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流失视角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13-08-15周长勇梁儒谦
周长勇 梁儒谦
(广西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南宁 530003)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酒店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香格里拉、万豪、希尔顿、喜来登等全球知名品牌酒店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后,酒店业出现酒店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相对于其它服务行业,酒店行业的福利往往较高,工作环境较舒适。然而近几年来酒店业却呈现了“高流失”的特征。据统计,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45%[1]。2011年酒店行业的平均离职率约为29.1%,比2010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王文君等人的研究表明,一定比例员工流失(6-25%)有利于酒店内部创新与发展,但如果流失率高于25%,企业将缺乏稳定性,进而影响服务质量[2]。
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及高薪理应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但现实却是高离职率,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方面的原因;有毕业生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酒店企业自身的原因。而截止2009年底,我国设有酒店(或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增加到了852所,在校生人数也是创纪录的达到49.8万[3]。高校对酒店管理人才供给上升趋势以及酒店业员工高流失率的现象迫使高校从人才培养角度寻求解决思路,力求为企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有必要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本身以及毕业生自身分析影响酒店员工流失的内因,探索问题解决思路。
二、酒店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失的主要原因
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失率高的原因除了行业本身一些特点,如工作时间长外、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与酒店营业黄金时间重合而不能休假、酒店行业就业门槛低,容易被替代等原因外,有一些重要的原因存在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及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中,主要表现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酒店的岗务需求不对称、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与酒店人才需要存在较大差异以及毕业生低服务意识与酒店高服务要求相矛盾三个方面。
(一)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酒店的岗务需求不对称
Lewin场论认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往往受到员工个人能力与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与个人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该理论认为如果员工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如专业不对口、技能不匹配等),就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同时由于员工受个人能力限制,往往无法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善工作绩效,因此唯一的办法是辞职。虽然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能胜任酒店经营管理需要,但目前各高校受制于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对酒店管理的全面认识、实践基地建设缺失等影响,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现实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造就了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与酒店需求不一致;同时许多普通院校的学风浮躁,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学习无能论”认识,因此没有深入研究、掌握酒店管理相关知识与技术;这些因素使得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远达不到要求,进而对其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当工作中出现挫折时,这些大学生并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缺乏再学习能力,缺乏改变环境的能力,因此逃离现状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可以说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酒店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与酒店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Vroom的期望理念认为雇员工作或不工作的动机主要依赖于三个因素,即雇员通过努力能达到何种绩效,这种绩效是否能带来预期报酬以及员工认为此报酬是否有价值;如果雇员对三个因素都有很高的评价,那么就产生高强度的工作动机,否则就会产生低的工作动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首先考虑薪酬福利水平。薪酬福利水平是毕业生的价值体现,当员工对现有的薪酬福利水平满意时,他们会在现有岗位上积极工作;否则就会怠工甚至离职。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压力大,酒店管理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低,但迫于就业压力和专业对口要求,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被迫入职于酒店行业。入职后持续的低薪酬福利水平,使毕业生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明显。其次,初入职的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也存在不满。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他们的工作应该是“稳坐高台,指挥下属”,应该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现实中的酒店管理工作恰好相反,它需要强的操作能力,需要从基层服务员工作做起,熟悉如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前厅礼仪、公关销售甚至安保等最基础的工作。这些不满使毕业生产生了低强度的工作动机。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这种因果关系会加深了毕业生付出与本职位要求的矛盾,促使毕业生产生更低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离职。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似乎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但其根源在于毕业生没有了解酒店管理工作的规律,没有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更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严重缺陷。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以深圳步集百合酒店为例,2009年11月共接纳了18名大学毕业生在该酒店就业,到2010年9月仅剩5名学生能继续坚持工作[4]。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并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是盲目地选择发达地区或城市的知名酒店就业。由于事先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够,进入酒店后才发现酒店的工作环境不适合自己,或者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因而在工作中缺少动力去学习新技能、应对新问题,个人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在酒店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对酒店单调的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离开酒店。
此外,酒店从业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吃青春饭,一个大学毕业生干到30岁如果还没有升职到管理岗位,就很难继续在一线服务了。而许多酒店的“二线”安置不了需要转岗的人员,于是许多人选择了离开。实际上,从酒店服务员岗位上退下来的人,掌握其他技能的人很少,加上年龄偏大,再就业的难度就更大。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加重“后怕”情绪。
