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提升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2013-08-15周尔槐曾天宝王忠先

上海蔬菜 2013年5期
关键词:龙脑蝴蝶兰芦笋

周尔槐 曾天宝 王忠先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343016)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建设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广大贫困地区的推广、转化,促进老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实现老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创建于2001年,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000hm2,围绕井冈蜜柚、珍稀楠木、高产油茶、绿色蔬菜、苗木花卉和有机茶叶等特色产业,建设了有机茶园、优质葡萄园、井冈蜜柚、特色芦笋、珍稀花卉苗木、蝴蝶兰组织栽培等示范基地,形成了良种繁育区、无公害蔬菜繁育区、特色果业繁育区、特色花卉苗木繁育区、农林产品加工区、农民技术培训和管理服务等6大功能区,产生了很好的基地效应和示范效应。园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加大园区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设施农业建设不断完善升级 提升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1.1 芦笋无公害设施栽培取得成效,为我国南方芦笋高产设施栽培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技术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别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芦笋营养丰富,抗癌防癌,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作用明显,是世界公认的蔬菜之王。园区自1999年开始从事芦笋生产和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探索,总结出了芦笋无公害设施高产栽培技术。由于芦笋肉质根系特别发达,呼吸作用旺盛,有显著的耐旱耐热而不耐涝的特点。南方梅雨季节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茎枯病、根腐病等毁灭性病害难以控制,经过多年生产试验,露地栽培芦笋产量不高、品质不良,3~5年即毁园。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园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为芦笋的设施大棚避雨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地解决了芦笋在南方栽培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园区芦笋基地标准化示范生产区,设施大棚栽培面积达7hm2,每667m2年产量可达1500kg左右,均价达12元/kg,每667m2年产值1.8万元以上,年纯收益上万元。由于该项目成效显著,2008年南方芦笋无公害设施高产栽培技术试验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被评为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奖,2008年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该基地为无公害芦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1.2 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效益显著

葡萄(Vitis vinifera)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风气候的影响,南方地区夏季雨水偏多,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难以根本性控制,导致南方地区葡萄产量、品质和效益不够理想,规模化生产受到限制。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措施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质量,确保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葡萄。园区葡萄避雨栽培主要采取塑料大棚栽培和覆盖栽培方式,使葡萄株蔓、花果处于避雨状态,从而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目前园区葡萄每667m2年产量可达1500kg,年产值达2万多元。园区主要引进优质欧美杂交葡萄品种夏黑(SummerBlack),该品种原产日本,属欧美杂种,又称夏黑无核、东方黑珍珠,是一个集抗病丰产、极早熟、易着色、耐贮运、含糖高、口感好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优良品种。通过多年试验栽培,葡萄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主要有如下特点:(1)葡萄避雨栽培,能有效降低田间空气湿度,控制气传病害和水传病害的扩散与流行,明显减轻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减轻了葡萄鲜果果面的污染,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喷药次数控制在5次左右,既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葡萄,又可节约农药、人工,降低生产成本。(2)避雨栽培可以提高坐果率,可增加10%~20%产量。(3)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昼夜温差加大,着色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并可增加果实含糖量,提高品质和提早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4)可以克服气候不利因素的影响,避免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叶片、果实完整,延长叶片寿命,使葡萄采收期达25~30d,以便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益。(5)避免葡萄翻袋工作,节约成本和工时,同时减少人工操作对葡萄的伤害,保护果面蜡粉和外观色泽,大大提高了葡萄商品性。(6)有效驱避鸟害,减少葡萄烂果,农事操作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等。

1.3 火龙果引种设施栽培取得成功

火龙果(Hyloceseus),又称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多年生热带植物。火龙果的果实椭圆形,外披红色鳞片,形状像狮子头,果瓤有红白两种颜色,红心的甜度高、色泽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火龙果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美容皇后,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3、C,还含有大量的天然纤维素、葡萄糖、胡萝卜素、钙、磷、铁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解毒润肠、清血降火、降血压、降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便秘、贫血、口角炎、感冒,美白皮肤、养颜等功效,此外还是糖尿病病人的专用水果。由于火龙果为野生植物,适应性、抗病性非常强,基本不用农药,是无公害绿色浆果,其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各种果汁,同时也是酿酒的原料。火龙果的花还可用来做菜,炒食、做汤、凉拌均可。火龙果花果期长达3~4个月,观赏价值很高,不仅能做室内盆景,还是理想的观赏型植物。

