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视角下的情——传统农业文明的根基与硕果

2013-08-15苏百义任凤琴张理峰

关键词:性情本性理性

□苏百义 任凤琴 张理峰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农业文明发展史,不仅创造了先秦文化以及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性本善”的精神理念,而且凝炼成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特产——情。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同时情又是农业文明形成的根基。只有真正懂得情,才能认清农业文明的实质。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强化情的研究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心态平衡、社会的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情的世界里,徇情、体情、悟情、动情,时时刻刻都浸泡在情的海洋里,深受情的滋润和洗礼。有的人焦虑、郁闷、痛苦,被情所困,成为情的奴隶;有的人沐浴、享受着人间真情,幸福快乐。但不论怎样,情作为人之为人的属性,我们怎样才能掌控情这个真实存在着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呢?通过阐释情的本质内涵,以期重情而不唯情,尊情而不率情,表情有度,而不乱情,以理性的法则来审视、把握人的情,遵循“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①的理路来科学面对情。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情,有气性、材性、欲性、理性、人之本质之性等多重意蕴,这是研究情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这些观点是静态的、认识论单层面的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反映情的真实意境。从本性、欲望、理性三维视角审视情,可以整体、动态、历史而真实地展现情的“庐山真面目”。

一、本性的情

(一)“情之未发谓之性”

朱熹云:“情之未发谓之性,性之既发谓之情,…。”“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些论述都表达了情就是本性的观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是战国中期(公元前300年前)的一篇儒家典籍,指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喜怒哀悲”是气、是性、更是情,显然气、性、情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表达、反映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是命中注定、上天生成、不可改变的材质之性、之气。在先秦典籍中,“性”和“情”的含义尚未明确分开。正如荀子所言:“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

性情这一真实的存在物,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确证其存在的,否则,没有具体形式,也就无所谓性情的存在、人的存在。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等用“无聊、痛苦”之情表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丹麦哲学家祁克果则用“畏”的性情表征人生活着,而不仅仅存在着;海德格尔作为西方存在主义代表之一,则用“烦”的情绪体验表征人的存在。在中国古代,儒家总结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佛教的“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中国医学得出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流传千古的“七情”都是对人性外露性情的形象表达。不过,儒家和佛教的七情基本相同,而与中国医学的七情有显著差别,前两者都包含“欲”,而医学却没有了“欲”,这说明人们对性情的认知日益科学、深化。

“气性与材性”说即性情的本性论,具有物理学、生理学基础。不论是“未发”还是“既发”之情都是人的本性、本能。“七情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体健康,而能调节人体自身平衡,若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情志改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喜为七情之首,心气所发,心为五脏之首。七情致病各有所主而都与心有密切联系。…除了过喜伤心外,而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及心,心气受损,其他各脏也将会造成影响。”②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情,没有善恶之分。不过,性情是引发人心变化的有效途径,这需要脑科学、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具体科学的研究,这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前提条件。

可见,作为有血、有肉的生命存在物,都具有这种先天的本性之情。从表面形式看,人和一般动物的性情都是自然的本性表露,没有道德良知的根本区别,但从生理基础看,一般动物性情存在的先天系统简单而单一,人的情性存在的先天物质基础和表达形式是地球上最复杂、最丰富的,这为人与动物的区分奠定了先在的差异条件。这个阶段仅仅是性情,而不是情。

(二)“性之既发谓之情”

情不同于性情,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喜怒哀乐之气即性情通过一定的人和事,活生活现、自然而然生发出来并能震撼人的心灵、影响人们的认知、行为及社会的现实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性之既发”的性情的外显,也就是情产生、发展、凝炼,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非本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具有先天的性情,但不具有先天的情,情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由感觉而生情的凝炼过程。生存的需要促使每一个人必须融入现实的世界,面对天、地、人的影响、作用、制约,通过发生的一件件活生生的事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的世界,人人都生活在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现实世界里,也许幸福快乐,也许痛苦悲观,但这是真实的情的世界,否则,人的生活就缺乏生命力,这样的人不是仙人就是魔鬼;同时,这种凝聚的情可能会影响、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从而决定未来的世界。

其实,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他(她)的社会性,情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情的社会性内容及其外部社会环境已经隐含在情的潜在、外显的各个环节中,并且,情将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演化。那么,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情作为人的本性的外显产物,是通过什么途径方法渗透、包容社会性内容及其外部环境的呢?我认为是通过人的欲望和理性。人是活生生的、有欲望、有理性的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制约,面对这种天地人相互联系的状况,在生存法则的作用下,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内在的道德良知、价值理念、良心呼唤等主体性因素做出回应和选择,并通过情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论什么内容、什么性质、什么形式的情,都是其生活世界的折射。这种以非理性情的形式表达的是人的欲望和理性,反映的是社会存在,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情就是欲望和理性。也正是本性、欲望、理性三者的统一,“天人合一”才是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本性、欲望、理性的混合标准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多元法则。如果以性善论为指导,则这种法则产生的动机、客观效果就是“忘我为他(她)”的奉献、牺牲精神以及“合理的利己主义”;如果受性恶论的影响,则往往产生“利己主义”的思想和自私自利的行为。