(三)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低服务意识与酒店高服务要求相矛盾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基本上已经是90后学生,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普通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往往偏重宠爱使他们从小到大养成了独特的个性,尤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潜在意识,习惯于别人为已服务,而服务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理念意识淡薄。在酒店工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工作不够主动、热情、细心、体贴,并容易产生不耐烦、浮躁情绪。久而久之,有逃避现实,另换工作的念头。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更乐于追求自由,对生活休闲空间、时间的要求意识强烈,而酒店业作为服务大众生活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典型特点是大众休闲、放假时恰是酒店业的黄金时期,工作最繁忙之时,加班加点在行业是常事。这种长时间工作、工作强度波动大的行业特点与90后大学生自由个性形成明显冲突。
毕业生淡薄的服务意识与酒店特殊的高的服务要求的矛盾加重了毕业生离职的可能。而这种淡薄的服务意识的形成,不仅是毕业生自身固有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是大学专业能力培养的缺失,高校没能在入学那一天起就专业能力要求日复一日地培养服务理念。
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
造成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高离职率的原因主要在于毕业生知识体系与能力不足、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以及服务意识淡薄等。这些原因虽然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根源在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因此提高就业能力关键在于围绕着能力提升而改善其人才培养质量。
(一)强化入学的专业教育
入学专业教育,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酒店管理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最重要的素质简单说来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以说,热爱是干好酒店行业的第一把“利器”。而这项工作不是就业指导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着实有效的专业教育工作,专业教师要把“职业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始终[5]。
(二)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由公共课、酒店通用能力课、酒店服务能力课、酒店管理能力课、酒店沟通能力课、酒店综合能力模块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酒店服务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茶艺师以及中级调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内容应充分反映酒店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三)加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在课程课时结构上不仅要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1:1,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在实践岗位上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形式加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与提升。加大酒店管理专业体验性学习的力度,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为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有选择地学习,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学习知识,从而激发自身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养成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在实践、实习岗位上锻炼多了,形成了一定的职业习惯、职业风格、职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校企合作应该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学校由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少,酒店技能型师资缺乏,酒店专业授课课程大多是理论课程为主,实践、实操课程偏少,更谈不上有规模的模拟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因此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不足:实施 “走出去”战略,把课堂设在企业,请有经验的酒店管理者现场进行授课,或实施“请进来”战略,把有经验的酒店管理人员聘请为专业教师[6]。
(四)培养服务意识,改变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心智模式
通过导入一些励志课程和拓展训练科目,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更重要的是,从入学之初学校就应该有规划的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服务意识的灌输和良好心智模式的打造。如开设一些职业心理学、职业精神培育、就业心理辅导等等课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打下良好的职业习惯、素养基础。
(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如何基于职业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确定个人的奋斗领域和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毕业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特点等,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可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或领域,并由此选择最可能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设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发展路线选择、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的制定等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特别是针对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指导学生识别环境、认识自身,学会针对每个阶段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
(六)加强心理辅导,提升对专业的认识
对酒店管理毕业生要进行必要的就业心理辅导。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酒店工作缺乏深入的认识,学生对酒店工作有误解,因此,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指导的重心应从过去的就业推荐和政策讲解转变为对学生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白酒店工作是构建服务型社会的一部分,以后绝大多数人做的是服务工作,服务工作并不低贱。不少大学生在进入酒店企业后心理准备不足,自我期望值过高,拈轻怕重,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较长时间地从事酒店基层工作。所以,还应让他们知道酒店的领导基本都是要从酒店基层工作岗位干起,要走上领导岗位必须得经得起基层较长时间的考验。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能够理性地自我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投身到酒店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来,酒店工作前景广阔。
酒店行业高离职率,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毕业生知识体系与能力不足、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以及服务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而根源在于酒店管理人才模式自身的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入学专业教育、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加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校企合作、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手段改善毕业生的知识体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
[1]黄平.BTE酒店骨干员工流失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2.
[2]杨宝宏,杜红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6.
[3]沉雅雯.基于“定向—双轨制”的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1.
[4]何奇彦.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7):73.
[5]胡卫华.关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脱离专业就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58.
[6]潘雅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