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节水制度的区域水资源管理决策

2013-08-15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海城水资源量处理厂

王 航

(辽宁省海城市水务局水资源水工程管理处,辽宁海城114200)

1 海城区域水资源现状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76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90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3.36亿 m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重复计算量为1.5亿m3。我市现有中小型水库14座,总库容0.73亿 m3,仅占海城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22.8%[1]。我市目前运营中的污水处理厂有3座,感王污水处理厂日实际处理1.5万m3左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实际处理8.5万m3左右,腾鳌污水处理厂日实际处理0.6万m3左右,处理后的中水目前未被有效利用。

2 海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性及工程性缺水严重

海城地区总人口按113.41万人计,则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508.3 m3,低于鞍山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30 m3,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2 180 m3的水平。预计到2030年人口达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07 m3。属天然缺水城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的年内变化较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因缺乏地表水蓄水工程的调控,大量地表水白白流失,地表水利用量不足15%。我市地下水开采量已达到地下水开采资源量85%左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失衡,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

2.2 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情况加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 m3,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用水浪费严重。城市管网漏失率较大;节水意识不强,节水有较大潜力;农业灌溉仍沿用旧模式,渠系输水损失大;工业用水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的处理能力过低,中水未被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管理中执法体系不健全,缺乏各相关部门协同执法,经常出现执行困难、执法力度不足。

3 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管理力度,切实落实“三条红线”

3.1.1 落实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控制水资源取水总量

新建替代水源工程,主要为地表水蓄水工程,从而提高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同时通过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控制年取水总量的审批;限制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完成对取水总量的控制。通过对总水量进行调度管理,实现了水资源分区使用控制流程的有序进行,解决了区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种种缺陷。

3.1.2 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提高节水率

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工农业节水技术改造,安装计量设施,推进节水器具的普及,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运用经济杠杆对超限额的用水户依法加价征收水资源费等措施,完成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提高节水率。

3.1.3 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控制工业污水排放量,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限制审批新增排污口,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饮用水供水水源区的保护,控制河流合理流量、水库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持水体的自净能力。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保证水质达标。

3.2 建立和完善地下水资源观测系统

开展地下水资源长期动态监测工作,是获取地下水水位、水质与水量信息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地下水资源观测系统及时掌握我市地下水埋深的变化,为新建项目提供准确数据。建立地下用水与地面用水的循环机制,保证了水资源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科学地调度。

3.3 推进网络办公系统建设,实现水资源数字化动态管理

利用辽宁省取水许可网上办公系统的资源,加强本部门的取水许可登记管理;建立用水户信息档案,实现水资源管理目标的信息化,数字化。争取与工业、农业、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达到提升水资源管理效能的目的。

3.4 继续深化内部管理,完善单位职能

建立收费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加强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职工掌握水资源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精通的管理队伍。

4 基于节水制度的水资源管理目标

1)提高水资源供水能力,使水资源的承载力完全适应我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我市年用水总量长年维持在4亿m3左右,其中地表水在1亿m3左右,地下水在2.6~2.8亿m3。通过挖掘供水工程的潜力等措施,到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78亿m3,其中地表水1.31亿 m3,地下水2.4亿 m3,中水回用0.07亿 m3。

2)实现水资源供给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配置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程度不合理,东部山区地表水资源量占比重较大,应用量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也较高。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方案的落实,将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地下水开采率降至70%以下。

3)提高整个地区及城市供水系统对安全供水的保障、抗御特枯水及连续枯水年的能力,明显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保证水环境安全。当前我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和重点缺水地区形势严峻,建成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48 m,海城河、五道河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南台、耿庄、东四方台、腾鳌等贫水区,在满足生活用水,少量的农业灌溉用水后已所剩无几,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5 结论

针对当前区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及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指导地区拟定科学可行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海城区在水资源管理方案中积极倡导节水制度,帮助地区解决了水资源分配的难题,加快了新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推广及实施。

[1]杜生龙.新时期推广节水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2012,40(16):45-47.

[2]阮玉梁.地区水资源管理体制执行现状的调查报告[J].社会科技导报,2012,30(21):22 -23.

猜你喜欢

海城水资源量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嫁给爱情
浙江省近期各分区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SUPPLEMENTAL DESCRIPTION OF MYXOBOLUS HAICHENGENSIS CHEN, 1958(MYXOZOA: MYXOSPOREA) INFECTING THE GILLS OF 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AKY: MORPHOLOGICAL ANDMOLECULAR DATA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海城河非均匀流水面线的推算研究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