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3-08-15王素平
王素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周围一切事物的对错、是非及其重要性所持的评价标准,是日常生活中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具有一种比较稳定、正确的价值观不但对每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知识群体,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对社会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即将走向社会,是未来社会构成要素中的主要部分,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发展,并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党历来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身处社会转型期这样一个大变革、多元化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一直处于模糊和多变的状态。既有以国家利益为重、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也有以物质享受为主、追求个人名利的价值观,还有消磨时光、及时享乐的价值观。这种现状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表现,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构成冲击,抑制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和范畴。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全方位变革,经济体制的变革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随之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利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多种文化的共存,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旧的体制、观念、准则被打破,而新的还没有确立起来,人们的思想处于混乱和困惑状态,思想支配下的行动表现出多变性和唯我性,甚至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更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目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来看,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等思想观念较以前更为明显、浓厚和强烈,他们注重自己才能的充分施展,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和有所成就;自由平等、相互竞争成为大学生欣赏的生活态度,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而不愿意处于依附地位,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大学生价值观的主体化相对于以前一直提倡的“无我”观念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过于强烈的“唯我”取向就不正确了。
第二,社会转型期快速变化和市场经济功利化的特点,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走向世俗化。具体表现为事业价值评价标准由为社会做贡献转换为自我实现;生活价值取向重物质轻精神,经济收入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就业价值取向求稳心里明显。据2012年10月23日《黑龙江日报》报道,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有29位硕士研究生报名的现实,说明现在大学生就业求稳取向明显,相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其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弱化了很多,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引起大学生在思想上的迷茫与困惑,其价值观表现出混乱和多变的特点。表现在:判断是非的标准不稳定、不明确,感性判断多于理性判断,缺乏思考,随波逐流。一些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比如腐败问题、上学贵、看病贵、房价贵、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问题的存在,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使得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淡化,功利意识严重,知行脱节,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价值观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一旦形成就会支配其行为,对一个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说,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变化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抑制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这就增加了大学生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社会转型期是价值观容易裂变和出现问题的时期,所以,越是社会转型期,越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和引导,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2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校“两课”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当前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观念必须从以教材为本转到以人为本
从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这个渠道来进行的。长期以来,高校思想品德课一直偏重于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的灌输,更多地强调以理想化的目标来要求人,更多地关注教育要求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的学者将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概括为“人学空场”,“目中无人”,“见物不见人”[2],即忽视人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其效果微乎其微。有调查显示,87.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74.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学对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不大[3]。思想品德课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难度要大,它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介绍和学习,而是影响人的思想和心灵的活动,思想教育不融入教育者的感情和爱心,不能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不能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经过被教育者的思考和吸收是很难有效的。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思想对思想的碰撞、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因此,以人为本的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的第一位的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学中,一是教师必须改变师生的主客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调动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既要善于抓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又要注意密切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4]123,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会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形成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信念。二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结合他们的实际指导他们设计好未来发展计划。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发展。教育者一旦忽视尊重人这个基本要求,你就无法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就无法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无从谈起。因为只有了解,才能引导。
(二)教学重点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社会转型的客观因素,也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不利的主观因素。因为“核心价值观蕴涵着人们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人们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1]252。所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
要搞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讲,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立法、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价值观念,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公民的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要提高授课质量,真正使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的是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的是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1]251同时,要把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明白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才会得到很好地实现。
(三)教学方式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强化社会实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离开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便只能停留在观念的领域内,成为纯粹的思想性的东西。把活生生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当成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让学生去记忆,然后去考核,也难怪大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突出社会实践,把思想品德教育建立在不断变化着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作用,首先,就要融入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认同。带领大学生走进社会之中,让他们直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情民情,处理一些社会事务,这对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信仰、境界都是极有好处的。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书斋里长大的,现存教育体制影响了他们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把他们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让他们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大书,才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并潜移默化地指导其人生价值观。其次,必须同他们的学习、校园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奖励惩罚政策的制定上,体现到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中,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纪律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最后,要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仪式、节日庆典、民族传统节日等各项重大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功能,使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同时,利用各种载体、时机和场合,搭建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阔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总之,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规范,要求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生日常行为的评判人和督导者,将理论教育和实践评判密切结合起来,将理论贯穿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指导,行动的规范。
[1]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
[3] 张敏.探析专科院校德育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