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世界视阈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研究

2013-08-15王光秀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信仰世界大学生

王光秀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态的最高意识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都须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来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共同信仰是协同尽可能多的人自觉地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内化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成果,是人们精神价值内蕴之精神的反映。大学生的信仰是价值主体在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性生成。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找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基,找到信仰教育的出路。

一、生活世界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土壤

生活世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是指人的以物质生活为基础或前提的现实生活过程,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1](P5)马克思也曾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P73)信仰是社会生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内化,是一种社会意识,人的理想信仰若要真实存在,需要寻得一个“实有”的社会生活的存在基础。

首先,生活世界是人的信仰存在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P32)作为社会意识,人的信仰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就没有反映生活实践的精神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世界,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人的精神信仰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不可分。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了现代科学知识理性与传统权威性价值信仰的内在冲突、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这三个冲突。[4]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一方面,个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个性,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关于自身存在的丰富性、完整性的自我意识,从而使不同信仰内容、不同信仰形式得以在同一时空并存,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多元交织的状态。[5]正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多种矛盾冲突,多元文化选择,形成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现实基础。激烈变动的社会现实必然反映在人们的意识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和精神追求。

其次,生活世界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现实土壤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精英,他们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他们的信仰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生活世界的实在土壤之中。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既是国内人民的生活过程,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实践过程。

就我国目前社会现状来看,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收入分配方式、社会阶层构成、就业方式等渐趋多元化,人们的价值理念、利益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价值理念、利益取向的多元化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产生了分裂和断层。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时,必须牢牢把握多元社会现实,抓住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从国际情况来看,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呈现出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发达的国际贸易,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资本和技术的国际流动,日益扩张的互联网和大众媒介,使得地球几乎在一夕之间变成了村庄。全球化事实上是由资本主义世界领导的,是资本主义市场、资本、资金国际流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在带给世界人民发达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等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问题,如全球环境问题、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等等。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时,应该摒弃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意识形态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在生活世界中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信仰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撰文表达自己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担忧:有的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没有明确的、高层次的信仰,“从形成看,处于信仰的选择之中;从历程看,还没有形成信仰,只是拥有了一般性的信念;从类型看,主流性与多样性并存。”[6]大部分学者则认为大学生有着明确的信仰,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呈现出了理性化与非理性化并存、主流性与多样性并存、崇高性与世俗性并存的特点。关于大学生中是否存在信仰危机,可以分为“迷失派”和“危机派”。“迷失派”认为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社会景象,他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彷徨,不知如何选择,从而出现了信仰迷失。“危机派”则认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已经出现了信仰危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信仰,二是对既有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转而走向了信仰误区。[7]笔者认为,无论是大学生信仰“迷茫论”还是“危机论”,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和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困境一:对大学生进行怎样的信仰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怎样的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问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应然”与“实然”之间往往是存在差距的,更多的时候,“实然”往往远离甚至背离“应然”。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解放,这都是非常科学、高尚的理论诉求。社会现实是:在国内,某些政府官员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贪污受贿;人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恶性社会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医疗、养老问题突出等等。在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步伐,在可乐、汉堡、嘻哈音乐背后,输入中国的是消费主义文化,借贷生活方式,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在家庭中,父母的世俗家庭教育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影响深刻。而在学校里,大学生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教育。然而,当在校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时,选择往往是现实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割裂,对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形成了巨大冲击,也给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将多变的社会现实与大学生信仰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寻找信仰教育的契合点?如何在信仰教育中解释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等等。这都成为大学生信仰教育中不得不处理,而且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困境二:用什么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信仰教育,其教育方式离不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强化、激励 、群体活动、集体参与等。

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为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手段也给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然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决定了对互联网控制的困难性。手机产业化使得手机运营商最看重的是自身利益的实现。手机,作为现在最广泛应用的交流手段和传播媒介,表面看来是十分自由的,想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事实上,手机用户所享有和利用的服务是由手机运营商利益决定的。想要利用手机进行专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信仰教育,首先得获得手机运营商的认同。强制手机运营商放弃既得利益,无偿为信仰教育服务显然不太现实。新兴传播媒介只是提供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可能性,其时效性有待实现。

