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但超越经济理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与实践

2013-08-15张晓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信仰理性大学生

张晓媛,秦 超

(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103;2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250200)

一、引题和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信仰危机或迷失已被公认为现代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陈燕锋(2004)[1]指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腐败现象、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泛政治化、教育教条化等原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和动摇。冯晓阳(2010)[2]也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材说教性强,教育方式、宣传渠道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刘营军和贾水库(2011)[3]针对我国20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仅有33.40%的学生认为“信仰的存在意义重大”,超过1/3的学生认为“信仰主要来自家庭教育”,熊洁和张爱林(2010)[4]研究表明,仅有37.8%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想过或无信仰。周晶和梁小洁(2012)[5]认为,课本内容强行灌输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使马克思主义知识学习脱离实际。万俊人(2001)[6]指出,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和由之而生的经济理性对人们日常生活日益强大的宰制性作用,是现代信仰危机的实质性根源,并进一步导致了我国法律环境的恶化。

本文试图从企业激励机制的角度倒推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固化过程,分析道德信仰的物质基础性和环境背景性,正视大学生所处环境和社会激励体系的变迁,进一步强调务实、创新、多样的信仰教育体系和机制,探讨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有效性的着力点,并指出基于并超越经济理性加强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的主要措施。

二、经济理性下的激励机制和社会氛围是当代大学生信仰迷茫的现实环境因素

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形态,信仰的确立和坚定甚至怀疑需要功利性的物质基础和关系基础。信仰作为一种成熟的个人行为,能够为其信仰选择和承诺给出正当而充分的理由,同时,学者研究表明,相当部分人群的信仰选择受家庭环境影响,即可能在其没有成熟和理性选择能力的时候接受并坚定信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教育使大学生形成鲜明信仰的比例较小,表明一般而言大学生未能从学校和周围社会中获得持续的信仰暗示、支持或者帮助,致使他不能长期坚定认同信仰所承诺的生活价值目标。但是,因受家庭熏陶而接受信仰的大学生却能从家庭关系中连续获得温暖。

市场经济及经济理性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较大的挤压和冲击。1976年,Jensen和Meckling构建了被广泛接受的分析公司治理问题的基本框架,将企业经营视为一种委托代理契约,进而衍生出代理成本、道德风险、监督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和手段,如岗位分离、信息披露、股权激励等,其前提假设或理论基础便是人的功利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从物质到精神,从固定到浮动,无不是持续适应未满足的、新生的欲望和需求,进而不断激发新的欲望(有些具有社会危害性)。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体之一,企业价值体系和激励体系显著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价值目标体系,特别是在房价等生活成本高、城市极度膨胀、关系网络淡化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不得不或者倾向于接受西方价值观,造成信仰迷失或者多元化。

法律机制不健全,违法、失德成本较低,个人决策视野收窄,造成了普遍的信仰不自信。由于互联网迅猛发展引起的信息大爆炸及媒体的天然报道偏好,社会负面新闻的传播范围加大,特别是官员腐败、企业舞弊、作风道德等不良事件增多,依靠“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最基础、最传统重复博弈机制的社会公信和个人信用下降,造成了当前社会特别是理性成熟能力较差大学生对自身信仰的普遍不自信。以金融企业为例,目前普遍实行项目提成激励制,提成金额在项目期间均匀或前重后轻式分配,容易造成项目人员为获取高额奖金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如美国2008年起的金融危机便是由于华尔街的贪婪而过度衍生证券产品的结果。与直接的经济危害相比,违法失德行为使社会成员不敢基于长期合作预期开展活动,而普遍采取短期行为,如盛洪(1998)[7]关于道德与功利的论述。

