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团学活动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2013-08-15唐雪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团学职业指导应用型

唐雪莹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 699万人,比 2012年增加 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青年思想交锋的阵地,也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心理辅导的重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团学活动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团学活动与职业指导有机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保障其顺利择业、就业和创业。

一、应用性本科院校团学活动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它既有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团总支学生会,作为大学里一支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服务学院及师生的特殊组织,是高校实践学习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和彰显大学生才能的平台,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舞台,同时也是领导、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大学生活中的一支“雷锋队伍”。

团就是共青团,团委、团总支;学就是校学生会和院系学生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团学活动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团学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帮助、引导大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大学生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既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培养和援助的过程,它不仅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和工作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就业形势、当前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培养大学生做职业决定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求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大学生职业指导更注重育人,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顺利就业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

三、职业指导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团学活动发挥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需要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培育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道德品质。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仅靠课堂讲授和纯粹的理论的学习恐怕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为此,需要在实践中锻炼,那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团学活动则是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关键纽带。它以品牌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学生、拓展素质为宗旨,通过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活动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深挖活动主旨同时进行宣传,使活动深入人心,有效地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中,极大的加深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政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帮助大学生认真的盘点自我,深刻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的评价自我,不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所谓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打破在择业过程中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创新之路”。

2.促进专业知识能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育人才的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深受广大同学喜爱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学习中的日文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模拟法庭、服装设计大赛等)及学术科技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拓展专业技能学习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激发创业精神、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加强专业知识运用。在团学活动中塑造,应用型本科院校团学活动不仅是大学生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广阔舞台。通过积极参与团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进行角色锻炼,获得工作经历,对于培养大学生日后的择业能力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组织管理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沟通协调、团队合作,都是企业看重的素质。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分散,管理相对宽松,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带来了困难。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团学活动恰恰可以使分散的同学集中到一起,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使他们业余时间集中起来,发挥出来,使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辩论赛,联欢晚会等,既锻炼了团学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使得一般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锻炼。此外,还采取积极有效的校外教育方式,比如,社会实践、就业实训、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促使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正如巴纳德所指出的,每一个人都只拥有有限的能力和选择权,因为他既要受外部环境的限制,又要受自身生物条件的限制,而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并实现既定的目标,就需要采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因此大学生要获得和胜任一个理想的职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4.锻炼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择业自信心

在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放在首位,但也不能忽略对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建立起大学生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同时也为他们即将迈入社会做好准备。平时的班级集体显得比较局限,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使大学生融入到更大的群体中。在这个群体中,他们会自发自觉地锻炼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团结同学、化解矛盾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形成良好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内在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择业自信心。

5.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应对就业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除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班。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教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一次大型团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些工作要求大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和社会交流,为毕业后正式踏入社会做铺垫,以使他们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积极应对不同的就业环境,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

[1]杨凤. 关于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

[2]朱珍葶. 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

[3]谭秀环.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变革[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

[4]张珍,冯菲. 高校共青团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10,(10).

[5]覃文.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想法[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

[6]孙彬. 论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团学职业指导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高校团学工作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