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

2013-08-15胡玖英刘进彬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牧民新区少数民族

胡玖英 刘进彬

一、牧民定居后的生活特征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后打破了牧区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是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发展牧区经济的现实要求。定居对于牧民来说显然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家庭中的男主人除了放牧、种地之外还要学做家具、修理农具等工作。妇女也不例外,如近年来一些妇女开始自主经营起小商店或外出送农副产品 (牛奶、马奶等)到县城。新区里呈现出的一系列变化,无形中增加了牧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定居前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没有水利、电力、交通建设及医疗卫生条件,牧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差,处于贫困的境况。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逐步解决了牧民的住房、棚圈、饲草料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好转,牧区实现了三通 (通电、通水、通路);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解决了牧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重大问题。如定居前牧民的孩子上学被称之为 “马背上的学校”,教学质量差。在充分尊重牧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支持,牧民自建方式实现定居后,教育、交通、医疗卫生、广电、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科学技术得到推广普及,牧民普遍反应生活环境条件改善显著,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有的这些改变使牧民享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二、牧民定居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优势

(一)居住条件相对集中

牧民定居后,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村落,改变了以前主要以游牧为主的居住条件。家家有了新房,居所相对集中、稳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牧民也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空间。集中的居住条件有利于牧民更好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锅庄、弦子、踢踏等,已成为牧民闲暇生活的一部分。共适性、娱乐性和较少投资的特征,为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欢声笑语,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变得经常化、大众化、普及化,既丰富了牧民的闲暇生活内容,又收获了健康,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生产经营模式的突破,让四川藏区广大牧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展现自我价值和创造力的机会,通过辛勤劳动增加了收入,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在增加牧民收入的同时,也因竞争性和开放性,推动了牧民内部和对外交流与经济合作。如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定居牧民,购买车子搞起交通运输,既方便了自己,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定居牧民拉运牲畜和生产生活物资,成为草原上的一个 “新职业”(运输专业户)。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开始经营商店、旅馆、饭店等。为使牧民群众能安心定居、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通过扩展畜牧产业,在牧民定居点建起了奶牛、孕马养殖小区,实行现代化管理,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有力地提高了定居牧民的经济收入。随着生产生活设施的建立和完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牧民有更多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也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浓厚的草原文化特点

定居,并不是为了修房子而修房子,定居房的修建都是为了考虑下一步产业的发展。四川藏区旅游业的强势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外,更重要的是牧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 “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复合性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族锅庄:锅庄的动作特点由先慢后快的两个部分组成,其基本动作是 “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跳锅庄者手臂以撩手、甩、晃等为主变换姿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围成的圈也有大有小,偶尔也会变换 “龙摆尾”等图案。在藏区,这种锅庄是最常见的,同时节奏鲜明,旋律欢快,内容极具生活化,易学易跳,故有较好的群众基础[1]。牧民定居后,锅庄的发展也将朝着曲调、动作创新、重新编排动作的方向努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因此,极具草原文化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增添了民族运动风采,又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体育与旅游的产业链,这对于宣传、展示、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牧民定居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思考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推广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四川藏区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定居后牧民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足起来,因而对于体育的需求也就变得更为渴望。众所周知,体育发展对社会生活主体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与社会生活主体的生存、享受、发展和自我实现关系极为密切,影响深远,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共适性、娱乐性、民俗性、投资少的特征非常符合现代健身的需求,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推广,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战略地位显得愈加重要,而经久不衰的群众体育活动正是全民健身的体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 “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功能也利于它在农村广泛开展[3]。四川藏区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牧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引导牧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 “人人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牧民定居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四川藏区农村体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牧民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使新区体育活动开展时冷时热、时断时续,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当前,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应进一步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那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其健身保健作用。因此,应根据新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的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广大定居牧民群众开展 “假日体育”活动,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扩大新区广大牧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覆盖面,是满足广大牧民群众的健身渴望,逐步成为新居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体育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值得高度重视,需要着力加强[4]。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经济发展模式

牧民定居后,生活环境、交通的改善以及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为新区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非常符合现代休闲、娱乐、健身的潮流,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结合的这种运动娱乐消费,既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同时又能起到健身、休闲和娱乐的多重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借着旅游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旅游景点都增设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以招揽游客,赚取利润。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和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种出于旅游效益考虑的保护,为科学全面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争取了时间[5]。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民俗活动、其他文化行为一样,不仅可以全面地向游客展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它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健身性等特性,同时也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使游客在亲身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获得心理上感受,并深刻地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牧民骑游队在草原上举行赛马、马术等表演,充分展现了体验互动全方位,重视游客的亲身感受,强调参与和体验的体育旅游发展趋势。

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可以丰富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振兴牧民新区经济,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6]。要实现这种经济增长,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大力创办各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实体,通过在牧民新居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陈列馆,开发符合现代休闲娱乐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的繁荣,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增加牧民新居牧民的经济收入。在此背景下,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模式是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明显优势的。

(三)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模式

牧民新居基础教育设施的建立,解决了读书难、入学率低的问题,为新居牧民子女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场所。目前,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基本上都是现代体育。其实,现代体育中的很多项目是来源于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一个或多个民族运动方式发展而来,并形成统一的运动方式、训练手段和竞赛规则等等[2]。针对新区经济基础差,现代体育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实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日益显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产生之初,就具有场地占用少,器材简单耐用,价格低廉,参加人数较多,趣味性、竞争性强,运动量较大的特点,非常符合新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实际。

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各族人民在游牧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具有本土化的优势,符合新区牧民的体育心理和民族认同感,将其纳入学校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藏族、彝族的摔跤对人的力量与意志具有直接的锻炼价值。此外,各民族舞蹈与民族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作自然流畅,兼具健身性与娱乐性。

学校体育教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的延续。新区社区体育能否活跃起来,很大程度依赖于学校体育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习,其传承与发展的后备力量变得富足,这对于新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社区坚持“共享社区体育文化资源,同建文明之窗”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创建良好的社区体育锻炼环境,使社区的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7]。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是切实可行而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结束语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让牧民彻底告别举家游牧的漂泊生活,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区牧民的现实生活应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结构之中,使之与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与民族心理相适应,通过全民健身、旅游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去,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1]张冰松.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发展研究 [J].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p97-98

[2]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p5-11

[3]夏思永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38-44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下发 《“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体群字 〔2007〕74号)[EB/OL].国家体育总局网

[5]古维秋、涂传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p1303-1311

[6]周伟峰.论假日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之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5期,p259-260

[7]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 [J].体育与科学,2006年第7期,p52-53

猜你喜欢

牧民新区少数民族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牧民的遗嘱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