困境三:如何在现实生活与信仰教育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信仰在当今时代也是多元化的,这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的信仰教育也应该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化特征。

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为大学生带来更加多样的信仰和价值选择。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大学生的信仰面临更多的迷茫和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维持、就业压力如何缓解、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自己的人生到底该走向何处、现实利益与理想信仰的冲突如何平衡等等。由此,信仰追求的多样化倾向明显,探索性更加突出。当前的信仰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吸引力和亲和力缺乏;教育目标无法满足学生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标准僵化,未能考虑到学生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育层次模糊,无法体现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的逐渐升级和深化。如何在这样多样性的社会现实与本应多样化的信仰教育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平衡家庭信仰教育、学校信仰教育、社会信仰教育的三维力量,聚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信仰教育的吸引力,是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又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在生活世界中重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面临诸多困境,要想走出这些困境,必须重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体系。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大学生信仰教育应体现层次化、多样化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社会与高校密切配合、大力支持,需要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多样化设计。笔者认为,应当将信仰教育的内容分为多个层次,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进行因材施教。信仰教育的内容可以根据追求目标的不同分为:生命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政治观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正如西方国家教育体系在设置教育目标时体现的特点,我国的信仰教育可以设计为:小学阶段重点进行生活观教育,初中、高中阶段重点进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大学阶段重点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观教育。大学生集中于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观的信仰教育,应该根据学生来源地域、家庭环境、心理年龄等标准进行多角度分析,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这点上来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更适合小班化教学。

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大学生信仰教育要体现新型化、灵活化

如前所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教育对象也是多层次的,这决定了教育范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充分体现新型化和灵活化。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引导,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引导功能必须获得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防止意识形态斗争在新型媒体中的扩大和影响。由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辟网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保证主流价值信仰在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尤为重要。只有攻防结合,加强网上管理和网上宣传,才能为大学生信仰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同时,将手机纳入信仰教育的新阵地,积极与手机运营商协调,充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以短小精悍、简单易懂的手机短信方式扩散到更大范围的人群。

最后,在教育情境上,大学生信仰教育要体现科学化、人文化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情境既包括宏观意义上已经生成的现实生活包含经济、政治 、文化等层面的既定生活要素,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个人生活,包括大学生信仰中主体意识可以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的生活世界,它包括校园、课堂、家庭生活等。在这两层意义的生活世界中,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该体现科学化和人文化。

生活是鲜活的、生动的,生活教育理应从这些鲜活生动的社会现实出发,揭示生活的价值真谛和历史规律。人类面对现实生活世界并非虚弱无力,教育主体必须学会利用社会现实中的各种信息资源,抓住其中合理有益的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精神信仰。此外,教育主体应当利用合适时机,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批判权钱交易、功利化、世俗化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理念,从而启迪大学生智慧,净化大学生心灵。

正如陶行知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就是死书本。”[8](P289)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对其信仰、信念的影响是直接的,在课堂和社会实践教育中,信仰教育需要社会现实情境的预设和情绪情感的渲染。生活世界中让大学生感受深刻的是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信仰教育,且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信仰的形成影响很大。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威性,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有时也是潜移默化的。一般来说,生活在家庭氛围安定健康、父母子女相互尊重、家庭环境自由民主、沟通交流及时有效家庭中的大学生,能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信仰,这类大学生对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价值观念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具体到家庭生活中,教育主体要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家庭成员信念信仰的坚固和稳定,为大学生营造优良的家庭生活环境。

[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 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J].青年研究,2005,(6).

[5][7]梅萍,林晓.当前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9,(6).

[6]刘树宏,黄建军.试析目前大学生的信仰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8]陶行知全集(卷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信仰世界大学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大学生之歌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