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视域下的沟通教育*
2013-08-15刘九林
华 炜,刘九林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12)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表现与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和教师人际和谐,共同获得成长、成功。
一、人际沟通的四个要素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组织行为学家费斯廷格曾将意见沟通依其功能分为两大类:一为工具式沟通,其主要目的在于传达情报。同时,传达者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等告知接受者,企图影响接受者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进而改变其行为。另一为满足需求的沟通,其目的在于表达情绪状态,解除心理紧张,征得对方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人际关系等。
在沟通过程中有几个基本要素,信息传送者,信息本身,沟通渠道,信息接收者。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给信息带来歪曲和失真。从信息传送者来说,沟通的成功率取决于他的表达能力等,如果辞不达意,口齿不清,信息就难以准确、完整地传送出去;从信息接受者来说,信息接受的程度取决于接受者的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信息的态度——倾向性等。为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人际水平的提高,以下主要从沟通的几个要素,分别提出一系列实施沟通教育的建议。
(一)信息传送者
1.强化传播者的角色权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指出:“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确切判断时,更是这样。……他的个人特点可以永远被看作是他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
课堂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场所,师生交往是其最主要的交往活动,教师也就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送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所形成的专业权威等对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诸多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教师或学校领导,他们个人素质的高低、言行一致的程度对学生或下级意义重大,如果素质不高、言行不一,学生或下级则会对教师或领导的要求相应打上折扣,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2.发挥主动性,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人的心理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成就需要型、权力需要型和交往需要型。信息传送者要态度热诚,积极主动,针对成就需要型的沟通对象,要充分认同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多持肯定的态度;针对权力型的沟通对象,宜采用咨询和建议的方式;针对交往型的沟通对象,宜在轻松的氛围中,以交朋友的姿态与之交流。
3.情理并用
在向较高文化程度者进行劝导、沟通时,宜以理性为主,在信息接受最初倾向于相反的观点的情况下,又宜采用两面分析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情感的煽动有时比理性的劝服作用更大。当需要综合运用理性和情感的力量,那么在劝服的开头和结尾可诉诸感情,以增强吸引力和认同感,在中间使用理性分析,以稳定沟通对象的内在结构,维持长久的效应。
4.克服意义障碍
学生角色的主要特征是抗争性与接受性并存。在师生沟通时,如果教师的目的愈为隐蔽,显得愈为自然,那沟通成功的概率就愈大。因为他削弱了学生的防御心理或免疫效应,抗争性减弱,接受性增强。此外,尽量避免否定学生,以减弱对抗心态。如“你听懂了吗?”与“这点我讲得清楚吗?”其意思尽管是一致的,取后者则更能增强教育效果。
5.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如“踏脚入门技术”,先向对方提出容易完成的要求,则可能有利于说服对方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顽皮的学生常常找借口不愿做作业,可先提出让学生与你一道做一会儿作业,若学生非因权威所迫而自愿接受,而后完成全部任务可望水到渠成。同样,在寻求他人帮助时,要求越小越能获得对方的同意。“您愿意捐款吗?哪怕是一元也会有帮助。”对字迹潦草的学生也可以说“只要再工整一点就行了。”
(二)信息接收者
1.积极聆听,适时反馈
“口乃心之门户”,而良好的倾听是打开别人心扉的一把钥匙。积极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一定程度满足了对方的需要,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在接受对方信息时,不打断对方,不急于下判断,不随意加入个人的主观意见和想法,不但听到对方说些什么,还要体察对方想说些什么。适当复述话语,用一些略微不同的词汇重复信息发出者的话语。这表明你在心无旁骛的倾听他说的话,同时,也在给对方以反馈,以确认自己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对方表达的意思。适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增强交流的深度。
2.应用交往理论
加拿大伯恩博士提出的PAC理论指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有三种典型的个性心态,这三种交往个性心态往往与一个人的性格结构有关。一种是“父母”(Parents)个性心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开口闭口“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另一种是成人(Adult)个性心态,以客观与理智为标志,善于慎思,以商讨的口气与人交往,多用“我个人的想法是……”等话语;第三种是儿童(Child)个性心态,以冲动与偏执为标志,多用“我偏不……我猜想……”等话语。任何人都具有这三种心理状态,只是这三种状态所占的比例因人而异,而且在同一种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校生活中,常常会有交叉的相互作用,如P—P,P—C或A—C,A—A等。最理想的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这需要在沟通中,不论对方是何种个性心态,接受方均应保持成人(A)个性心态,言行文明,谦虚真诚。
3.换位思考
成功的沟通必须培育科学的沟通思维——换位思考。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与人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其万能的法宝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当学生对老师、当教师对校长出言不逊时……教师、校长遇事不忙做结论,换位思考一下,估计几种可能,不可轻易动怒。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涵养,是以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可能会产生过激反应,会带来不良的人际关系。
4.克服选择性认知
在信息的传递、交流过程中,会因接受者的认知因素而发生变化。通常接受者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对有利于自身的信息加以接受和转达,对不利于自身的信息加以过滤或筛检。
(三)信息
