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013-08-15温旭
温 旭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上海200241)
微博(Micro Blog)是一种可通过个人电脑、手机等各种客户端,以140个字符的文字更新,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随时随地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平台。微博由于其内容的微型化,操作方式的便捷化,信息交互的快捷性,情感交流的间接化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化、融合多样化的特点,逐渐改变大学生的信息接收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更是微博文化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
随着微博在大学校园里的极速推广,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校园里逐渐形成了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微博文化,这对传统的舆论导向模式和思想文化阵地占领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借助微博文化的形成契机,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校微博文化的形成
微博文化属于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其定义为:互联网和手机等各种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微博构成的即时共享的平台上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1]根据《中国微博元年市场自皮书》(DCCI)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2011年将突破1.5亿个。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得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开通微博的比率为74%,可以看出微博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信息媒介之一。微博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高校形成一股网络媒介新潮流,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疏解压力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等,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途径来宣泄和疏解。而微博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方面,由于其主要依靠即时性的信息和独特的视角来赢得关注,更呈现出平民化的风格。另一方面,微博是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没有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顾虑,交流者就比较不会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让微博成为了大学生宣泄焦虑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极佳工具。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得知华东师范大学有74.3%的学生感觉到生活有压力,有48.9%把微博作为疏解压力的主要工具。
其次,情感交流的需要。当代大学的校园生活非常丰富,上课、做实验、实习、社团活动等挤满了大学生的时间表,他们没有时间去写日记、写博文。而微博恰好以140个字符为字数上限,甚至只需要一段随时产生的心情或者随拍的一张照片都可以上传为一篇微博。这既节省了大学生的时间,又满足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需要。而且由于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关注你的好友随时随地就能看到你更新微博,即时就可以回复、评价,马上就形成了情感的交流。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得知华东师范大学有40.2%的学生把微博作为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
再次,信息交互的需要。微博的主功能就是能够快捷地发布和获取信息。特别是随着3G手机的发展,通过微博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想用简短的文字、图片等发布于网上,与好友分享。当用户看到好友与之分享的信息时,又可以转发给其他好友分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即时性、交互性的巨大信息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华东师范大学有59.7%的学生以微博为主要的信息交互平台。一天发3条以上微博的占56.7%,转发3条以上的占64.3%。
第四,人际构建的需要。在微博上的人际构建,既包括已有好友之间人际关系在微博上的另一层延续,也包括以信息为纽带,“微博主—粉丝”和“关注—被关注”的虚拟人际关系。当用户发布一条观点鲜明或新奇事件的信息后,在微博的高速转发下,很快就会形成一个以“粉丝”为主体的虚拟人际网络。当这一虚拟人际网络的交互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微博主”和“粉丝”、“粉丝”和“粉丝”之间就有可能从虚拟走向真实,从而形成一个现实的人际网。据问卷调查,华东师范大学有41.6%的学生以微博为人际构建的工具。
第五,话语表达的需要。随着大学生成人感的增强,他们有强烈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欲望,并且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在话语权不对称的现实环境当中,大学生只能成为权威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微博的出现则极大扩展了大学生的话语影响力,只要有电脑或者上网手机,就可以上微博,这就大大降低了微博的使用门槛。当社会和校园中发生一些热点事件的时候,大学生会第一时间将其发布在微博上,并很快就会形成评论和转发,随着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融,或者在某些“意见领袖”的影响下,对此事件的评论会逐渐汇聚成巨大的舆论洪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华东师范大学有44.7%的学生把微博当成发表舆论的主要阵地,有48.3%的学生基本相信微博“意见领袖”的观点。
二、利用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积极寻找构建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网络新模式,而微博正是较佳选择之一,笔者认为利用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优势如下:
1.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在微博上发感慨、晒心情,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人与事,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微博也成为了大学生尽情发泄不满情绪的空间。微博可以使得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能够迅速在网络空间得以释放,起到“减压阀”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加关注”学生微博既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情绪波动,又可以间接察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微博“减压阀”的释放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及时疏导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消极因素,把矛盾解决在发展的萌芽状态,避免破坏性、冲突性的事件爆发。也可以借助微博对学生闲暇时光的吸引,把形势与政策课、政治理论学习等思想政治理论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有别于理论灌输、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2.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正如彼得·圣吉所说,“从把自己看作无助的反映者,转为把自己看作改变现实的主动参与者”,[2](P76)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内容,以理论的灌输为主要方法,往往具有教条化、灌输性的缺点,这与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喜欢多元文化的特点相悖,很容易让他们造成对抗心理和逆反情绪。
微博的应用可以凸显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一方面,微博与其他新媒体的区别在于其语言简练,有极具个性的话语环境,可以自由交流,真正实现畅所欲言,这就更能够吸引追求个性的“80后”、“90后”大学生的关注,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关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凭借兴趣的探索使他们所提出的建言不至于刻板和功利,也提高其观察、回忆、判断、审美等能力。
3.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
通过微博文化构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中,首先,微博的交流是一种“背对脸”的新型交互模式,交流双方并不需要面对面、点对点的直接交流,高校思政工作者就可以通过侧面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摸清学生的“思想脉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交流的双方是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这会消除由于面对面的交流而带来的紧张、顾虑和尴尬,从而使大学生在微博上更加自然地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高校思政工作者深入了解大学生真实、全面的思想状况。再次,微博发送的速度快、传播面广,打破了话语权的垄断,大学生通过发送微博都可以更加及时、便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校思政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关注、回复和分享大学生的微博内容,能够快速作出反应,既消除消极的情绪,又汲取积极的建议,从而提高了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交流的速度,拉近双方感情和心理上的距离,让双方的感情更加亲近。
