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境谈言外之意翻译
2013-08-15李建伟
李建伟
(1.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北 唐山 063000)
“语境”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y 于1923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国内语言学家对语境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他认为语言语境指一个词、一个短语乃至更长的话语和语篇前后的内容;情景语境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场合和时间;文化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和政治背景。[1]由此可见,虽然对于语境的定义没有定论,但是其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交际中,人们喜欢采用婉转的方式来传情达意。只有将会话含义中的隐含成分与语境结合起来才能领会交谈双方的真实目的。奥斯丁(Austin,1962)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不仅用于陈述或描写,而且常被用来实施或完成某个行为,即“以言行事”。他还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三个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用正确的语调说出话语;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说话人说出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话语意义;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受话人在听到这个话语后所做出的反应。举例:有学生说:“老师来了”。这句话可能有以下几种话语意义:1.说话人对坐得整整齐齐的同学们说这句话,告知大家:要开始上课了;2.说话人对乱哄哄的课堂说这句话,意思是:大家别吵了,否则老师要批评了;3.说话人对几个在做练习的同学说这句话,意思是:这个问题可以问老师。[2]例子中的“老师来了”,从言语行为理论来看,说出这句话是言内行为;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话语意义就是言外行为;听话人对这句话所产生的反应是言后行为。如果听话人在会话中没有理解言外行为,就会产生与说话人主观意愿相背离的言后行为,就意味着交际的失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真实话语意义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对方的言外之意。这种情况在英汉语国家都非常普遍。本土文化下判断不当都容易产生语用失误,更不用说异语文化了。那么在英汉语翻译中该如何解决言外之意的翻译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言外之意的表现形式和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条件。
一、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把这种原则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具体可分为四条基本准则: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信息;
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之外的信息。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尽可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要有关联性。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意义明确、更为具体。
1)避免晦涩的词语;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练;
4)说话要条理清晰。
在交际中,人们期待对方说的内容与话题有关,期待对方说真话,期待对方所说的话不包含超出所需之外的信息等。但在实际交际中,这些准则常常被违背。这些准则被违背通常会产生出言外之意。例如:违背方式准则,看看下面的对话:
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B:Okay,but I veto C-H-O-C-O-L-A-T-E.(veto= be against)
B 故意没有直接说出巧克力这个词,而是换一种方式表达,以便让对方推导出会话含义:我们不给孩子吃巧克力。[2]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是人们在交际中违背了合作原则。我们在翻译中要注意根据语境并结合以上原则的特点分析出言外之意,从而正确的翻译出说话人的真实想法,而且还要了解人们为什么不直接地,而是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为译者,如果掌握了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翻译时把隐含意义——言外之意合理而巧妙的表达出来,对于跨文化交际就会起到推进作用。反之,会起到阻碍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
比如: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用下面的话语:“吃了吗?”,“去哪儿?”这些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句子表达的意义。此刻,听话人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然而当译者把“Have you eaten yet?”、“Where are you going?”这些话语翻译给英语国家的人时,它们的语用功能就不再是“问候”了,而是被推导出话语意义,即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由此产生的误会可想而知。因此,翻译人员要根据实际的语境来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二、言外之意的表现形式
虽然人们喜欢用间接含蓄的方式表达会话含义,从而产生言外之意,也经常因此产生语用失误,但是如果正确把握言外之意在语境中的表现形式就可能避免语用失误。特别是在翻译中更是如此。
奥斯丁和塞尔(Austin and 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就是由言外之意和话题内容组成,而这种言外之意表示手段(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s)都是通过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助词以及通过显性施为句的形式等表现出来,即:句中的动词显然具有用于表达完成或实施某个行为的特点。上述这些表现形式只是语言语境中的,还有非语言语境中的表现形式。[2]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以上的表现形式。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分别举例。
(一)语言语境
一个话语在运用于特定言语交际时,语境决定了话语的语用功能,而语调结合语境,更能使受话人确定话语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forces)。同样的句子,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请看下例:
A:Jean,can you bring me the newspaper?
B:Sorry?(↗)
Jean 用升调说Sorry,其意思是“I didn't hear you.Could you say that again,please?”A:Jean,can you bring me the newspaper?
B:Sorry.(↙)[3]
Jean 用降调说Sorry,显然其意思是拒绝帮助或无能为力。可见同样的句子语调发生变化,意义也会发生变化。翻译时要注意这样的语境变化导致言外之意的变化。
(二)情景语境
情景:Jack 的朋友在放学后约他出去玩。他征求妈妈的许可。
Jack:mum,may I go out with my friends?
