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播音主持在“走转改”中更接地气
2013-08-15花永军
■花永军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播音员、主持人在多数时候都是风光无限的“前台”工作者,让人羡慕。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也因为能出境播音主持而自豪,觉得只要英俊帅气、端庄靓丽,声音浑厚甜美就会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自己也就成为了城市明星。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主持人忽略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道德品行的修养,缺乏深入基层体验社会的经历,不愿俯下身子参与到新闻的创作过程,而是满足于聚光灯下的自我欣赏,就永远只是一个念稿件的发声器、主持节目的话筒架、荧屏上的花瓶,就会与受众产生距离,达不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当前,全国新闻界正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播音员、主持人也应积极参与该活动,以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在此,笔者特就播音主持人在“走转改”过程中,怎么样更接地气儿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走基层,在鲜活生动的新闻现场中寻找底气
播音员、主持人大多数时候工作地点是在演播室、直播间,久而久之,对新闻信息的获取和理解都依赖于记者撰写的文稿,缺乏深刻体会和真切感受,播音时难免会流于形式,浮于文字表面,不容易准确恰当地传递出记者采写的新闻想要表达的意图,从而影响传播效果。“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首先也应该自我定位为“记者”。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现在新闻现场,发现新闻价值,体会新闻事件,这样会成为我们主持节目和播音的积累。
笔者曾深入广西都安县大石山区采访当地村民异地搬迁安置的新闻。由于贫瘠的大石山区缺乏耕地,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只能在山坳里东一瓢西一瓢地点种玉米以勉强维持生计,家家户户都极为贫困。当政府决定搬迁他们到土地相对平坦的环江县进行安置时,村民觉得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再穷再破也是自己的家园,那份故土难离的不舍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让他们对异地安置产生抵触情绪。在当地领导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村民们最终还是同意搬迁。集体搬迁的那天,县领导为他们准备了米酒壮行,离别故土的场面让朴实的百姓们伤感和感慨。作为随行的报道组成员,看着村民们对故土的恋恋不舍,笔者的情感久久难以平静,当时笔者端起一碗米酒对着镜头说:“我身后这些朴实的村民,今天就要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尽管不舍,但为了彻底改变世世代代贫困的面貌,他们决定响应号召,走出大山,踏上征途,开始新的生活。我也借助这碗米酒,衷心祝愿搬迁安置的乡亲们未来的生活富足安康!”说完,一口喝下了那碗米酒。
该节目播出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获得年度广西新闻奖。事后,笔者总结此次成功的经验,那就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让有感而发的现场解说真诚自然、水到渠成”,这些受益正来自于在搬迁安置过程中,笔者既是报道新闻的采访者,又是这一事件的参与者,笔者和村民们成为了朋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无时不在感染着笔者。
所以说,播音员、主持人,不论是作为“播”者,还是作为“采”者,只有多深入基层,多参与新闻的策划报道,去到新闻现场,才能最直接地了解民情民意,听到民心民声,获得第一手的新闻素材,才能在未知的下一分钟里实时地发现更有价值的信息。有了鲜活生动的新闻创作体验,我们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的解说评论才会充满底气,才能学到书本上和演播室没有的东西。
二、转作风,在心系受众的真情实感中生灵气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应与受众的心绪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受众的角度思考,根据受众心理特征的变化来调整主持的语言。只有与受众的心绪节奏合拍了,才能达到相通和共鸣。可见,如何增强驾驭节目的灵动性和节目的感染力,这是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节目是否得到受众的关注和喜爱。
笔者还记得央视主持人敬一丹主持的一期《焦点访谈》节目,当天节目编辑给的开场白是这样写的:“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而对于喉癌患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敬一丹在节目中没有照本宣科,她觉得电视应该更像熟人之间的谈话,就是要面对面,要有交流感,于是她改成了:“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当我这么说着,您这么听着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开始了,可是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交流方式,对于喉癌患者来说,却已经是不可能,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敬一丹这样的开场,体现出她鲜明的人文关怀,跟观众更像是面对面在和自己的朋友说话聊天,她用平视的目光,温暖的话语,让观众感受到平等、尊重和真诚。
