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洛阳、东营、上海三市为例

2013-08-15

三晋基层治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城市化公民环境保护

金 鸽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城市化水平首超50%,这标志着我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然而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有赖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有赖于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转变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意识现状,考察城市化进程对公民居住地环境的影响状况,笔者于2012年7月份至2013年3月份分别在河南省洛阳市、山东省东营市、上海市闵行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座谈的调查方式,其间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7.83%)。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45.6%和54.4%;学历分布为高中及高中以下(38.9%)、大专及本科生(47.5%)、研究生(13.7%);农村居民、城乡结合部居民、城市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32.7%、42.9%、24.4%。参与访谈、座谈的被调研对象共50余人,调研内容为本次调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意识总体现状

(一)公民对生态环境总体上非常重视,对我国基本国情有一定认知

根据交叉分析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对生态环境总体上都非常重视,选择“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维度之和的比例为96.65%,但是基于公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身体验以及居住地不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略有差异,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公民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维度之和依次为97.98%、90.48%、92.69%。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对生态环境态度呈两极分化趋势,选择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和不太重视的比例均最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城乡结合居民对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分歧较大。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因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调查对象进行了专访。公民普遍对我国“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有一定的认识,有一位居民还提到我国正在进行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重大举措。而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如2013年初中部地区雾霾天气的出现),也使公民切身体会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公民普遍表示为了保证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当代人享受的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己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能够较为正确的认识个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环保意愿

据调查显示,有97.4%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生态环境状况休戚相关,人类应该与环境和谐相处,有87.6%的公民赞同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75.78%的公民对各种物种灭绝表示非常遗憾,当问起“您觉得物种灭绝对您有什么影响时”,多数被访者也认为“虽然从短期看来,一些物种灭绝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部分人捕获野生动物的理由”;在环保意愿方面,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服务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分别有8.70%和48.45%的居民“非常愿意”、“比较愿意”接受为了环保而导致产品和服务提高了的价格。这说明大部分居民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与生态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环保意愿。

(三)关注“沙尘暴”、“核泄漏”、“雾霾”等生态环境事件,具有较强的生态危机感

公民虽然生活在城乡不同的地区,但是在网络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他们时常会关注干旱、沙尘暴、雾霾、核泄漏等环境问题。2012世界末日预言和2013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成了座谈会中的访谈焦点。对于2012世界末日预言,公民大多数表示不相信世界末日会来临,但是电影《2012》中所描述的自然灾害却非空穴来风,这种预测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虽然艺术夸大了灾难的范围和影响力,却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不能忽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事实,否则迟早面临末日。有的居民表示,之所以有一些人会深信世界末日会降临,也主要是因为看到近期出现的日本地震、海啸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

由于本次调查的两个地区山东和河南均属于中部,并且在调查期间也时有雾霾情况,因此,公民对此深有体会,谈的也比较深入。大家普遍反映整个冬天空气质量都很不好,居民们很希望政府能在制度上对环境污染进行规范。有一位中学教师提出:“政府应以‘绿色GDP’和百姓切身生计来考核官员政绩,淘汰落后产能,提倡少开公车,少制造大拆大建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少建‘好看’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少些毁林造地,实实在在地节约用水、用电、用气……”

二、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意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生态环保知识缺乏

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查反映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公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状况令人担忧。有54.3%的人认为“食用野生动物”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有9.58%的公民不知道浪费纸张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根据国家环保局规定,县级以上环保局应在2001年12月31日前全部开通国家环保热线“12369”,而公民对国家环保热线“12369”的知晓度仅有6.7%,更不用说使用情况。对于“如果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非常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17.39%的公民不知道找谁解决。虽然城市居民对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臭氧空洞等问题并不陌生,“比较了解”度已达77.25%,但也只是“偶尔关注和思考”,而农村居民对这些知识基本上不了解。