信息资讯渠道多元化和媒体产业化改变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常规作用周期和作用机理。一般而言,教育培训应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征,及时跟踪教育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可以显著提高质量和效益,信仰教育也遵循类似规律。但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身处多元化、爆炸性的资讯世界中,高校教育信息所占比重较小且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媒体产业化格局下,信息平台公司在经济效益驱动下(即本身缺乏信仰)强调新闻信息的个体性、非常规性,在大学信仰教育无法更为系统和全面地解释大学生所接触社会现象(特别是小概率的媒体事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或迷失问题。同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但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先驱们和先哲们的动人事迹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撼动”大学生心灵也就更多地是满足人类金钱、享受等本能欲望的“快餐式”媒体报道。

三、把握经济理性的不足是超越经济理性、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指出,凡是以多种用途为特征的资源,在其稀缺情况下的市场资源分配与选择问题,均可纳入经济学的范围。叶航(2000)提出了广义效用概念,即一般意义上而言,可以把人类所有行为都看做一个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偏好选择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譬如,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道德选择与经济选择之间的替代关系。因而,一般而言,当前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对于物质生活的效用大于坚持信仰的效用,提高信仰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应是提高信仰在影响大学生长期发展、形成生活和工作的符号特征中的重要作用。

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家更多地强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忽略或者没有系统研究行为人的社会属性。在深刻总结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经验机制和认识不足后,亚当斯密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先驱更为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最大化特性(自利性、自私),即存在一只无形之手推动社会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道德和信仰也是一种功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当他人的幸福或不幸在各方面都依我们的行为而定时,我们不敢按自爱之心可能提示的那样把一个人的利益看得比众人的利益更为重要。内心那个人马上提醒我们:太看重自己而过分轻视别人,会把自己变成同胞们蔑视和愤慨的合宜对象”。但在真实的决策环境里,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必然意味着人类理性是有限的,如西蒙认为,经济理性的概念更应该表达为过程理性而不是实质理性,即大学生选择信仰或不信仰是基于前面所提到的社会经济现实的深思熟虑的结果,但不能保证决策结果本身的优劣。朱富强(2011)指出,每个人在行动时都依据自身的目的和信息环境做出的理性选择,但是由于有限的信息和计算分析能力,无法满足长期利益的需要。并且,引入广义效用后,诸如家庭、道德、信用等效用的主观性较强,极易受到媒体报道、工作生活琐事影响,使得个人理性决策并不像数学公式那样逻辑一致、前后一致、利益最大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超越经济理性,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能够实现更大、更多的人生目标。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理性或有限理性无法很好地融合社会关系这一重要变量。虽然每个人自然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好判断者,但由于外部性、金融危机等问题存在,经济理性更趋向于个人利益,忽略人的社会属性或者忽略集体利益,有限理性也使得个人无法获取更好的长期利益。信仰具有超理性或非理性成分,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的范畴,合理利用信仰的非功利性或持久性,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优化管理、企业良性经营。因而,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若能够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标签、增加社会尊重,辨清经济理性的积极性和先天不足,深入了解工厂主义信仰、中国梦的长远价值,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拉长决策视野,则可以增加信仰教育的生动性,使现实生活与人生规划有效衔接。

四、务实、创新、多样的培养机制是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客观选择

重视并夯实基层组织工作,严防上下脱节,应该是改变大学生信仰问题缺乏格局的未来努力方向。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这应是当代大学生加入共产党比例不高、动机不纯洁的直接和重要原因,也是信仰教育不足的关键缘由。因而,高等院校理想、信仰教育主要应是生动、形象、理性地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判断社会现象,思辨疑惑,不断给与引导和支持,在传授学生什么是正确价值体系的同时,更着重强调个别现象的错误性和结局结果的严重性,在规范研究的同时,更着重强调科学严谨、细致翔实的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在制定重大战略的同时,更着重执行力、内部协调一致性。

