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对策探究
2013-08-15李翼王珊
李 翼 王 珊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职业理想追求、健康的就业心态将直接影响着自身能否顺利就业和持续发展,研究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关注大学生就业思想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引导,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的积极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解决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的积极影响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的表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践的有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育学生确立健康就业心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实现培养满足于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与完善。
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准备进行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崇高的职业理想,消除以往“少干活、多挣钱;比待遇、看环境”等世俗腐朽的就业观念。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企业招聘人才录用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实中,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工作环境和待遇比较挑剔等现象。在求职择业时存在自律意识不强,随意违约等诚信缺失的行为。这些都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
3.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职学生端正就业态度。高职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就业期望值很高,等真正进入职业选择时,面对各种庞大就业信息选择和诱惑,常常会陷入观望、迷茫、患得患失或消极等待的心态中。如果遇到就业求职挫折,常会悲观失望,心态情绪不稳定,就业目标易动摇,甚至严重者怀疑自我价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绪心态,引导学生以平和理性的心态面对就业考验。
4.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培养具有开放性社会化视野,关心和了解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了解多元文化、懂得社会生存游戏规则、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备受社会关注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格境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拓展就业途径。
二、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现状
追求自我价值的就业理念成为高职学生的择业标准,高职学生的择业标准是反映学生就业思想的外化表现。从相关许多学者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高职学生理想的工作岗位是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好、有发展空间。很少部分学生追求自身发展潜力的职业,这表明相对于工作环境及待遇,较少的高职学生注重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发展,采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就业问题。这种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主导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高职学生这种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而忽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自我发展就业思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就业、择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
1.理想信念意识“淡化”。主要体现在:重视物质利益,轻视职业理想追求;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忽视职业道德追求;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2.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体现在:在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值反差;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社会实际;部分毕业生只讲眼前实惠,忽视长期发展;择业时“功利化”思想严重;确定就业期望值不考虑自身实际;用静态的观点对待就业期望值,不能根据开形势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3.就业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下,就业的有效途径依然很窄,主要来源毕业生会和学校组织的就业推荐活动;面对普通高等本科、研究生毕业人数增加,存在因学历偏低、各项资格认证门槛过高而存在心理落差;面对社会各项服务的认可度不高,认为就业关键靠关系。
4.就业诚信意识、自律意识“淡漠化”。主要体现在求职择业时个人简历描述不真实,面试过程中不实事求是,协议签定后随意违约等诚信缺失的行为。
三、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解决高职学生就业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价值信仰,职业理想追求,获取知识,尊重和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提供核心价值和灵魂。
1. 把就业思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使就业思想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让职业道德教育与普通思想教育相融通
“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被认为是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的培养的区别。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重点,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是首位与根本。因此,把就业思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除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培训以外,既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培养,更要关注学生“自律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规范养成,让学生切实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真实表现,深刻体会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教育对自身的职业理想确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在就业择业实际行动中树立走向基层、建功立业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而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 树立“全方位”的大教育视野,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思想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
加强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追求远大的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单方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力量。首先,学校担负就业的先期认知教育,依托开设就业指导课、建立“就业创业协会”学生社团、举办就业形势政策专题报告等途径对学生展开系统的就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其次,通过建立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建立网络QQ 就业讯息群、召开专业就业发展家长见面会、就业实习动员大会等方式,将家庭教育引入到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当中,让家长担任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参与者,通过家长参与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调整家长就业期望值,同时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推荐学生就业。最后,解决学生就业思想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调研、实习锻炼,实现学生就业思想理性转变,这需要:一方面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等活动;另一方面呼吁政府、社会企业与学院联动起了,积极搭建学生实践锻炼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一是期望学校能积极邀请单位技术专家、工程师能走入大学担任学生的就业德育导师,给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基层工作的优势和机遇,从而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自觉修正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二是呼吁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在切身实践中真正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克服种种偏颇的就业思想。三是希望政府能建立相应学生实践优惠政策,通过对吸纳实习大学生企业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对参加服务西部等社会志愿服务并有突出社会贡献的大学生给予个人就业政策的倾斜,从而引导社会对核心价值标准的正确判断,进而鼓励大学生确立崇高而远大的职业理想,推动高职学生顺利就业。
3.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就业指导既是就业工作任务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很好地与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需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就业指导的思想针对性。一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把开展国情与形势的教育同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专题讲座等途径让学生明确认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密切联系,增进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二是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赢在职场专题讲座等活动,结合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分析就业环境、客观定位职业选择,制定合理就业计划。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举办求职模拟招聘、开展求职心理面对面座谈会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克服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因学历较低而产生就业情绪焦虑、自卑,进而怀疑自身能力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与自我肯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4. 创新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创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的发展,极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学生就业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创新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需要着力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地看待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知识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认知知识的价值,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树立“多样化”人才成长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用动态变化角度思考就业择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增强学生职业生存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和后续动力。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3] 徐涌金,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10.职业指导75
[4] 申晓敏.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M].西南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5] 肖永霞,张玉伟.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山东烟台,(2011):G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