例如:
(55)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例(55)中“抛来”与“忘却”对举,“来”、“却”义相同都表动作的完成。
(56)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杜荀鹤《山中喜与故交宿话》)
(57)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梅尧臣《绝句》)
例(56)中“沽来”、“钓得”犹言“沽到”、“钓到”。例句中的“来”跟“来去”的“来”有较大差异,语义上已有了不同程度的虚化,在句中作补语,这在语法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当“来”由表动作的完结转为把重点放在过去曾做某事上时,“来”从动词之后,再进一步独立黏附在分句或全句末尾。
(58)前日此话固有,你几时又曾登第了来?却怪我家另许人。(《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卷)
(59)行者上前搀住道:“请起,你到城中,可曾问谁么?”太子道:“问母亲来。”(《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这样,“来”不但意义虚化,而且完成了语法位置上的转变,彻底完成了整个语法化过程,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态助词,表示事情完成的情况。
刘坚等人解释为“在句子里使用助词‘来’,是给句子所陈述的事件、过程加上了一个表示‘曾经’的标志[10],所以,他认为“来”在小句中的语法位置,不像动态助词“了”、“着”、“过”那样紧紧跟在动词的后面,而是附加在分句或小句的末尾。
(2)在语义和句法的共同作用下,“来”逐渐由趋向动词虚化为时制助词。其表示的语法意义如下:
第一,“来”表目的意义,与动词“来”的本意密切相关。
“来”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其前身趋向动词的特征,可以说是由趋向动词向体貌助词虚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形式。例如:
(60)儿替阿耶来,新妇替家母。(王梵志《用钱索·新妇》)
(61)王公道:“你到去首了我来。”(《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第二,“来”表示某一动作或某一状态正在持续。
这一“持续”是在某一时间参照点下正在发生的,这一时间参照点不是指“说话时刻”,而是“某一动作”或“某一状态”在过去的时间段上所对应的更小的一个时间段,这一时间可以早于或晚于“说话时刻”,如:
(62)计氏问道:“昨高四婆子说我昨日嚷的时节,爷和哥还在对门禹明吾说话来。”(《醒世姻缘传》第九回)
(63)石磴坐来温,藓径净如扫。(杨万里《筠庵午睡》)
在句法结构上,“来”总是位于句末。由于“来”表示持续态受到某一时点的限制,所以在主句前必须有一个预设的从句来指明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的“时点”。(62)句“时点”不是“计氏发问的时刻”,而是指其“昨日嚷的时节”,在这一“时点”上,计氏的爷和哥在对门和禹明吾“说话”的动作正在进行;(64)句表明在“坐”这一“时点”上,石磴“温”的状态正在持续。
第三,“来”表明某一事件曾经发生过或某一状态曾经出现过。
“来”表明某一事件曾经发生或某一状态曾经历的过程,整个时段都是过去时,所以我们可以将“来”看作是过去体的语法标记。
(64)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水浒全传》第十六回)
(65)“你感觉他的行动奇怪么?其实据我看来,他并没有神经病,不过感情太盛,有时会迷失了他的理智。”(杨朔《雪花飘在满洲》)
所以“来(来着)”经历了两条线演变:来1(来着1):动词 →助动词→趋向动词→时制助词;来2(来着2):语气助词。
[1]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谊生.略论时制助词“来着”——兼论“来着1”与“的2”以及“来着 2”的区别[J].大理师专学报,2000(4):60-67.
[3] 孙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4]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5]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45.
[6] 张伯江,方梅.否定的强化[J].汉语学,1996(2):73.
[7]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胡明扬.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5.
[9] 林立芳.梅县方言的“来”[J].语文研究,1997(2):43-47.
[10] 刘坚.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