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黄瓜—秋豇豆—冬白菜薹大棚高效栽培模式

2013-08-15周彩珍黄紫燕

上海蔬菜 2013年5期
关键词:瓜苗菜薹豇豆

周彩珍 黄紫燕

(1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442000;2竹溪县植保站)

近年来,十堰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项目支持下发展了设施蔬菜面积666.7多hm2。为提高蔬菜种植效益,我们试验示范了几种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黄瓜-秋豇豆-冬白菜薹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黄瓜667m2产量6000kg,产值 1.5万元;秋豇豆 667m2产量1000kg,产值3000元;冬白菜薹667m2产量800kg,产值4500元。3茬合计每667m2年产值达到22500元,较其它栽培模式增收7000元以上。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

早春黄瓜选用津优1号、园丰9号、奶油黄瓜等优良品种,1月5~10日在保温棚内育苗,3月5~10日定植于大棚内,4月上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采收完毕。秋豇豆选用唐科领秀、大中华等品种,在早春黄瓜清园前7d直播,8月中旬开始采收,10月中旬采收完毕。冬白菜薹选用五彩早熟、曾花等极早熟白菜薹品种,10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11月中旬开始采收,翌年1月中旬采收完毕。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早春黄瓜

早春黄瓜在双层塑料大棚加小拱棚再加盖保温被的育苗池内育苗,用爱多收600倍液浸种10~12h,捞出晾干表皮水分,然后播入营养钵中,覆盖地膜保温保湿,育苗期间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定植前7~10d开始炼苗,待瓜苗有5~7片叶,且带有未开放的雌花蕾时定植,苗龄控制在55~60d。采取地膜全覆盖栽培,定植行距 50cm、株距 35cm,667m2栽健壮瓜苗4000株。定植后注意通风换气,白天温度控制在 20~28℃、夜间 15~18℃,当气温稳定在 13℃以上时昼夜通风。如果前期产量低,可在气温稳定通过18℃时昼夜通风。根瓜早采,薄肥勤施。前期地温低,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不宜过多过频,以利提高地温,促使黄瓜尽早进入盛瓜期。5月份气温升高,浇水要勤要足,但不宜过多,以免棚内湿度过大诱发病害。结瓜后期结合防病治虫,用0.3%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加0.2%红糖水进行根外追肥,以延长采瓜期。如果回头瓜偏少,可喷施0.01~0.05mg/kg芸苔素内酯,促使产生回头瓜。当瓜苗长到棚顶、蔓长2m左右进行打顶,促使早生回头瓜。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绿枯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等,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采用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黄守瓜,可用啶虫脒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2.2 秋豇豆

秋季栽培豇豆,其生长发育处在由适温向低温过渡阶段,前期温度较高,易发生病虫害,因此田间管理要始终围绕“早发”进行。在黄瓜清园前7d,按黄瓜的株行距每穴点播3粒种子。由于苗期正值高温,浇水要勤,抢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每3~5d浇1次,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荚期适当控制浇水,5~7d浇1次水;坐荚后豆荚开始伸长,可再增加浇水量,3~5d浇1次,保持田间土壤湿润。豇豆抽蔓后及时吊蔓、打顶,促使结果。追肥要尽量做到早追勤追、薄肥勤施、前重后轻。开花结荚期追肥2次,每次每667m2穴施尿素15~20kg,同时用惠丰满125mL兑水60kg叶面喷雾。采收后根据苗情,结合浇水酌情追肥。秋豇豆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和细菌性疫病等,可用叶枯唑防治,虫害主要有豆野螟、红蜘蛛和蚜虫等,可用烯腚虫胺防治。

2.3 白菜薹

白菜薹需提前育苗,667m2大田需苗床面积15m2,每m2播种10g左右。出苗后及时间苗,剔除杂苗、弱苗和病苗,保持苗间距5cm左右。苗龄20d左右,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抢晴天带土移栽,667m2栽壮苗6000~8000株。定植后7~10d及时追施提苗肥,667m2追施尿素5kg左右或稀薄粪水1000kg。进入采薹期后,每隔10d左右追施1次稀薄粪水或复合肥,促进侧薹生长。蚜虫和菜青虫,可用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药液要喷在叶背和心叶部位;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病害,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敌克松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700倍液喷雾防治。抽薹后及时在清晨采收,采薹高度离地面2cm左右,侧薹采收位置为最下1片薹叶部位,防止伤口部位腐烂。

猜你喜欢

瓜苗菜薹豇豆
家乡的蕻菜薹
夏季当家菜——豇豆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白瓜苗
春来菜薹鲜
露地丝瓜—红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缔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