4.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多的是单向性的灌输为主,由于信息传递的不畅往往造成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思想政治教育不具有时效性。微博让人们有了完全的时间占有权,可以拥有全天候的信息传播和及时性的信息传递。以微博为载体,运用最先进的网络微博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具有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具有现代化,是“最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未来趋势的教育载体”,[3](P192)其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生事物,能够很好地体现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的时候,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地抢占信息更新的制高点。通过微博即时性地转发最新动态、真相报道,开展微博讨论,及时掌握大学生的舆论情况,积极引导正确的舆情走向,回应学生在微博上所提出的质疑,避免大学生被错误、失真的信息所误导。
5.减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微博可以带来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减少由于时空的局限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育、党团活动、宣传报告等往往都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封闭的场所。微博的应用可大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形式,例如:可以开通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直播,让因为做实验、实习等原因而不能来现场参加的大学生不受空间局限地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表个人观点,拓宽教育活动的参与面。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在户外实践和实验室等学生可以把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发送到微博中,坐在固定场所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学生也可以从封闭走向开放,跟上时代步伐,得知最新的资讯,跳出学校的小圈子,接触社会现实生活,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社会,了解群众,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三、利用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微博依靠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能够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有效性,但是“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微博同样也具有其弊端和缺陷。我们要利用微博文化的优势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同时,也要接受微博的某些缺陷和弊端的挑战,笔者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1.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
微博的发展不仅是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创新发展,也意味着政治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灵活、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庞大,监控愈发困难。在微博这一虚拟世界中,一条不经意的消息就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带来重大的消极影响。微博也成为了了解社会舆论情况的重要阵地,获取舆论动态甚至校园事件的先兆。高校思政工作者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高度来借助微博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教育大学生不能仅把它当成心情不快的“吐槽之地”,而同样应该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谨慎地对微博信息进行筛选、分享和发布,更要对微博中的各种事件进行理性思考,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全面的高度,发表与自身身份相符合的言论,在对不良信息进行自身“免疫”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引导、净化言论的应有职责。
2.主动探索微博的教育功能
微博在大学生中已经广为流行,成为大学生信息交互和人际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有些高校思政工作者还没有认识到微博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巨大冲击作用,还没有探索到行之有效的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
但“改革不怕慢,就怕站”,笔者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先开通个人的工作微博,树立思政工作的“微博态度”,熟练使用“微博语言”,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刻板、枯燥的旧印象。在有了“微博”这一阵地之后,高校思政工作者就可以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通过设立新颖、时尚的讨论议题,先吸引部分大学生来自觉参加讨论、主动学习,而后带动其他同学加入形成“连锁效应”。
3.积极转变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
由于微博具有及时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大学生有可能收到大量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是落后、低俗甚至反人类、反社会的。而且微博上的一些所谓“意见领袖”都有大量关注他的粉丝群,他们有可能盲目崇拜和迷信,这更会加剧微博负面信息的破坏力。
相比于传统的网络信息,微博由于其快速更新的特点又较难删除,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者的角色必须从过去的“把关者”向现在的“领航员”转变,思政工作的着力点从过去的“堵”向现在的“疏”转变,思政工作的方式从过去的“看什么”向现在的“怎么看”转变。对微博中的一些不当言论及时作出积极、正面的应对,使主流思想和正确的观念通过微博的平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脑海里。
4.及时把握微博舆情发展的动向
校园中的微博舆情是指大学生对于社会或者校园中的一些问题发表带有情绪化的偏见言论。由于微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话语权的回归使得微博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很容易就把情绪化的言论散布在微博上,如果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应对,很容易对某一事件形成消极的微博舆情。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及时关注微博舆情的发展情况,把握微博舆情动态,建立有效的网上预警机制。当出现各种校园网络舆情的时候,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一方面,淡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界限,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避免大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增强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亲近度。另一方面,及时作出反馈和澄清,防微杜渐。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微博舆论中寻找言论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统一认识,达成共识,避免尖锐对立的出现。对错误、消极的思想要及时加以改正,对扭曲事实的言论要及时加以澄清。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高校大学生疏解压力、情感交流、信息交互、人际构建、话语表达等各种社会交往性需求,使得微博成为最受当下大学生喜爱的网络交流工具,大学校园里也逐渐形成了微博文化。这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树立思政工作的“微博态度”,熟练使用“微博语言”,充分利用微博所具有的凸显主体性、提高交互性与时效性、减少局限性等优点,弥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缺点。但利用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同时也存在着挑战,例如:微博信息不经筛选、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等缺点。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主动探索微博的教育功能,积极转变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利用微博文化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