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道建设

2013-08-15

河北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绿道廊道城乡

范 磊

(秦皇岛市园林绿化科研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7)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为了给人们提供接触大自然的多种方式,世界各地开始了绿道建设。秦皇岛市去年以来也开始实施绿道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总体上看,秦皇岛市绿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绿道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还在探索中。为了搞好该市的绿道建设,谈谈对绿道建设的理解和思考。

1 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或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产业园区和城乡居民区等,绿道一般只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进入。

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绿道规划是1867年美国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斯顿公园系统,经过对多个公园进行连通性规划建设,最终形成绿道网络,开绿道建设之先河。1979年建成的香港麦理浩径绿道,全程100km,连接8个郊野公园,是香港最美的郊野路径。

绿道是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绿色土地网络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与管理,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的,促进城乡层面上生态体系、产业体系、文化体系等有效连接。表现为具有生态意义的各类自然廊道,具有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的乡村文化景观廊道,或具备游憩功能的各类公园路径以及具有生产发展体现经济价值的产业集群带等。总之绿道兼有五大基本功能:生态环保、旅游游憩、生产发展、文化美学、提升城镇形象风貌。所以也有学者将绿道称为环境廊道、生态廊道、娱乐廊道、教育廊道、美学廊道、经济廊道、疏散廊道。

2 建设绿道的意义

绿道建设对于构建生态经济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非常重要。在城乡层面上,对重组城乡之间分散的自然空间,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从游憩角度分析,绿道为城乡之间、景区之间建立有机连接,有利于城乡居民便捷进入乡村的景点、景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提高生活水平;从经济角度分析,依托乡村绿道连接功能,以产业带形式提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益于面源污染整体整治和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产业集聚效果的提高。因此,绿道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城乡生态、经济、休闲、文化等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3 绿道建设的类型

根据乡村的环境资源特征,从当前乡村景观的组成要素布局整体性、体系性不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建设五大类绿道。

3.1 生态保护型

从生态保护出发,建立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河畔绿道网、山脊线绿道网等。

3.2 生态修复型

利用生态修复和绿化技术,对原有线性空间在连接作用及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提升。

3.3 休闲游憩型

设置慢行游憩系统,连接各类景区与景点。

3.4 产业发展型

构建乡村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链,促进绿色产业体系的形成。

3.5 文化景观型

从保护乡村景观的异质性出发,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风情文化廊道。

4 绿道网络规划

绿道网络规划一般按照“区域—地方—场所”三个层次实施。

4.1 区域层次

从国土层面、省域、市域等范围出发,按照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具有丰富生物资源的区域实施有效连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4.2 地方层次

从县域范围出发,按照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需要,有机组合和连接各类资源区域,发展不同主题绿道,其中,生态保护与修复主题型绿道为上一层次绿道网的分支。

4.3 场所层次

主要在村镇之间、小流域河流或公园、景区、产业区内建设绿道,满足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要求。场所层次的绿道建设可灵活多样,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构成上一层次绿道分支。这样,各类型、各层次绿道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绿道网。

5 绿道建设的基本要求

5.1 便捷性

绿道系统要有多个出入口,并可直接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连接,方便直接进入或退出绿道。

5.2 安全性

绿道设计安全可靠,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如山石滑落、车辆避让、悬崖等处,设置警示牌和安全设施。

5.3 系统性

每500m设置一个标距柱、1000m设置一个告示牌,主要景点设置指示牌,均标出游人所处位置坐标。告示牌布置在每段起点、终点及途中停憩场地,牌上详细介绍游人所需信息,游人据此可安排行走节奏、观景重点、休息地点、停留时间等。

5.4 实用性

绿道可根据具体情况建成土路或硬化,设置观景台、休息亭(或长凳)、小卖部、快餐店、环保厕所等。

5.5 生态性

为突出绿道的生态性,绿道每侧的绿化宽度应在200m以上,城市内的绿道每侧的绿化宽度也不应低于20m。

5.6 特色性

突出绿道的人文、生态、产业、自然风貌等元素的不同特色,形成各具风格的绿道。

6 秦皇岛市绿道建设布局

按照上述绿道建设理论和原则要求,从区域层次和地方层次考虑,秦皇岛市可优先建设以下绿道:

6.1 沿海绿道

从野生动物园至翡翠岛,沿海岸线建设绿道,全程约100km,该绿道将野生动物园、鸽子窝、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黄金海岸滑沙场、沙雕公园、高尔夫球场、翡翠岛等景点景区连接起来。

6.2 长寿山绿道

从海港区圆明山至山海关长寿山再至九门口,建设山间绿道,全程约40km,该绿道将圆明山、望峪山庄、燕塞湖、角山、长寿山、九门口景区连接起来。

6.3 祖山绿道

将花场峪、板场峪、董家口、祖山、花果山等景点景区用绿道连接起来。

6.4 都山绿道

从青龙县城至都山建设绿道。

从场所层次考虑,应完善北戴河湿地绿道、海滨木栈道绿道、莲峰山绿道等。山海关区建设樱桃产业区绿道、长寿山绿道、望峪山庄绿道等。海港区建设汤河绿道、圆明山绿道等。抚宁县建设紫金山绿道、南戴河绿道、背牛顶绿道等。昌黎县建设黄金海岸绿道、碣石山绿道、葡萄沟绿道等。卢龙县建设棋盘山绿道、鲍子沟绿道、青龙河绿道、引青渠绿道等。青龙县建设祖山绿道、都山绿道、南山绿道,等等。

猜你喜欢

绿道廊道城乡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城乡涌动创业潮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