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的创新教育研究
2013-08-15杨潇,胡超
杨 潇,胡 超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不但是鼓舞、凝聚各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是协调个人与国家、个人和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更是一项重要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和内涵要求,所以,一定要认清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国主义主要体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以培养爱国观念、增强爱国情感、推动爱国行为为目标[1]25-29。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愈挫愈勇、百折不挠,饱经风霜,生生不息,努力提高自己在世界之林的地位,依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我们肩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就更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间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孕育基地,通过教育模式来培育拥有高尚精神气质的社会成员,影响和引导社会主流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面临的环境特点
(一)全球化背景给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带来冲击
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沟通增多,必然会接触其他国家的政治[2]51-53。这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意识正在增加。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冲突仍然存在。经济合作相伴着政治渗透,和平友好中潜伏着敌对斗争。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和生产国际化、信息共享全球化,跨国公司广泛分布在每一个主权国家内部。这超出了国家领土的限制,极大影响了国家主权,从而影响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发展。这也导致某些思想基础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归属产生迷茫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对本国和本民族利益的关注以外。
(二)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化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提出挑战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初见成效,社会群体性也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人们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和思想导向都体现出了多样性、多变性以及独立性,这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消极、负面的观念。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基本矛盾中也显现出一些新特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多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多重社会意识形态的驱动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为我国引进了具有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需要客观冷静地看待它[3]。一方面,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转轨也给我们带来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也冲击着社会凝聚力,比如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责任感缺失、道德失守……这些负面价值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冲击着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创新路径
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能享受到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不同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也有着参差不齐的差距。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具有价值追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如果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空洞说教,那么可以预想到宣传效果肯定不佳。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一方面要遵循大学生生长的规律,因材施教;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教育途径得以实现。
(一)从“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
灌输教育一直以来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全球化浪潮不断袭来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模式成果已经不够显著。尤其是作为大学教育对象的“90”后们,他们具有思维活跃和思想开放的显著特征,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前所未有的先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着手探索另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建构,其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与“灌输”区别于是“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是主动还是被动。建构的主动性不但强调学习者对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而且强调学习者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用“建构”来对待大学生们,这带来了教育本质的改变,不是事实、认识、技艺的传授,而是价值态度的培育,是大学生情感认同、自觉趋近的过程。
(二)“情感”与“理性”共同发展
在以往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情感而忽视了理性。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受阻,于是国内掀起了一阵狂烈的“抵制家乐福”热潮,青年学生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应。2009年3月,一对母女身穿和服在武汉大学赏樱拍照,遭到武汉大学生们的轰赶,这件事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两件事,国内一些学者和公众人物都表示了他们的看法。在青年人们抵制家乐福以示爱国时,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表示反对抵制家乐福,他认为中国现在是大国了,大国就要大度和平静。在“和服赏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认为:“我们不应过多地联想,上纲上线地认为母女俩不爱国,穿和服拍照与制止拍照跟爱不爱国都离得很远,把什么东西都上纲上线到爱国,是非常肤浅、狭隘的爱国主义。”[4]以及最近发生的打砸烧日系车的非理性群体行为,都是顶着“爱国”名义的非理性暴力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伤害了我们自己的同胞,最后只落得一个亲者痛仇者快的结局。在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理性的爱国主义来对待非军事化事件,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稳定为最高宗旨,以理性思维指导具体实践。
(三)教育从“课上”走到“课下”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但是由于教育方法老套、教育内容陈旧,这个主阵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必须要在研究新方法、发展新内容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可以改进的具体措施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在内容方面,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再者,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在观影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近年来,实践教育也已成为效果显著的教育方式,同学们纷纷进企业或者下农村进行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结束之后将自己的收获撰写为实践报告。通过这种形式,同学们对社会、民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时间能力。
(四)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渗透教育是相对于专题教育来说更为温和、深入的教育方式。传统的专题教育在以往的爱国教育中非常常见,比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开展讲座或参观纪念馆等专题活动。但专题教育的效果却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在专题教育中,有时为了追求教育效果而夸大事实,这种做法经常会产生反作用,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5]。鉴于此,我们提出应将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渗透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学校的走廊和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美国国旗、美国地图,以及美国杰出人物和总统画像,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爱国教育更易得到学生们的接受。无论是专题教育还是渗透教育,爱国主义基地都是一个很值得利用的资源。我国的爱国教育基地大多为得到充分利用,往往沦为观光旅游之所。因此,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纪念馆,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1]王 伟.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8(3).
[2]秦 娟.提高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重在创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杨 丽.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4]方凤玲.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冯 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