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刘玲
刘 玲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都在经受着冲击。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时期,积极教育和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价值培养的最佳时机。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各种先进的与落后的文化并存,正确的与错误的思想交织、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碰撞,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以至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因此,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大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要构建一个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其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该校、该班级的学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来自于大学生是否具有凝聚力。因此,大学生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理想,在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下更好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正确的立场、观点,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才能把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是,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蔓延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泛滥的主要表现,同时还伴有其他形式的不良风气,比如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为了走形式等等。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把对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定位于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发展,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滋长,“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存有“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价值取向。
(二)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价值观教育
随着就业难形势的不断加剧和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就有了“参照物”,这种“参照物”为他们毕业面临的就业提供了方向。学好专业课,这是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有些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只注重专业课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以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为准则,只树立与之相关的职业责任感、培养与之相关的职业价值观。而有些高校也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但职业价值观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有所作为。
(三)对网络内容鉴别能力弱容易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发生动摇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网络内容庞杂不一、良莠不齐,是一把“双刃剑”。
从正面来看: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如免费名校名师专业教学视频、海量免费优质课件、论文、科学及管理前沿讲座、名家论坛等优质学习资料;大量网络招聘信息、商业及商品价格信息等均为容于接受新信息的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连接全世界,为当今大学生放眼世界、了解古今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增强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易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负面来看:由于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较成人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网络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庞杂不一、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极端思想也因披上民主、自由、民族主义、时尚主义等外衣而迅速传播,为一些鉴别能力差的年青人所接受。
这些负面因素容易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冲击;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起到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作用,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动摇,在思想上成为“迷失的一代”。
三、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高校是倡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个平台,使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与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环节方面,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必须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等手段,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此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便使学生真实了解社会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育中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材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会,内心认同;让他们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以座谈、主题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视频播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正确引导,充分运用网络“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学生门户网站”,在学生门户网站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励他们“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江 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思考[J].才智,2009,(2).
[3] 霍倩倩.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 - 东盟博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