二、欲望的情

在中国人的认知世界里,情不仅仅是人性层面的东西,而且往往被视为人欲。什么是人欲呢?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欲”在《现代汉语辞海》里的解释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内涵比较广泛,而我们常说“七情六欲”中的“六欲”内容比较具体、狭窄。《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即“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这里的“六欲”泛指人的生理需求。佛家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也就是对异性的“情欲”。可见,“欲”就是指由于内在的本能和外在因素的诱发而导致某种心理、生理、精神等层面的需求,也就是通过获得某种东西来满足自己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想法,反映了主体多层面的需要。

先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来规范当时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社会,将情理解为与人欲相近的性情。性恶论者荀子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可见,荀子的本性、性情、欲望都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在荀子的思想中确实存在情与欲的联系,性情是人性的本质内容,是通过欲望来显现的,没有将性情与欲望完全混同;汉代董仲舒以阴阳论情欲,《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曰:“性有善恶,…,性中之恶者为情,情为贪”。表达了人欲之谓情的人性关联;从宋明理学开始,到明清时期,情被看成人欲;直到今天,情与欲也难以分开。

其实,情与欲望作为人性的两种属性形式,难分你我,交互感应,共同影响人的存在状态。假如必须厘清情与欲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从人学或者行为学角度来探索。

(一)欲望包含情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人们具有不同的欲望,在欲求的作用下进而产生某种动机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情得以展示、生成,可以说,通过情表达的是人的欲望。欲望的实现过程就是情的演变发展过程。荀子认为,由于人具有先天的好利多欲自然本性,往往引发尔虞我诈、相互争斗的人间惨剧,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人和一般动物一样,自然本能欲望按照自然法则形成与满足,受生理所限,欲望有度,没有贪欲,无可非议,这时产生的往往是真情实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人性本善,具有合法性;而外在因素引发的欲望,是一种超自然的欲求,按照社会法则形成与满足,有好坏、善恶、对错之分,欲望往往无度,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往往产生较多的虚情假意,在这个层面上说人性本恶具有合理性。另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爱和归宿的需要”等五层次需要说,也充分说明人的欲望包含情这一内容。

(二)情包含欲望

从认识论的视角看,情与欲望不同,情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望主要是指人的本能需要和超越本能的想要。一部分属于人性本能范畴,一部分属于理性文化等因素引发的超过本能欲望的欲望。欲望是通过情而表现出来的人的需要,情作为人的性情显现或者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形式,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情,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是人情,都具有经验与超验性,都包含感性或理性的欲望。当然,欲望有强弱之别,也许有的情主观上是“无欲”的表达,正像西方思想家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但“无欲”包含了人的一切本能的欲望,也许毫无察觉,也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明任何情都是欲望的表达,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包含着欲望,或者说,任何欲望的表达或者实现都必须以有声有色的情的形式来完成。

三、理性的情

《性自命出》指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道即道理、或者理性是由于情的存在而开始有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由人性中发生出来的,但问题是这种由人性而生成的情是如何生发的呢?其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情作为人的非理性,其实都是在一定的道德、良知、价值、理念等理性指导下引发的,彰显的内容必然是主体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果说情起源于人的本性和欲望,还不如说情就是人的理性。可见,“道”等理性的东西与情存在密切关联。

(一)情升华理性

一代代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经验的历史凝炼,自然而然会生发出情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形式,即“礼”、“道”等理性的、逻辑的东西。“礼始于情”、“礼作于情”,(郭店竹简《语丛一》)礼因人之情而为之。可以说,没有情,也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不论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还是中国的儒释道文明,离开了对人的爱这种情,是不可想象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情对于理性来说具有本源性,因而,情是文明的根基,具有本体的地位。

人类从原始的洪荒时代走来,人的自然本能先天性不足,难以抵抗野兽猛禽的侵袭,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促使人类文明的形成,以弥补自身的缺陷。正是基于这种人类对于自身的爱,人类文明才会产生,并借助文明的力量使人类得以延续至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中,从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结束了古人类结绳记事和不辨东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的历史,指引人们从蛮荒走向了文明。”③、到周公创造“礼乐文化”、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再到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等学说理论,无不渗透着对人的关爱之情。可以说,在任何社会中,一切道德、法律等理性形式如果没有立足于情,则就没有生命力和现实基础,只能是非法的、无效的、虚空的理性形式。

(二)理性衍生情

理性由情所生,而现实中的理性又会衍生出复杂的情。一个“仁”字、“孝”字、“忠”字、“义”字定会在现实的世界里衍生多少让人动容的真情故事。在这里,有四种情生成的情况值得探讨。

1.实践磨砺情。实践是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理念指导下而进行的能动改造、探索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各种形式的情得以生成,并且各种情得以磨砺。亲情、友情、爱情是真情还是假意,不是逻辑的理论预设,而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磨炼出的比金子还珍贵的情,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基,否则,没有经过曲折考验的情,只能是书本上的、形式上的情,是靠不住的;