1.语言信息要具体、准确、完整
避免用词错误,辞不达意,咬文嚼字,过于啰嗦。尽量不用专业性过强的术语。要防止语义隔阂,在语言中往往会发生同字不同义的情况。台湾学者宫铃所著《从台北到北京》一书中提到,我记得2005年第一次去北京,有人问我感觉如何?我脱口说道:“各项安排都很周到,让我很窝心!”听说国台办的人马上紧张起来,通过各种渠道问我为什么感到“窝心”?搞了半天才知道,在台湾,“窝心”的意思是感到心里很温暖,很舒服;在大陆却代表“窝囊”、“憋扭”、“不舒服”的意思。
2.非语言信息不可忽视
如果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物质外壳,那么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行为和情感的物质外壳,人的身体语言属于非语言信息,除此之外,非语言信息还包括副语言行为、空间距离、人的服饰等。研究表明,当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不一致时,人们更愿意相信非言语信息。在学校沟通过程中,学生(或下级)可能极其重视教师(或上级)的非语言表达。有时教师(或上级)的一个赞成或默许的眼神,都可表达出他对学生(下级)的态度,可激励学生(下级)、增进效率。林肯说过,一个人年过四十,就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此处相貌也应包含面部表情。
适宜的身体语言,如目光接触,微笑、点头、身体前倾等;不适宜的身体语言,如拳头紧握或半握、双手交叉于胸前、跷腿、后靠椅背、挠后脑或摸耳朵等。服饰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沟通信息。正如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所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
3.组织信息优先
在学校组织中,沟通双方、无论是信息传送者还是信息接受者兼具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信息传送者在传递组织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附带个人信息,接收方亦然,在两类信息并存的前提下,沟通双方均应体现组织信息优先。
(四)信息渠道
一个人拥有100%心中所想,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结果执行时,只有20%了。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也许很完美,但他人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此谓“沟通的漏斗”。这与信息传递的渠道不无关系。
1.学校组织结构
有些学校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会造成信息的损耗与失真。有些学校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应追求健全、精简的组织结构。根据沟通的方向可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上行沟通的过程细节往往逐渐被抽减,下行沟通的过程细节则逐渐被添加。
2.信息技术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继传统的人际和书面媒体的沟通工具之外,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使沟通的工具更加丰富、沟通的渠道更加完善、沟通更加顺畅。在这一开放式的网络系统中,使全通道式沟通更易实现。一些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实施校务公开等,其目的也在于沟通。当然,信息技术在学校沟通中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网络沟通中的信任、信息过剩等,则需要学校管理者甄别使用这一技术工具。信息技术对组织沟通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沟通教育的完善之举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为达到学校沟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传统的沟通理念,摒弃不良成分
传统观念中,存在着对“会说话”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等;孔子也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倒是古人孙子的一句话说得好,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戟。可见,语言不慎可能会带来深刻的不良后果。部分教师也存在自认为成绩、能力有目共睹,不必表白,独善其身,与世无争等。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不交流、不沟通,不是不说话而是怎样说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至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二)开设相关课程,丰富课外活动
掌握沟通知识与技能,需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以使学生获得系统性的培养。课程内容如沟通基础理论、写作课、演讲课、面访技术以及一些心理咨询知识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本人所在的学院承担着师范类专业的培养任务,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不可少,沟通技能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沟通知识的丰富,沟通技能的训练,必将有利于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教育效能。
(三)实施民主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沟通文化
任何组织的沟通总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受到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为用人单位关注、担忧,与学校领导多采用会议、报告、指示等正式沟通渠道,教师不愿与领导沟通情况,课后也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等学校管理工作不足不无联系。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学校管理同样不能例外。这就使得在塑造有利于沟通的校园文化中,处于学校管理核心的校长的沟通意识、工作作风尤为重要。固然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之说,校长应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赋予自身适当的角色期待,摒弃个人万能的错误观念,造成“校长”即“学校”、甚至“家学校”等;同时要防止校长做“好好先生”、“维持会长”,造成学校一团和气而缺乏生气。
校长理应成为“学校建设的协调人”、“学校团队的领导者”,采用“民主型”的领导作风,善于授权给教职工,并积极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使学校意愿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同时,鼓励教职工提出新意见,好想法,也包含反对意见,不要害怕冲突,不少人认为良好的沟通意味着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其实良好的沟通也允许差异的存在。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校长应引领师生员工努力形成平等、尊重、开放、共享的校园文化,在和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前提下,促成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