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庄园》中荒诞性的集合体——革命的领导者“猪”

2013-08-15阳,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极权主义奥威尔拿破仑

刘 阳,陈 榕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3)

乔治·奥威尔是 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评论界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作家。他将文学与政治完美的结合起来,小说《动物庄园》就是他文学手法与政治观点巧妙结合的产物。然而乔治·奥威尔之所以被誉为政治小说家,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威尔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参加了西班牙内战,目睹了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所以他痛恨垄断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同时他也见证了苏联极权主义的形成,痛恨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以革命的名义变相的剥削人民,扭曲了共产主义纲领的真谛,认为他们与资本主义的独裁者都是一丘之貉。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奥威尔将心中的愤怒与不满都以文学形式表达出来,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年代,并运用了讽刺、象征等文学手法,生动的刻画了作者理想中的反乌托邦世界。

《动物庄园》是一部寓言式的政治讽喻小说,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庄园里的动物,因不堪农场主的奴役与压迫,在猪的带领下奋起反抗,赶走了农场里的人类,建立起了动物当家做主的动物农场。它们奉行着“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树立起了它们所谓的“动物主义”。当动物们共同的敌人——人类被赶走,这群猪猪领导集团也发生了内部斗争。一头名叫拿破仑的公猪为了获取独裁统治,赶走了其他领头的猪,成为了这个动物农庄的最高领导者。获取政权之后,他不但没有尽义务为动物们服务,反而享受着同人类一样的最高待遇,终日饮酒作乐,尽情享乐。而动物们的生活也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反而比人类在的时候更加辛苦。虽然小说看起来荒诞可笑,但却清晰的描绘了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病态社会,揭露了极权主义社会的本质。小说一经发表,许多文学评论家就一致认为《动物农场》是以苏联极权主义统治时期为原型的,认为作者借用了动物庄园的政治变动尖锐的讽刺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极权统治,预示了苏联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命运,随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实也印证了奥威尔的预言,所以这部小说被誉为最有影响的政治小说。

为了突显小说的荒诞色彩,乔治·奥威尔站在动物的角度展示了一个人性化的动物世界,同人类一样也经历了民主意识的觉醒与斗争,而带头争取民主权利的确是最不起眼的几头公猪,这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与以往作家们笔下“猪”的形象不同,作者将人类的思想意识都赋予在了这一群最不起眼的“猪”的身上,打破了人类对于“猪”形象的思维定式,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动物农场》中,几头公猪都拥有超人的智慧与勇气,带领着农庄里其他的动物们进行反抗,争取他们应有的权利。小说中作者赋予了这些动物更多人类的性格特征,阴险,狡诈,狠毒,贪婪,将动物首领拿破仑刻画成带有人类劣根性的公猪,评论家们认为他真正影射的是苏联的极权领袖—斯大林,而为什么以一头猪作为代表,很明显,作者是有意而为之的。作者选择“猪”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动物农场里的领袖,是用其具体化的形象来传达作者所要展现的荒诞效果。以往对于《动物庄园》荒诞性的研究通常是从小说的主题,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摸索,而本文将从小说的主要人物—革命的领导者猪的角色定位来分析小说的荒诞性。

一、丑陋的外表

猪,作为一种普通的家畜,经常在我们的餐桌上见到。通常在我们眼中,猪的形象已经被定义化了,肥头大耳,膘肥体壮,憨头憨脑,好吃懒做,往往我们一提到猪就会不约而同的联想到一些贬义词,因为在我们心里,猪已经被定义为丑陋,懒惰,邋遢,愚蠢的代表。而在小说中,猪被称作是最聪明的动物,拥有超人的智慧,与我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是,当猪成为农庄里的最高领导人时,权利的掌控也将猪本身的性格特征引诱出来了。小说中当拿破仑成为庄园里唯一的统治者时,贪婪的本性暴漏无疑,他们住进了原先主人琼斯的房子,睡上了原先主人睡过的床,前脚也站起来了,穿上了人类的衣服,像人类一样,却还是把房间折腾的像猪圈一般脏乱,喝牛奶、吃鸡蛋、喝美酒,嘴边留着恶心的口水,可见哪怕是过上人类的生活,这些邋遢的家伙仍然摆脱不了本性的限制,一样让我们感到厌恶