Mum: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从句子意义看,她妈妈是在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但根据这个语境,实际他妈妈是在发出“命令”,即:你应当完成作业后才能去玩。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应注意把实际的意图翻译出来。
(三)文化语境
1.《雷雨》的例子:曹禺先生的著作《雷雨》被称作20 世纪中国话剧的重大收获。王佐良和巴恩斯的英译本不仅再现了原作的戏剧艺术魅力,也再现了原作的文体特征,尤其是译者对剧中的台词及其言外之意的处理,更是充分显示出了译者的深厚功力。剧中人物的冲突主要是感情冲突,人物之间充满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物的对话含蓄曲折、意味深长。下面看例子:
朴:冲儿,上哪儿去?
冲:到楼上去看看妈。
朴:就这么跑了么?
Zhou:Chong!Where are you going?
Chong:Upstairs to see Mother.
Zhou:Just like that?Where are your manners?[4]
这是第一幕中经历了蘩漪喝药事件后,周朴园不满意周冲掉头就走的态度,“就这么跑了么?”看似问句,却隐含着“你这样做一点规矩都没有,一点礼节都不懂”的意思。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层言外之意,译者在译文中加了一句“Where are your manners?”,虽然这是原文没有的,但是却补足了原文隐含的意图。[5]
2.《红楼梦》的例子:《红楼梦》里的任务对话非常富有艺术魅力,每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极富弦外之音。译者该如何把言外之意准确而生动的变现出来,我们来看一下英译本。
原文: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相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6]
译文:“When that child's made up she's the living image of someone here,”remarked xifeng.“Have none of you noticed?”[7]
凤姐明明知道这个戏子长得像黛玉,却不直说,只用“活像一个人”来评论。以凤姐的精明当然知道将话挑明的后果,因为有身份的富家小姐很忌讳别人将她比作戏子,更何况是心思细腻敏感多疑的黛玉。所以译者用someone 代替凤姐的实际指代的内容。凤姐故意违反数量准则,译者就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给读者留下自己琢磨的空间,成功再现原文言外之意。
3.电影《冰河世纪2》中曼尼和乌龟的对话:
Manny:Fast Tony would sell his own mother for a grape!
Animal H:Are you making an offer?I mean no!I would not![8]
这是在冰川融化,洪水来袭之前的一幕。曼尼听说乌龟预言冰川即将融化,这里将被大水淹没的传言,表示质疑。用了夸张的手法,乌龟当然不会为了一颗葡萄就把自己的老妈卖了。所以言外之意是乌龟是骗人的,为了赚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的话并不可信。翻译中应该表达出这层含义
4.《围城》中的言外之意的例子: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变成酸醋。[9]
译文:The wine in Hs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10]
醋这个词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这是一种文化现象。译者保留了文化意象,又考虑到读者的体验局限,加上了in his jealousy 来补充这一短语,提供了必要的语境,填补了文化意义的缺失。
这些是各种语境下的言外之意表现形式的例子。从例子可以看出,翻译中结合各种语境去研究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就能很好的表达出真实意图,从而成功交际和传播知识。
三、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条件
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有两方面:语言制约和文化制约。
语言制约主要是制约词义和句意即一境一义。在特定的语境中,要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需要进行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在什么语调下、什么语法下、甚至什么标点符号下使用什么词汇,或词汇的什么意义都需要斟酌。用错了词义可能产生不同的言外之意。一个句子的话语意义随着语境的改变而不同。
让我们看看这个例句:It’s raining now.这句话要是对一个刚要出门的人说,它的言外之意是“你得带上雨伞。”这句话如果是妈妈对正在户外玩耍的孩子说,它的言外之意就变成了:“赶快回家了”。可见,词义和句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变化。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
文化制约是指语境中的文化背景对言外之意的渗透性影响。中外文化有很大不同,很多习俗也不同。如之前的文化语境中的例子所表现的,在不同文化下的对话都有其相应的言外之意。翻译中把握好这一点就能成功一半了。
结语:通过对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言外之意的表现形式和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条件这几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语境在言外之意翻译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我们在翻译时要时刻谨记把握语境,研究深层意义,才能通过我们的翻译传播中外文化,促进交流。
[1]于东.翻译中的语境因素[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1.
[2]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用语调判断说话人的" 言外之意.http://gb.cri.cn/33160/2010/07/22/4925s2929454.htm.
[4]曹禺.王佐良,巴恩斯译.Thunderstorm(《雷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邹命贵.会话含义与等效翻译.今日科苑,2010,(04):22.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8]电影中英语对白《冰河世纪2》http://wenku.baidu.com/view/0ec077d428ea81c758f57843.html.
[9]钱钟书.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0]Ch’ien Chung-shu,Jeanne Kelly and Nathan K.Mao,Fortress Besiege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