由于火龙果是热带植物,其栽培特点是喜温暖,耐旱耐高温,对土质要求不高,平地、山坡、砂地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丰富、排水性能好的砂壤土最佳。火龙果可耐0℃低温和40℃高温,最佳生长温度为20~30℃,较高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养分积累。植株在8℃生长缓慢,低于4℃会受冻害,高于35℃或低于8℃时则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因此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引种必须进行设施栽培。为了开辟新兴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2007年从广东引进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火龙果进行设施大棚栽培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为我市推广火龙果栽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园区主要采取柱式栽培方式,每667m2立柱110条 (规格2.5m×2.5m),每条柱种 4株果苗,667m2栽400多株。5~11月份为产果期,可开花结果10多批次,谢花后30~40d即可采收,集中采果3~4批次,第4年进入丰果期。单果重一般 400~800g,每 667m2年产量可达 2000kg,产值达3万多元。

1.4 蝴蝶兰温控设施大棚无土栽培产品出口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别名蝶兰,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蝴蝶兰目兰科(Orchidaceae)舌唇兰属(Platanthera 或 Habenaria)植物,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因花形似蝶得名,每枝开花7~8朵,多的达12~13朵,可连续观赏60~70d,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为了打造园区高档花卉产业,2005年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江西卓力园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蝴蝶兰产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温室大棚和蝴蝶兰组织培养实验室等。公司拥有智能化温室18000m2,组培室1000m2,可年产蝴蝶兰300万株,产品远销到欧洲的意大利、荷兰,东南亚的韩国、越南等国家,年产值上亿元。公司目前有蝴蝶兰品种30多个,其中自主研发10多个,引进品种20余个,主要品种有大辣椒、红太阳、红灯笼、一品红、超群红鸟、黄金树、富乐夕阳、皇后、金丝雀、阿妈、杂色花等系列品种,为省内最大的兰花基地。公司在成功研发生产蝴蝶兰的基础上,又组织力量拓宽兰花研发领域,现已组培生产大花蕙兰、文心兰、国兰、杂交兰和井冈寒兰。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江西省第1家花卉种植进出口公司,也是国内新兴的一家集蝴蝶兰品种研发、脱病毒、克隆生产、温室栽培、出口销售为一体的园艺公司。

1.5 龙脑樟设施栽培繁殖技术领先

龙脑樟树(CirmamonunCamphora)既是名贵稀有的药材,又是高级香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植物黄金的美誉。龙脑樟是良好的药用树种和绿化树种,其枝叶中含天然冰片,气味清香,具有醒神开窍、镇静安神的作用;作为绿化树具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并且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传播,较能适应城市环境;龙脑独特的香气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吸入人体可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此外龙脑樟还有驱蚊的功效。近几年,随着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龙脑樟的用途越来越多。因此,龙脑樟的种植和培育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园区依托江西绿巨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力量,攻克了龙脑樟的快繁技术,利用设施栽培和营养盘育苗技术,龙脑樟的扦插育苗繁殖成活率达到96%以上,高成苗率、高成活技术省内领先,从而带动了全市进行规模种植,形成龙脑樟优势产业。

2 建设生态农业 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按照开放办园、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生态立园、观光活园的发展思路,为实现生产循环科技化,园区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核心区企业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农药企业,主要生产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无抗药性的绿色环保真菌杀虫剂,产品涵盖以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为主和以噻虫啉为辅的8大系列20多个产品,广泛用于林业、绿色农业、城市绿化等领域病害虫的生物防治。产品通过推广使用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大幅降低,甚至基本不用,从而使农药残留污染逐渐减少,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应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园区大力推广低碳节能环保技术,采用粪肥无公害处理新技术,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发展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健康养殖理念进行繁育生产管理,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大型能环工程,将畜牧业生产每天上百t的粪尿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大型能环工程主要包括雨污分流系统、污水收集系统、总容量达800m3的二级厌氧发酵池、300m3贮气柜、1000m3沼液贮存池、沼气净化与利用系统、22kw沼气发电热电联供机组、沼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和沼液输送利用管道系统。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蔬菜、果园、牧草地、鱼塘和花卉苗木基地,作为优质肥料,形成沼-果(菜、花卉苗木、稻)生态模式。在沼液使用淡季,贮存于沼气池。沼气经过脱硫脱水后,贮存于气柜,供园区职工作生活燃料,多余部分送热电联供机组发电。发出的电供饲料加工和夏季畜禽降温、冬季保温用;发电时产出的热水,输回发酵池,增加发酵池内发酵温度,提高发酵效率。通过能环工程处理,既解决了畜禽良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实现了粪污的有效利用,为农业科技园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实现了废污有效处理,资源化合理利用,达标排放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良性循环的效果,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龙脑蝴蝶兰芦笋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龙脑樟去油枝叶中总多酚的酶解-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龙脑产业分会成立仪式暨天然龙脑高峰论坛在吉安举行
我最喜欢的蝴蝶兰
蝴蝶兰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