尊重并重视经济理性现实,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应作为增强社会变革活力、实现重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步骤。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即是以经济关系为历史前提的个体人格的自由。”即信仰的基础人格自由是以经济理性和现实物质性为基础的,信仰下的行为模式能鉴于人格自由激发创造性从而极大地推动物质世界发展。因而,国家、社会主动调整和引导大学生未来预期,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不断挖掘先进典型,促其开阔视野、延长决策周期;通过资助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使其基于但超越经济理性实现理想、践行信仰,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鲜思想、持续巩固主流价值体系。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建立持续性的校企合作机制,引进现代企业文化,提供实习机会并实施恰当的实习评价体系,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让信仰教育落实为具体的工作生活细节,增强现实感官性。就目前的反馈来看,大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事业心、应付工作等,根源在于没有将学校教育的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到实处。今后,应该建立互动式的实习培养方案,定期与合作企业联系沟通,找出共性问题,解答个体困惑、疑虑,并体现在后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中,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学生通过将学校的思想素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能够反复验证和不断诉求于信仰教育内容和内涵,最终真正接受信仰。更为一般地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资金管理模式、行业界限、资产估值等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求真务实的课程设计,使大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实习挑战,才能有更多的信仰自觉、自醒和自信。

识别、培养、选用有信仰的大学毕业生,辅以灵活考核机制,应视为企业永葆创新活力、开拓经营模式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在于释放人性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对于生产力的极大促进,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拥有信仰的年轻人具有向自身美好生活理想和共同价值目标的人性化追求,具有超越一般经济理性的群体特征,若不能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则很可能无法跳出工具性价值的泥潭,彻底放弃或迷失信仰。总结分析美国近20年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企业发展经验,如微软、雅虎、谷歌、苹果、脸谱,大都由年轻人基于一定的理念创设并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文化理念、生活方式。

五、浅析社会主义信仰、实现中国梦的教育与实践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立足于集体、国家的中国梦,不同于个人价值至上的美国梦,应该更多地是在刚性市场机制的背景下,在满足一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而学校信仰教育的关键便是让大学生坚定梦想、接受现实、执着追求。

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要求大学生立足经济社会现实,适应社会、踏实实干、追求幸福、实现自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对推动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信仰的最好表达和要求,即要求每个大学生立足本职学习工作追求卓越。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企业和政府管理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程度不一的差距,需要大学生执着奋斗,适应市场化的人才竞争和资源配置,推动所处单位合法合规、绿色高效向前发展就是信仰和梦想的应有之义。但是,从实习反馈、媒体报道、企业招聘标准等多种渠道来看,公务员考试热、经济管理专业报考热等现象则说明部分大学生追求短平快捷径,不愿吃苦耐劳从一线基层做起,未能正确理解经济物质与精神信仰的辩证关系,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或者无法将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进而追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今后的教育中,应该分解细化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使它更为生动、贴近生活,加大相关人才选拔和媒体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归属感、自豪感。

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是超越经济理性的更高层次精神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物质基础、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于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的认识程度也会有差异性,高校应该加强引导、避免说教,鼓励大学生反思、质疑、论证、实践,通过课程设计、实习交流、事迹宣传、重视校友交流、定期开展名人讲座等直观和丰富的形式手段,拉近信仰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同时,鼓励创新,大胆思辨,增强学生精神自由才能使其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信仰追求,才能使学生透彻认识、坚定接受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

六、结论

综上,市场经济运行遵循产权保护、价格引导、市场竞争等一系列前提条件和机制体系,能够给与社会成员原始的、基础的奋斗动力、公平和合作基础,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和发展规律性,未来的信仰教育工作,应在高度重视和应对物质性基础的前提下,允许大学生理性思辨、试错选择,但需提供“身边”的服务和帮助,使信念和信仰能够妥善融合,增强个体信仰信心,使群体行为模式建立在中长期预期的基础上,避免陷入机会主义的短视漩涡。同时加强社会主义信仰和中国梦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互动和联系,加强引导、增强自觉性,获得持续的信仰暗示、支持或者帮助,使其既能真干实干,又能坚定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1]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105 ~109.

[2]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6):138 ~141.

[3]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1 ~85.

[4]熊洁,张爱林.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重难点问题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06 ~110.

[5]周晶,梁小洁.浅谈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2,(10):179 ~185.

[6]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1,16(1):22 ~29.

[7]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J].读书,1998,(7):118 ~125.

猜你喜欢

信仰理性大学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大学生之歌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