扎实沉稳的作风,灵活应变的机智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优秀的主持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和应变能力,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调动起受众的情绪,引领节目的走向。
笔者有次接到一个临时安排的主持任务,当赶到现场时,离文艺晚会开始只有几分钟,在没有时间了解节目内容的情况下,只能在后台通过与演职人员的简单交谈来了解每一个节目的“主题”。虽然如此匆忙,但是那晚笔者很好地完成了对每一个节目出场的衔接,获得了成功。记得其中有一个舞蹈叫《先侬呗》,笔者并不知道这个节目表现的是什么,原先的串词是这么写的:“天琴是壮民族的一种弹拨乐器,深受群众的喜爱。下面请欣赏舞蹈《先侬呗》。”那时候笔者想如果这么报幕,不仅单调生硬,大部分观众可能也不明白“先侬呗”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天琴与节目有什么关联。在与节目编导快速交流后,笔者说的串词改成了这样:“我们都知道广西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天琴作为壮族群众最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还被当作神物,认为天琴可以为生活带来光明和希望,下面这个舞蹈《先侬呗》展现的就是有关天琴文化传承的故事。‘先侬呗’是壮语的发音,翻译成汉语就是传下去、传承的意思,舞蹈寓意壮族文化多姿多彩、博大精深,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好,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获得广西八桂群星奖银奖的原创舞蹈《先侬呗》。”经这样的介绍,观众在欣赏表演时,会更加容易看得懂并理解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和意境。
上述事例使笔者获得这样的体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重从受众的真情实感和节目的效果考虑,可使自己急中生智,产生灵气。
三、改文风,在贴近生活的规范语言中增人气
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在表达一个意思时,往往有很多词语可以选用。但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主持人常常用语单调,缺乏内涵,甚至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这样就会让媒体形象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综合这些原因,笔者认为,作为专业主持人,要通过加强学习,积累知识,才能为改文风提供足够的正能量。否则,知识匮乏,肚里墨水不多,功底不够,讲话就不能达到“短、实、新”。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王明军教授说,“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学习它的思维,因此在平时可以大胆去说老百姓的‘土话’,甚至是方言,但是一定要用普通话去思维,留心倾听,俯下身去用心倾听。”这番话从侧面剖析了正确的语感形态。“俯下身去”体现的是一种平等、面对面的说话状态;“用心倾听”则彰显着温和、朴实自然的说话态度。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改变生硬的播音腔调,主动贴近生活,时刻心系百姓,用生活化的状态播音,把播音生活化,努力将稿件变成自己内心迫切想要表达的语言,把看到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有对象感的沟通交流。
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知识涵养不深厚,业务功底不扎实,播音时就会使信息和内容的传达不通畅,主持节目时,难免会出现普通话不规范或语言贫乏的现象,造成受众接收上的困难和费解。某电台的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经常说“听众朋友,您正在听到的是XX节目”、“这位朋友,请您大声讲一点好吗?”,这样的表述显然语法不规范。还有些主持人由于普通话基础差,常常读别字,比如把“垂涎三尺”读成“垂‘延’三尺”,“戛(jia)然而止”读成“嘎然而止”,把“三栖明星”读成“三‘西’明星”,等等,令人汗颜。
所有走基层的央视主播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回来再走进演播室,坐上主播台,眼睛里的内容不一样了,表达的语态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央视主持人康辉在“走基层”后这样感慨:走进基层让我们学会了用平实的视角认识社会,增进了我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康辉的感慨,道出了“走基层”的重要和收获,说明了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深入“走转改”。
我们要坚信,“走基层”是开启新闻源头的活水,“转作风”可以缩短媒体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改文风则是“走转改”活动的落脚点。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走转改”绝不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而是应该把其作为长期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这样才能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播音主持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