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城镇化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开江县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013-08-15余正军

四川劳动保障 2013年4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镇化

■余正军

开江县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通过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的水平,切实保障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为推进开江城镇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整合相关制度,夯实发展基石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前,尽管很多农民已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长期生活工作在城镇里,但却无法实现身份转变和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开江县在实施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生育保险、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建设等在内的保障体系纳入城乡一体的框架中统筹加以规划,协调解决。作为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试验田”,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速提升边、远、偏、穷地区社会保障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加大社保投入,“中国梦”在延伸

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如何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正,进而有序推进城镇化,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针对经济底子薄、欠发达的县情,开江县将推进社会保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最有效益的投资,全县在“追赶跨越、超常发展”的基调中,坚持财政投入向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遗留问题,积极争取革命老区扶持政策,攻坚扶贫,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同时,积极建立要素集聚机制,通过减税、减费、小额贷款等吸引返乡人员创业,让进城农民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实现安居梦、创业梦。

后发优势明显,“短板”成样板

针对开江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低、基层管理薄弱等问题,当地政府承担起了农民的社会保障责任。

开江县经济发展规模小、力量弱,但污染少、山清水秀环境美,后发优势明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就是给农民搭建发展机会的平台。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来看,政府为农村社会弱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等,这不是一种恩赐,而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只有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可能去提高自身素质,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和精神需要。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开江县充分利用国家的财政投入,建立广覆盖的农村基础社会保障,给农民更多的机会和信心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增加收入,为社会保障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镇化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