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办学使命看我国大学教育的异化与回归

2013-08-15黄其新陈燕妮

关键词:师生关系大学发展

黄其新,陈燕妮

(江汉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大学使命的历史考察

使命是一个社会组织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把公民训练成勇敢的战士,雅典城邦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合格的贵族和公民。柏拉图的学园(Akademie)和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Lykeion)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他们都把培养良好的社会成员和探究高等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倡导自由沉思和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

西方近代高等教育脱胎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远离尘嚣、修道院式的小型学院,被喻为“僧侣的村庄”[1]1,其使命是研讨神学知识,培育神学人才。文艺复兴以后,理性和科学的思想在西欧逐渐兴起,出现了以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为代表的传授普遍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的古典大学,其使命从“体现宗教的影响和效用”转向“提供自由教育、培育绅士和发展人的理性”[2],这一时期大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神学、法学和医学等。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使命肇始于德国,l9世纪初,威廉·冯·洪堡(W.v.Humboldt)在柏林大学的改革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的核心地位。洪堡继承古希腊先哲的“追求最纯粹、最高形式知识为己任”的思想,认为大学使命在于探求真理和促进个体修养的提高,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手段,能够促使师生“由科学而达至修养”[3]157,为此大学应有自由平等地开展科学研究的权利和风气。在此理念指引下,柏林大学形成了自由平等、追求学术的文化特质,汇聚和培养了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叔本华、爱因斯坦等杰出人才,对人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革命导致了科学精神的进一步张扬和更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的出现,社会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增。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建设了一批以应用科学教育为使命的技术学院(大学)。1862年和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代表的赠地大学(Land-grant universities)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致力于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人才和提供科技服务[4]65。20世纪下半叶以后,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大学崛起,使得高校与社会和资本的联系更为紧密,依托专业知识的科技创业活动成为这类大学的重要特征。

总之,大学自诞生以来就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明的传承者而存在着,如洪堡所指出的,探求真知、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具体来讲,大学使命就是“通过学术性的教学(而不是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全面地塑造学生,传承和创造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并服务于当下社会”[5]15。围绕这个根本使命,大学建设应包含三个思想基础:

第一是全面育人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的永恒理想。所谓“全人教育”,从古典意义上看,就是培养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和卢梭所说的“身心两健、自由发展的人”;从现代意义看,就是“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知识、能力、道德和人格等诸方面的发展问题,培养“集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与伦理素养于一体的优秀人才”。[6]1在古典大学时期,这一目标通过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过程来实现;在近现代,这一使命的达成,除了广泛的通识教育外,还需由师生共同开展学术活动来实现。

第二是学术为本的原则。大学是一个传授和创造知识的地方,学术活动是大学一切活动的核心,也是大学立身的根基。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7]19,如果没有活跃的学术活动,大学就无法创造和提供新知识。

第三是自由包容的环境。探求真知是大学的基本任务,而“真理的探求一般都是在知识前沿领域进行,它的对象是高深学问,因此,只有使大学教师和专业人员拥有必要的自由,真理的探求才会成为可能”[8]115。在此原则下,大学教师应“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以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7]185-186。

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异化

马丁·特罗(Martin Trow)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与普及三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始于21世纪初期。1949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数11.73万人,大学毛入学率仅为0.26%;1978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仅增长到1.56%;改革开放20年后,1998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为6.8%;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2002年大学毛入学率达到15.3%,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9]132011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数达3167万人,大学毛入学率为26.9%[10],已完全处于大众化阶段。在此情形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由于扩张过快,相应的办学理念、政策和资源未完全跟上,我国大学教育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这尤其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办学理念“就业化”

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在此情况下,政府开始强力介入,“就业率”成为考核大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切为了就业”逐渐成为诸多大学工作的重心。由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得不放弃当初的理想和憧憬,去专注于各类“考级”和“考证”,以增加就业竞争力,大学由此快速地沦为“职业训练所”,学生们也快速地沦为“就业工具”和“考奴”。

(二)培养方式“工厂化”

我国大学运行的行政化特点十分突出,表现在办学方式上,就是行政权力主导下的“部门化”、“工厂化”运行模式。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随着学生数量激增和资产规模急剧扩张,各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率”,更强化了“工厂化”办学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把人才培养看作商品生产,追求生产效率。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生产一样,当今大学越来越趋向用工业化模式来实施管理,就像乔治·里茨尔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中指出的那样,“大学课程都有标准的星期数和每周课时数,但很少注意到一门课程是否在规定的星期里和每周课时中得到最好的讲授,更少注意到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里实际上学会了那些内容”,“标准化的考试也随之盛行,原来劳动密集的低效的由教授个别批分的考试方式,日益被机器打分的多重选择题考试方式所取代,评分就好比照相机快速和自动曝光”[11]74-75,由此保证学校和学生都能用最便捷的方式达成目标。