二、超人的智慧

在小说《动物农场》中,猪不再是那又蠢又笨,只知道好吃懒做的低能动物,他们像人类一样学会了思考,将思想付诸行动,还组织了一场惊人的动物起义,被称作是最聪明的动物。首先是动物们的启蒙家—麦哲(一头德高望重的猪)把所有的动物召集到一起,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鼓动了动物们起来反抗,推翻人类的奴役和控制,农场里借机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反抗,雪球和拿破仑(庄园里的两头猪)策划并领导了动物革命,赶走了原来身为人类的剥削者—农场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成功的果实,并把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他们学会了奋斗,也将人类那套革命历程照单全抄,经历了外部斗争和内部斗争,建立了政权。为了巩固农庄的统治,提高生产力,他们又想出了“风车”项目的工程创意,农庄里所有的动物都为之劳动着。为了保持健康,他们将智慧之果苹果和牛奶作为食。过去愚蠢懒惰的猪扎变成了最聪明的动物,过去的低能儿变成了脑力劳动者,这无疑成为小说中最荒诞的安排。这样的反差也让我们不自觉的意识到小说的讽刺意味。

《动物农场》里的猪.也颠覆了以往童话、寓言里温顺、善良的形象,作者赋予了他更多人性的丑恶,当拿破仑成为农庄的最高也是唯一的领导人时,他一改本来面目,变得老谋深算,阴险狡诈,赶走了自己的战友雪球,并宣称它是叛徒、内奸。拿破仑和它的同伙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果实,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它们享受着糜烂的生活,却鼓吹着不平等的“七诫”条款来残酷的虐待着其他动物,最终成了继人类之后的又一个农场独裁者。这些形象的颠覆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讽刺意味,深化了小说的荒诞性。

三、阶级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莫过于财富,权利,地位。而《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世界模仿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模式,将动物们身份地位也分为三六九等,他们将动物们清晰的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对应的就是上层阶级(资产阶级)和下层阶级(工人阶级),让动物们的劳动做到了合理分工。

在这个群里中,首当其冲的猪们作为革命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无疑是享受优等待遇的上层阶级,尖嗓子和那九条戴着黄铜颈圈的大狗扮演着拿破仑残害劳动阶级的帮凶,是次等于拿破仑的地位,而其他的动物们就不得不成为他们谋取利益的牺牲品,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成为工人阶级的扮演者。这些都直接引射出我们现实社会的阶级划分。猪已不再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由从前的任人宰割到如今的主宰命运,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声名鹊起,作者彻底的颠覆了猪猪的生存状态,将这些动物圈里的底层推至命运的最高峰,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实与小说的反差,从而进一步的延伸了小说所蕴含的荒诞性。

四、结束语

从温顺、愚蠢到奸诈狡猾,从餐盘中的腌肉到革命的领导者,从压迫阶级到统治阶级,作者从外表,思想,阶级地位三个方面将普普通通的家畜—猪改造成动物革命的领袖人物,赋予了它人性的多面,它即是带领着动物群体摆脱了人类的奴役和控制,建立平等自由的开拓者,也是迫害革命同伴,侵占革命成果的罪恶者,这样的变化不得不使我们再一次展开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发展的预测。奥威尔运用了农场里的一群动物上演了人类革命斗争的整个过程,经历了残酷的外部斗争与内部斗争,从最初的为了自由和平等的革命理想逐步走向了极权主义之路,这是人类革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对于极权主义社会的黑暗产生了畏惧同时,也警示着世人极权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危险性。

[1]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M].张毅,高孝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 鲍东梅.小说《动物庄园》评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

[3]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4] 赵玉红.《动物农庄》中的黑色幽默[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3).

[5] 徐键. 《动物农庄》中的极权主义[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极权主义奥威尔拿破仑
拿破仑美言惑敌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浅析《一九八四》人物奥布兰的双重身份
通识少年·拿破仑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及物性视角下《动物庄园》中“猪”的形象分析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娱乐至死
拿破仑的流放、监禁及其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