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学理论干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2013-08-15应一帆
应一帆,董 继
(晋中学院 体育学院,山西 榆次 030600)
对于大学生人群而言,经常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会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有氧耐力和肌肉力量,并能有效的防范慢性疾病的发生。行为学理论模式近几年对体育锻炼行为有了积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体的锻炼行为经常受到物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影响,也正是基于此,依托组织政策和环境的改变来提高体育锻炼行为,成为提升和增强个体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1]。大学生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其它群体相比较,在受教育和自我教育对其锻炼理念和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和可塑性都很强,正是处于行为改变相对比较容易的年龄段。因此,探讨行为学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将非常有利于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效果。
一、行为学理论概述
行为学理论就一项既定的……而言,个体行为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其对该行为的意图,而意图又受到两个因素制约:首先是个体对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并对其做相应的评估,也就是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其次,个体对其周围人对其做该行为所产生的想法,也就是社会环境影响,个体同时也要意识到自身讨论某行为时所必须的资源技能是可以控制的[2]。该理论还认为行为的变化还受到:个人因素、环境、行为自身属性的影响。就体育锻炼行为而言,其行为变化可以细化为:个人因素(态度、认知、自我效能感);环境因素(设备、场地、器材);行为因素(运动的持续时间、类型、频率)。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往往受到这三个因素影响,而且这三个因素并非孤立存在,每个因素都会受到其他两个因素的影响。
行为学理论的中心原则主要体现在自我效能感上,首先个体需对自我完成该行为能力的一种确认,并且个体必须确切知晓完成该行为的正面期待值要高于负面期待值;其次,个体需要对其所参与的行为活动所能产生的结果做出一定的价值评估,目前的行为学理论的结果评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长期效益和即时效益。长期效益体现在体育锻炼行为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个体心血管健康的改善;即时效益体现在体育锻炼行为的结果主要表现在身体锻炼后感觉精力充沛。基于此,因为这些预期的感知会渗透到个体在执行该行为的认知当中,所以,在行为理论中,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决定个体行为改变的主要特征。应用在体育锻炼行为中,则更体现在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主观意图和锻炼所需要具备的自身能力,比如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身的运动技能。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理论的简要述评
2005年,教育部在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趋势是:学生们的肺活量有一定的下降,在各项基本素质中的爆发力、速度、力量和耐力也有一定的下降;学生们的肥胖指数在不断上升;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形态发育不断提高,握力也不断加强[3]。公告中显示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切实抓好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行为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有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参与体育锻炼,而且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锻炼氛围,与此同时,大学基本上不受追求升学率要求的影响,自然也就成为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最大的人群;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从全国各地选拨上来的专业人才,也是人生最后的学校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培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将会对学生们毕业后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保持上具有明显的意义。
学生在校时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所获得的回报分为内在因素如体现在个体达到自我目标时的成就感;外在因素,体现在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获得他人的赞美或鼓励。在身体方面的回报体现在个体身体体型的改变。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获得回报的环节中,虽然提供鼓励和赞美的外在因素能够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锻炼行为,但就这因素而言,缺乏对学生长期锻炼效果产生可靠的支撑。
1.行为学理论应用于体育锻炼的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
现在,行为学理论模型已经逐渐的应用于促进人们体育锻炼的行为干预当中,研究表明,可将行为学理论应用于体育锻炼行为干预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些理论适用于体育锻炼的行为干预措施需求,与此同时,其中一部分理论在体育锻炼干预中所实施的措施上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另一些理论则是用来帮助对行为理论的诠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措施设计的指导[4]。对这一理论模式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显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现在已经明确了规律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助于增进人体的身心健康以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促进这种健康行为得以长期保持。尤其体现在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上,现在的学生们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知行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应用行为学理论重点应放在实践上,也就是如何促进体育锻炼行为的不断强化。
行为学理论应用于体育锻炼行为干预上强调,个体学到一项新的、复杂的体育技能,往往会在组成这个技能项上许多小的技能部分上进行改变和强化。也就是一项复杂的体育技能行为的构建,可简而化之,依托分解成小的技能环节来逐步实现。这种朝向最终目标的行为需要经过重复强化——建立——在部分实现后得到一定回报——逐步增加——目标实现这样一个过程。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时,比如个体想形成每天持续跑步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可先采用坚持每天跑步10分钟,当个体在适应了这一锻炼行为后,可采取增加5分钟的办法,直至达成最后每天跑步半小时的锻炼目标[5]。
2.对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指导意义分析
行为学理论对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指导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学理论相似于运动处方中的锻炼进度调整和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循序渐进原则,行为学理论为个体参与体育锻炼时干预计划制定的起点水平和锻炼进度的调整提供了指导原则;第二,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时,适当的采用一定的外部鼓励措施,尤其体现在锻炼初期的干预上,会更有助于个体锻炼行为的建立;第三,行为学理论认为,回报和激励受到一定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外来的激励因素其所起到的作用不具有长期性,这也就要求在具体实施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过程中,尽力促进参与锻炼的个体能够建立清晰的并能逐步实现目标,干预中积极的反馈个体自身的锻炼效果,将有利于个体得到更好的激励。
3.对体育锻炼干预的指导意义分析
依托行为学理论对干预个体锻炼习惯的不同阶段进行阐释,前意向阶段,指的是在将来的六个月内个体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向;意向阶段,指的是在将来六个月内有计划进行规律体育锻炼的意向;准备阶段,指的是在将来的一个月内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为此次锻炼采取了一定的准备措施,例如购置一些运动器材和装备;行动阶段,指的是个体已经开始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但这个锻炼行为的实施少于六个月;保持阶段,指的是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六个月。据研究行为学理论对个体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参与该研究的623名志愿者,在实施体育锻炼行为干预之初,处于干预之初的志愿者有35%,准备阶段志愿者有40%,行动阶段的志愿者占到25%。在接下来的六周做相应的行为干预,其干预的主要内容有:对志愿者宣传锻炼行为的观点及手册,自助式的锻炼行为以及每周末的活力之夜和趣味散步等活动。在六周干预行为结束以后,随机抽取了247名志愿者进行电话采访,并对采访的结果做一定的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5%参与干预的志愿者此时仍处于预期阶段;处在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的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干预志愿者分别为27%和58%[6]。这也充分证明,行为干预措施对个体的锻炼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4.行为学理论对个体心理干预的分析
个体性格外向,其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性格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心理定向作用,一名拥有良好心理动机驱动的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并能够养成很好的锻炼习惯。而个体的心理自我效能也是一个系列行为的表现,从参与锻炼行为到锻炼的次数时间及投入的努力程度,其心理的自我效能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以依托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提供希望的行为榜样、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导、提供形成技能所需要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动机。
三、小 结
行为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各个阶段进行干预,大学生学到一项新的、复杂的体育技能,往往会在组成这个技能项上许多小的技能部分上进行改变和强化。也就是一项复杂的体育技能行为的构建,可简而化之,依托分解成小的技能环节来逐步实现。行为干预措施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十分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1]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贵,革奇.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2(1):6 -9.
[3]王挤菊.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囚索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41 - 42.
[4]张粥.思想行为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5]杨效勇.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4):67 -69.
[6]刘一民.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9):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