第二,追求规模,教学过程泛化。就象企业追求规模化经营一样,规模化办学正成为我国高校追逐的一个目标,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班级规模普遍偏大。美国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视野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12]32这表明如果教学班级规模过大,那么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随之扩大,教师很难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第三,强调控制,人才质量同质化。在工厂里,不同层级的员工能做什么,要生产什么标准的产品,这些都事先规定好了,员工只需照着做就行。我国大学也在重复着类似活动:教师被各种考核制度训化成“员工”,规范化的、可高度预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机械性地重复,学生也被这种流水线“印制”得越来越失去个性和创造力。

(三)师生关系“市场化”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里的两大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大学发展十分重要。当前,随着市场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以知识和教师人格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正在遭受巨大冲击,师生关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市场交易特征。这种师生关系似乎有合理的一面,但在大学教育中普及却是十分危险的,就像麦当劳生产线上的员工和顾客,他们之间看似友善,但实则缺乏深入和有内涵的交流。如果大学师生关系被市场化,那么大学教育难免功利化和肤浅化,马丁·特罗对此早有发现,他指出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会改变师生关系:教师被降格为“雇员”,学生降格为“顾客”,教师们“上课来,下课走”,师生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并开始简单化、机械化,甚至朝着庸俗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学术团体逐渐丧失独立自我、丧失表达自身及其活动的自由的征兆”[13]90。

综上所述,在大规模扩张和市场化的冲击下,我国大学教育日益呈现出背离基本使命的趋势,被“笼罩在巨大的、工厂般的气氛中”[14]212,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

三、回归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

我国大学教育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严峻的,这从当下愈来愈热的出国留学潮中可窥见一斑。仅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就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15],其中高中留学生已占到留学生总数的22%[16]。这么多学子用脚投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下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巨大危机。

那么,应如何因对这种危机呢?笔者认为,我国大学应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努力回归自身使命,并以此为原则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确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术资本化的潮流下,大学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对大学提出的要求、给予的利益越来越多,但大学不应为此改变其根本使命,成为一个短视的营利性组织,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像洪堡所指出的,“大学首要目的在于塑造性格,造就伦理,培养或者说教化能够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人,能够领悟到人之尊严,人在有限性上有所建树的伟大的人”,“应当坚信,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政府的目标,大学由此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政府的范围,远非政府的种种举措所能企及”[1]33。

因此,我国大学应纠正当前“功利化”的办学导向,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发展作为办学基本目标。所谓全人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全面进步,成为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17]128,具体讲,就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既要培养其追求真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又要培育其关怀人类、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唯有如此,从大学校园走出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建设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

求知问学是大学的基本工作,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是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 J.B.)所指出的,“自由研究的特权是大学学术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石;缺乏这种特权,你可以拥有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一所技术学校,或者一所军事学院,但是你不能拥有一所大学”[18]。

我国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今后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这表明“回归以学术为本位的大学改革,正成为一种趋势”[8]114。因此,我国大学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优化学术环境。具体讲,一是要弱化行政权力的影响,确立以学术活动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二是要鼓励师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三是要尊重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校园文化,支持他们开展各类知识探索活动。

(三)塑造共同探索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大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当前,传统师生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重构有生命力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我国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洪堡认为“高等学术机构中的师生关系与中学迥然有异,教师不是为学生而设,两者都是为学术而共处”。因此,新型的大学师生关系建设应以共同求知为前提,通过学生好奇心和教师经验的结合,“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与进步”[19]153-154,进而形成一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我们相信,这是大学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毕竟人的存在和发展才是大学教育的前提和终极目标。

[1]杨东平.大学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熊华军.论洪堡的大学教学思想[J].高等理科教育,2012(1).

[4]戚文静,朱现平.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性和影响力——近十年来赠地学院的国内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5]黄达人.大学的使命、精神和声誉[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6]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8]崔凡.学术自由与大学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张学文.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0]中国新闻网.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9%[BE/OL].http://www.chinanews.com.

[11]冒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麦当劳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12]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2).

[13]朱祖平.高等教育使命及其质量标准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14]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M].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5]王辉耀.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6]王庆环.全球竞争中大学应有的风范[N].光明日报,2013-02-06.

[17]张红,张行.“全人发展”育人理念下的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特点分析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8]威廉·本廷克-史密斯.哈佛读本[M].张旭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9]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大学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大学求学的遗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