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适能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若干启示*

2013-08-15吕巧专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材体育

吕巧专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1879年,美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 Dudleh Sargent博士受雇于哈佛大学建立起身体训练大纲。通过制定适合于个人的运动处方来增进其体质和改善身体各器官功能,并达到最好的身体条件— —体适能(Fitness)。从此美国在体适能方面研究持续不断,其主要关注重点在于青少年的体适能问题。例如,1955年美国成立“青少年体适能总统委员会”;并且又针对克劳斯·韦伯(Kraus-Weber)评价量表进行研究改进,1957年美国健康、体育与休闲协会制定出在全美范围实施的青少年体适能测试的国家标准;1980年美国AAHPERD协会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了AAHPERD健康体适能测试;在此之后研究体适能的相关组织(主要是AAHPERD和CIAR,美国研究体适能的两大组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其体适能测试标准;并且随着WHO“健康”定义的发展,体适能与健康(或称全面健康——Wellness)的研究也不断发展。

一、体适能的释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体适能”的定义是:“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有过度疲倦,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余暇活动和应付突发的紧张事件的能力。”《辞海》(第六版)中“体适能”被定义: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指机体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并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一种能力。是与健康、技能和代谢相关的多个参数的综合,直接与整体生活质量相关。从人体机能和技能角度考察机体健康,也就是对个体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呼吸循环系统机能、身体成分机能和骨骼系统机能等的综合评价。

关英凝等研究分析了“Physical Fitness”的定义的演变和发展:从1879年,Dudley Sargent对fitness所下的定义“身体能适应于工作、游戏以及任何人类可能做得到的事(fitness for work,fitness for play,fitness of an-thing amanmay be called upon to do)”,到2010年,《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八版)中指出:“体适能被定义为人们拥有或获得的、与完成体力活动的能力相关的一组要素或特征。这些要素通常分为健康相关和技术相关两个组成部份”。并认为随着时代发展的physical fitness定义,尽管在理解角度和文字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思想大同小异,可以把它概括为“身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说明了体适能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对其下的定义也是发展的。概括的讲普遍比较认同体适能是“身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是“一个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此外,关于体适能的类别,目前通常采用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分类: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竞技体适能 Sports-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本文在此主要是探讨健康体适能。

二、体适能在美国高校体育中的相关体现

在美国,最早提出与体适能相关的是1879年Dudleh Sargent在哈佛大学关于体适能(Fitness)的研究;继此之后,体适能的研究不断发展,并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得到开发和推广;其中美国高校体育中的体适能有其自身的体现和特点:

第一,体适能教育计划:罗平等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开发的主要的学生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中有一类计划主要以高中和大学生为主要干预对象,包括“FITNESS FOR LIFE”、“CONCEPTS OFPHYSICAL FITNESS WITH LABORATORIES”等教育项目。这一种取向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习,培养学生对健身知识的理解以及自我评价与计划的能力,并养成对身体活动的积极态度。

第二,体适能课程:Bryan A.McCullick(布赖恩.麦克利克)指出美国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只能归于两类,其中健身类体育课主要是提高与健康水平相关的体适能,传授体育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终生参与健身活动的兴趣与意识。另外,侯玉鹭指出美国北依阿华大学体育课结构包括理论课、技术课和体适能课,并指出其体适能课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可选择空间和实用价值、教学组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等思路和做法值得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参考。

第三,体适能教材:弗罗里达州立大学SCOTT K.POW-ERS等在《Total Fitness and Wellness》一书第四版中序言指出,为了适用于介绍健康体适能的高校课程,《Total Fitness and Wellness》将致力于关注生活方式是如何可以改变并达到一个较高理想的健康体适能。指出该书旨在为高校学生在他们的第一个健康体适能课中提供一个基于研究的清晰、客观的信息。并强调注重日常生活中深切影响我们的健康水平的两个方面,即运动与饮食。

综上所述,体现了体适能观念在美国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高校体育中已经发展了一套与体适能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体系:在上述,它包含了从国家层面的体适能教育计划的教育项目到高校开设专门的体适能课;包含了通过课堂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意义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包含了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与健康水平相关的体适能,帮助学生旨在达到一个较高理想的健康体适能以及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三、体适能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若干启示

纵观美国高校体适能的相关研究,其主旨主要是在关注人体的全面健康(wellness)促进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发展与保持,这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1.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启示

首先,体适能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具有相似的功能。在关于体质健康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对学生的反馈作用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张先锋等研究指出,数据的评价显示在许多情况下健康体适能的结果有很大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能对体适能的需要给出合理的诊断;2)有利于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

其次,体适能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所区别。蔡瑞金研究指出在与美国PB(Physical Best)标准相比,我国《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项目分类不清,同组选测项目间的相关性较低;台阶试验指数反映耐力的有效性较低。并建议:取消台阶试验项目;加强数据监测与比较;统一测试方法。

第三,综上所述,体适能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是具有可参考的意义。

2.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首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理论课方面存在缺失。2002国家《纲要》中规定的体育理论部分学时从之前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又调整到为约10%,每学期约4学时,而实际理论课的实施更是容易流于形式或者甚至被取消,这些体育理论课的缺失都不利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其次,体适能重视理论学习的作用。周建新研究指出,体适能教育模式的重点是传授体适能的知识、观念给学生;并引述BryntesonAdams 1993研究发现,适能教育的课程能增进知识,提供学生活动的、让未来的生活成为终身活动的型态。显然,学生通过先体适能课程的理论学习,有利于他们将体适能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于实践,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综上所述,体适能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在重新审视体育理论对于体育实践的促进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3.对普通高校体育教材改革的启示

首先,普通高校体育教材改革存在缺失。高凌飚指出体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体育课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具有其他学习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向阳研究指出,教材研制上尚存在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材建设的进步;教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滥;大多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盲目性较大,缺乏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未能充分吸,收最新的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对教材中的教学设计研究不够。

其次,体适能教材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价值。例如《total fitness and wellness》主要是基于运动生理学和营养知识的基础上。(1)基于运动生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发生在包括短期身体训练和有规律的身体训练的基本的生理适应;(2)强调营养与运动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关于营养的主题被包含并贯穿整本书。每一章节都包含相关的营养知识,以用来解释营养如何影响健康体适能的各个方面:心肺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

第三,综上所述,体适能对普通高校体育教材改革在强调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小 结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提出与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但是同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设法改进传统的一些做法,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目的的达成。体适能作为现代先进的体育教育观念之一,特别是美国高校体育在这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值得我们去学习,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先进知识和丰富经验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罗平等.美国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开发概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86 ~90.

[2]张先锋等.国外体适能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17 ~19.

[3]关英凝等.“Physical Fitness”的中译与辨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69 ~73.

[4]Bryan A.McCullick.美国的体育与竞技运动:两者的比较与对照[J].体育学刊,2000,(3):123 ~128.

[5]侯玉鹭.美国北依阿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0,17(6):65 ~67.

[6] Scott K.Powers,Stephen L.Dood,Virginia J.Noland.Total Fitness and Wellness[M].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2006:xxvi

[7]蔡瑞金.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美国最佳体适能标准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91~94.

[8]周建新.美德两国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58~60.

[9]高凌飚.关于教材评价体系的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2 ,31(4)4~50.

[10]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38 ~1540.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6体育年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