2.理性生成情。生活在理性世界里的人,时刻以道德理性为行为准则,这种理性往往产生悲壮之情。如旧中国为妇女立的“牌坊”,就是证明该女子对丈夫的忠诚以及自己的贞洁,结果守寡一辈子,自己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令人惋惜;而《水浒传》中的主人翁宋江等英雄好汉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产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但惨烈的结局令人扼腕悲愤;

3.信仰升华情。生活在信仰世界的人,以自己的信仰为终身追求,为了信仰,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升华的情,可歌可泣。西方文化中的亚伯拉罕为了表示对上帝的信仰,虽然悲痛万分,但还是去宰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以祭祀上帝。此举可敬、可佩、可叹等等复杂的情感相伴而生;

4.情演化情。生活在情海中的人们,存在于天地人、你我他之间,彼此日久生情,人间的恩情、怨情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旧情、新情循环往复、环环相扣,这种情生情、情联情的情海景观确实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不过,往往造成人们身心疲惫,发出“情海无涯,回头是岸”的感叹。正像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言:人类的历史是冤冤相报的历史。

(三)情理互融,难以分解

在情理的生成和存在中,情生理、理生情,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交融,难以区分。实际上,作为现实中的人,一方面是一个情的存在,是一个活鲜的生命;另一方面是理性的存在,是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所以,人就是一个理性与情统一的矛盾集合体。

纵观古今中外,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显赫权贵,情、理始终是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家园。不过,不同的民族、国家和群体以及不同的人所理解的二者的内容、注重的地位不同。中国人的世界是一个情理不分的世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世界。当然,在历史上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探索:“存天理、灭人欲”的现实道路,也有少数大义灭亲、捍卫理性法则的壮举,但始终没有将情、欲等感性的东西与理性分离,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情是本体。道德理念以及与其相应的风俗、制度文化等不过是仁爱之情世俗化的外在表达与体现,没有情,也许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可以说,中国人的行为准则首先讲“情”,情无价,情债是最大的债务,其次讲“理”。当情、理产生矛盾冲突时,宁可违法、悖理,而不伤害情;或者讲求中庸原则,混淆情、理的界限,“跟着感觉走”,动态掌控事态的进展,并且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努力。这种情理不分状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正是这种情理融合的心理认知结构,这是文学家、诗人、浪漫主义形成的文化底蕴,是“潜规则”横行大江南北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强大阻力。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法律理性至上,以法律理性作为行为准则,其次讲情,宁可破坏情而不能违法、“伤天害理”。这是哲学家、科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形成的基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理论意义上的民主与法治才是可能的。总之,东西方的情文化,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形成了人类文明不同的景观,很难用统一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孰是孰非,但都是人类的智慧,是东、西方人性的折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通过情的三维分析可知,本性的维度说明情的自然特征及其存在的生理基础,是我们认识情的前提;理性的维度说明情的社会特征及其引发的社会条件,是我们认识情的本质内涵、掌控情的有效途径;欲望的维度说明理性与本性的对立统一必须转化为人的欲望,现实的情才是可能的,表达了情形成的主体性因素及其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情主要是指由于内在与外在因素引发而显现出的人的本能、欲望、认知、价值观、道德理念、人生境界等人性的东西,是通过喜、怒、哀、乐、惧等自然本能形式展示出来的经验层面的心灵动态感受过程,是人的过去与未来生活世界在当下的积淀、浓缩与呈现。主要包括:自我情、爱情、亲情、友情、乡情、阶级情、民族情、国家情、人类情等丰富多彩的情的形式。每一个人正是这种情文化的创造者、分享者、传承者,同时又是在这种情文化的熏陶、锤炼下不断生成为有情人。

情是中国人的生命,是每一个中国人与天、地、社会联系的准则、基础、纽带、实质和动力,其影响可以说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一位生活着的人都会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我的存在、性格、认知、行为、定位等心理、思想、人性特点,从而又影响、改造着自我及其外在的世界,生成着不同的自我以及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正像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艾里克·弗洛姆所言:“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如果说理性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那么,健康、纯真的情则能够摆脱自我的孤独、痛苦,超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切隔阂与障碍,使天地人和谐共在。

[1]刘云超.国学经典导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51.

[2]聂明鉴.人体自药系统——七情[J].健康讲座,2009,(10).

[3]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J].东岳论丛,2008,(4).

[4]赵士林.略论“情本体”[J].哲学动态,2011,(6).

[5]郭永玉.先秦情欲论[J].心理学报 2001,(1).

[6]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00-242.

[7]汤一介.“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J].学术月刊,2001,(7).

[8]黄意明.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4-94.

[9]苏百义.认知与心态平衡[J].高等农业教育,2009,(08).

[10]颜炳罡.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J].中国哲学史,2009,(01).

[11]丁原明.郭店楚简“性”、“情”说探微[J].齐鲁学刊,2002,(01).

猜你喜欢

性情本性理性
时间的性情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本性最美
《复性书》性情观再探——以“情”为中心的考察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