在座谈中也发现居民们尽管会通过电视看些关于环保的节目,但一般都是偶尔碰上了就看一下,很少有目的地专门收看。相比之下,他们对文化教育问题、治安问题、人口问题的知识信息更为关注。虽然近几年的生态环境恶化事件提高了我国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但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环保政策急需普及。

(二)环境保护重视度与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不协调,环保行动滞后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从上述分析可知,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较高,但是从“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做过对生态环境不利的事情吗”的调查中却并没有反映出公民在行动上有较高积极性,仅有35.33%的公民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对生态环境不利的事情。在“您对‘限塑令’的认识状况”调查中,公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度较高,但是在实际行动上,72.67%的公民认为“限塑令”的效果不明显,有12.43%的公民认为没减少;对于“一水多用”的调查中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公民在现实中的环境保护实践与对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虽然认知水平与个人的行为有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往往认知水平是一方面的问题,而实际的行为水平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认知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行为水平高,本次调查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公民生态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

作为环境保护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公民是否关注、认同并参与环保,其生态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基础作用。诚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说“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1]然而,调查显示,有高达40.99%的公民从未考虑过向上级管理部门提出自己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扔垃圾”,73.81%的居民选择“不去理会,但蔑视他”,仅有18.63%的公民选择提醒他不要乱扔。有25.75%的公民认为环境保护很紧迫,但那主要是国家、企业的事,个人力量很小。对于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环境问题,有些公民也选择“关紧门窗忍一忍”、“设法搬走”等非常消极的方式面对。不得不说,公民的生态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公民生态意识的策略

(一)优化升级生态知识传播,注重双向沟通性

首先,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达27.6%,相比2011年提高1.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度将会进一步上升。然而,我国目前却没有一个关于环境保护和普及生态知识的官方或者民间自发创立的网站,这不得不说是环保教育工作的一个空白区。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开通博客、论坛,为居民表达自己对某些生态环境事件的认识创建平台,让公民在互动中相互交流学习。同时,这也要求从宣传教育开始到结束,政府都要积极的参与并与公民进行双向互动。其次,充分发挥社区在培育生态公民中的作用。社区在一些省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方面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小组认为,社区在环保方面也可以同样有所作为,尤其是在村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中,社区的环保教育可以大有作为。最后,针对公民喜闻乐见的环保影片展,政府等公共部门也应加以尝试。

(二)重视生态法制教育,发挥法制教育的强制约束作用

我国的环境宣传教育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从整体看,我国的环境宣传侧重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而轻视知识性普及和强制约束性培养,因而其教育作用和普及作用都大打折扣。而法的维持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属于“他律”。“只有法律制度才能够持久地把握环境问题的长期发展特征。环境政策能否有效得以贯彻的关键不在于抽象意识,而是组织、行动联盟和共同的实践法典。”[2]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强化公民生态权利和生态意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生态实践,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环境宣传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群体,运用不同的方法,注重在公众中采取广泛的法制教育。

(三)政府部门引导建立民间环保组织,提高公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组织化水平

确保公民的参与权,才能激发公民主动掌握生态环保知识和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积极性,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但是在当前,面对环保政策的推进和执行,公民基本没有话语权和参与权,处于弱势、失语地位,而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就是解决此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公民可以通过民间环保组织表达自己最迫切的呼声,以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向相关部门提意见,并发挥其监督的作用,维护公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仅利于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还利于公民自我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四)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为公民生态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已渐渐步入“用过就扔的一次性社会”,在这个潮流的裹挟之下,个人与社会以追求物质满足为目标,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周期缩短,这一现象在本次调查中也有表现。可以说这种社会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的环保行动,虽然大部分公民普遍有环保意愿,但受社会大氛围和生活时尚的影响,公民们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去关心环境。而生态消费提倡以生态意识为指导,主张变革传统单纯以满足物欲为目的消费观念,倡导合理的物质享受,主张公民经常对“消费什么”、“消费多大的量”、“采取什么样的消费形式”比较合适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公民将自己的消费选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考虑进去。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这种科学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1]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2009-12-18.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猜你喜欢

城市化公民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论公民美育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十二公民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