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芥蓝栽培技术

2013-08-15赵寿林

上海蔬菜 2013年6期
关键词:芥蓝菜薹壤土

赵寿林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0942)

芥蓝,别名白花芥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花薹为产品,幼苗及叶片也可食用。芥蓝的花薹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南方,主产区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沿海及北方大城市郊区也有少量栽培。近年来,我镇大面积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并根据种植季节选择适宜品种。本地区周年栽培,春季播种选用香港白花芥蓝、香菇芥蓝等早熟品种,夏季选用四季芥蓝,秋季播种选中迟花芥蓝、迟八零芥蓝等中晚熟品种。

2 播种育苗

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每667m2用种量250~300g。育苗地应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整地时多施腐熟有机肥。上海地区,夏季栽培于4月中旬~6月下旬播种育苗,秋季栽培于7月上旬~10月下旬播种育苗,春季栽培于11月上旬~翌年2月中旬播种育苗。苗期保持育苗畦湿润,施用速效肥2~3次,在2片真叶以后进行间苗,避免幼苗过密徒长成细弱苗。壮苗标准:苗龄25~35d,长有5片真叶,生长良好,茎粗壮,叶面积较大。不宜用小老苗。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选用保肥保水的壤土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翻入土壤混合均匀,整细耙平,土粒打细。一般筑平畦,夏季栽培筑小高畦。

3.2 定植

移栽前1d下午,苗床浇1次透水,以便于次日挖苗。早熟种定植行株距为25cm×20cm,中熟种为30cm×22cm,晚熟种为30cm×30cm,保护地种植密度可适当减小。定植最好在晴天傍晚进行,随拔随种,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与畦面平或稍低1cm为好。苗栽好后,随即浇水,以恢复长势。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根据温湿度情况及时浇缓苗水,缓苗后叶簇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菜薹形成期和采收期,增加浇水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基肥与追肥并重,随水追肥,一般缓苗后3~4d追施少量氮肥;现蕾抽薹时每667m2施速效性肥料15kg;主薹采收后,为促进侧薹生长,应重施追肥2~3次,每667m2施复合肥20kg,并经常浇水。

4.2 中耕培土

芥蓝前期生长较慢,株行间易生杂草,应及时中耕除草。随着植株生长,茎由细变粗,基部较细,上部较大,形成头重脚轻,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肥。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及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排灌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田间病虫源数量。

5.2 物理防治

保护地栽培采用黄板诱杀、防虫网等措施;大面积露地栽培可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

5.3 药剂防治

芥蓝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菌核病和软腐病。霜霉病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600~8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20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可用40%嘧霉胺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1000倍液喷雾防治,黑腐病和软腐病可用20%噻菌铜1500~2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防治1次,连防3次。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和蚜虫等。菜青虫和小菜蛾可选用10%多杀霉素悬浮剂3000倍液、2.5%多杀霉素1000倍液、22%氰氟虫腙60~80mL/667m2、10%虫螨腈 1500 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1000倍液、15%茚虫威3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奥绿一号1000倍液、甜核·苏云金杆菌1500倍液、10%虫螨腈1500倍液、150g/L茚虫威乳油3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蚜虫可选用40%啶虫脒 8~10g/667m2或 25%噻虫嗪 2500~3000倍液防治。

6 采收

6.1 采收时间

当主花薹高度与叶片高度相同,花蕾欲开而未开时,即齐口花时及时采收。优质菜薹的标准:薹茎较粗嫩,节间较疏,薹叶细嫩而少。出口东南亚芥蓝的采收标准要求较严格,菜薹横径1.5cm、长13cm,花蕾未开放,无病虫斑。收割后修理整齐。

6.2 采收方法

主薹采收时,在植株基部5~7叶节处稍斜切下,并修平菜薹切口,码放整齐。侧菜薹采收则在薹基部1~2叶节处切取。采收工作应于晴天上午进行。

7 保鲜贮藏

芥蓝较耐贮运,采收后如需长途运输应放于筐内,在1~3℃恒温、96%相对湿度室内进行预冷,24h后便可用泡沫塑料箱包装运输,或贮存于1℃库中。

猜你喜欢

芥蓝菜薹壤土
家乡的蕻菜薹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CONTENTS
脆美牙颊响
春来菜薹鲜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的Bt抗虫基因转化芥蓝
露地丝瓜—红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白灼芥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