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诹议

2013-08-15朱飞镝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通才教育家发展

朱飞镝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毫无疑问,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与此同时,素质教育也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的通才教育。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有过学生要全面发展的论述,因此我国许多教育学专著里早已有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个重要命题。教育家中不仅无产阶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等如是主张;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教育家如法国教育家卢梭、英国教育家洛克、美国教育家杜威等也如是主张。进入60年代,美国的布鲁纳·奥苏贝尔,苏联的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德国的根因舍,法国弗雷内等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从心理学方面去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与心理学全面渗透结合,他们都重视人的发展,以人的心理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国秦以前的学校有“六艺”之设,六艺是指礼、乐(包括音乐、舞蹈)、射、御、书(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数(包括计算、历法、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在我国一些古书中都有大致的记载;近、现代时期,我国教育家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论述。清末民初的教育家王国维就明确地认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1]教育家蔡元培并强调美育的培养,教育家黄炎培、陶行知还提倡劳动和生活能力的发展。总之,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论断。他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由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这个精辟的论断,使我们体会到:1.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不是带有随意性的一般性口号或论述;2.“全面发展”既要求德育、智育、体育以致美育、劳动教育都要在德育为主的前提下得到发展,而且“五育”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很好发展。全国学校都倡导“德育为首,五育并重”,而且都几乎提到要学生不要偏科,就是方针精神的体现。3.为什么要使学生全面发展,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并且,在新的世纪,我们还可以赋予全面发展教育以新的含义,即重视通才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学识和技能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我们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培养延续我国社会生活的劳动者。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无一例外,都应争取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类型,有不同适应性的人才。不错,我们国家需要很多人才——专门人才,即精通某一方面甚至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之才,但我们也决不排斥通才,不排斥通才教育。我们注意到:

任何国家,在一定时期中站在时代科学尖端的人总是全民中的少数,即使暂时把相对地具有某种专长的大学毕业生算进去也是少数,数量极广大的始终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做各种普通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最需要和社会要求他们最多的是全才,全面发展之才。行政单位如此,工厂如此,农村如此,知识面狭窄,技能不熟练者,很难受到欢迎。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教育工作上,仍有不少人只着眼于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教学的重心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味灌输,使学生养成重复于别人的思想的习惯,思维板滞,人云亦云,并固守在一定的知识圈内,缺乏科学方法的武装,不善于把知识作为获得新知识和科学发现的手段,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和阻碍。这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受影响。因此,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高等学校更是首当其冲。“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3]

尤其要看到的是,据许多报刊报导:国内人才中心和人才市场上是“通才”(即全才)吃香,不少用人单位都挑选和录用“专业不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比如主修核物理的被金融单位录用,学哲学的被证券单位录取。一些注重“通才教育”,鼓励文理交叉渗透,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都被抢要一空。据报导,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企业单位招聘人员认为,录用“专业不对口”的“通才”,这种学生素质好,潜力大。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考判断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强,有自信心和责任感。注意了“通才”教育的上海复旦大学领导人说,他们的毕业生每人都至少有三个单位可供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只有大量培养高质量的“通才”,才能满足数字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武汉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中南财经大学的年轻学者孙志刚,本是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后又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了三年工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次他偶然参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讲会,以其清晰的逻辑思维、深厚的专业功底、风趣幽默的谈吐,引起了轰动。于是,武汉市委任命他为市经委副主任,而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又录取他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两边都争着要他,几经磋商,才以让孙志刚先上任,两年后再去攻读博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例子固然说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同时也说明,像孙志刚这样的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掌握了现代管理知识的经济管理“通才”,才是现代化经济建设最迫切需要、最宝贵的人才。美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西蒙,在行政学、政治学、企业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将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用于企业管理,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相结合,创立了决策理论,以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通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生产过程的体力劳动因素日益减少,脑力劳动因素日益增加,出现了脑力劳动因素日益重要,社会生产过程不断智力化、科学化的趋势,从而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4]现在不少学校都在强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必须改变在课堂上空洞说教的现象,要脚踏实地加强各科教学和技术教育,加强科学实验,加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同时,要增加普通中、小学的职业技术课,增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比例,力图发挥教育在改变劳动力形态中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具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既有专长,又有广泛的适应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技术革命,尤其 21世纪科技发展的态势,令人更加惊讶,是不是因此就只要专才不要通才?不,科学世界的许多领域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仅社会科学与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很难断然分开,因此出现了很多边缘学科。18世纪百科全书派狄德罗根据培根的科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制定的“人类知识体系各表”,还只有大小 80多种知识门类,如今已发展到了4000多种门类,40000多个学科领域。据报道,不仅决策学、科学学、未来学、管理学、人才学等几十个专业社会学科是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和,而且自然科学的众多学科,都是理科与文科的综合,至少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航天技术当然是尖端科技了,但它应用人类历史上数学、物理、天文、生物、医学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参考历史文献,运用逻辑推理,还必须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作武装。更不用说领导和管理航天工业,研究、试验和实施航天壮举,远不是单一的专业、单方面的知识所能完成的了。现代教学观注意人的知识结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重视人的智慧与能力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是重思考,强调人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们的思维开拓和创新,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受教育者从接受知识灌输所形成的死读书中解放出来,多注意新的、活的知识和一些实际现象,培养科学研究的良好习惯和开拓能力,达到知识的最大活化率。因此,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要求,一个人具有全面的、广博的知识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教育部1998年底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所提出的“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教育之所以能对社会产生作用,就在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种种理由,就不仅我国古代学校,在正业之外,还要求“退息必有居学”,力求广读博涉,也不仅作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的鲁迅教人总是说:“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竟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思考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和“鼓帆前进的风”。就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李政道也谆谆教导青年: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看一些,头脑就比较灵活。他还说:一个科学家,假如只知道自己搞的那一门,对其他事情一概无知,你的思想怎么开阔呢?可见,知识要博,要尽可能全一点,是学问家、科学家们的共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对《世界经济导报》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我们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只要全民族有较高的文化水准,也要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此言内涵丰富,值得回味。我们可以说,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而且也要求他们在专业知识上更加广博,基本技能上更加全面。实施通才教育,今当其时矣。

[1]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毛泽东.关于正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著作选读(战士读本)[C].北京:战士出版社,1978.

[3]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云南日报,2004-6-3.

[4]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文汇报,2000-3-2.

猜你喜欢

通才教育家发展
教育家与儿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津派教育家成长
教育家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通才,时代的召唤
杨通才:无限眷恋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