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术生产”到“文化工业”理论演变的辩证逻辑——资本视域下阿多诺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再解读

2013-08-15吴亚南

关键词:阿多诺辩证法马克思

吴亚南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 潮州 361021)

从“艺术生产”到“文化工业”理论演变的辩证逻辑
——资本视域下阿多诺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再解读

吴亚南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 潮州 361021)

与马克思侧重于历史的理解方法不同,阿多诺更侧重从辩证法的否定性、批判性的动态视野来观照资本运动所带来的艺术生产活动的深刻变化。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范式批判维度的基础在于他一方面洞见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当中资本运动的历史维度,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要扭转艺术这种工业化、同一性的生产危机,还必须从否定的辩证法意识来完成对当代艺术产业化、资本化处境的审美救赎。阿多诺在历史辩证法与启蒙辩证法、总体性与非同一性、文化理论与工业理论三个方面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创新。

阿多诺;马克思;艺术生产;文化工业;资本;历史辩证法;启蒙辩证法

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基础,要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文化艺术现象,也都要从探讨资本这个基本概念开始。马克思早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就指出:“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不懂资本便不能懂地租。不懂地租却完全可以懂资本。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1]31-32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资本主义一切社会关系的主轴,资本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还是一个历史概念、认识论概念,人们透过资本自身的历史运动开显出理解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视域,并构成人们对现存世界逻辑认识的可靠基础。正是通过资本的历史运动的解读,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理论范式。但是与马克思侧重于历史的理解方法不同,阿多诺更侧重从辩证法的否定性、批判性动态视野来观照资本所带来的艺术生产活动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讲,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范式批判维度的基础在于他一方面洞见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当中资本运动的历史维度,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要扭转艺术这种工业化、同一性的生产危机,还必须从历史维度中的否定的辩证法意识来完成对当代艺术产业化、资本化处境的审美救赎。尽管在具体的理论叙述中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批判范式的构建,有像康德一样脱离历史走向纯粹辩证法的形式主义化道路,但毋庸置疑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立场建构“文化工业”理论的批判范式,是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在新的艺术时代境遇下一个有力的理论推进和创新。阿多诺的这一理论思路对于当下如何激活经典,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艺术理论有诸多借鉴意义。

一、从历史辩证法到启蒙辩证法: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批评视域转换

如果说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和对资本社会的深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无法逾越的地平线”,恐怕没有人持太多的异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关于资本的认识在马克思那里就得到了终结。而实际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资本运动的形式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呈现出很大的不同,阿多诺对艺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一种生产的认识和理解与马克思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深层逻辑上讲,就在于资本视域的内在转换导致他们理解艺术生产理论的范式转型。

马克思考察资本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历史的辩证方法,就是把资本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来理解,历史地辩证地思考在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与生产力、生产交往方式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资本的科学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做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做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它们不能被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2]17资本生产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一切复杂关系,它既是历史形成的结果,也是在历史中不断的生成、丰富自身的动态性过程。资本的生成史就是特定历史条件即雇佣劳动关系条件逐渐形成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3]822通过对资本生成的历史辩证考察,马克思确认了资本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代性现象。一旦资本作为一种普遍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确立下来,就会形成与古典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对社会结构的全新理解。资本成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历史视域,只有从这个角度讲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关于艺术生产论述的历史意义:“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1]34资本的社会化生产推动了艺术生产的来临,解放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使艺术在真正意义上挣脱了古典社会中个人的狭小圈子而与社会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艺术生产的到来,这是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出场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背景。

阿多诺显然注意到了马克思论述艺术生产理论思想的重要性,但是阿多诺是在资本主义步入成熟时期的历史状况下对艺术生产活动的进一步认识和反思。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阿多诺与马克思当年遭遇到的时代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资本生产的一体化逻辑进一步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说全面卷入了资本生产这个普遍的逻辑当中。文化艺术成为文化工业,成为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商品,文化的使用价值完全被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代替。阿多诺沮丧而悲观地看到:“从电影改编成的小说,到最后制作成的音响效果,所有这一切,都是投资资本取得的成就,资本已经变成了绝对的主人,被深深地印在了在生产线上劳作的被剥夺者的心灵之中;无论制片人选择了什么样的情节,每部影片的内容都不过如此。”[4]138-139马克思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认为,艺术成为生产是资本逻辑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资本竞争的内在本性和对剩余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资本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资本的生产推动了文化艺术生产全球化的到来,扩大了艺术生产的活动领域,赋予艺术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但资本有它内在的局限性,资本并非是无限性的,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资本在促进生产增长的同时也在生产着破坏自身的因素,从而推动社会向更为优化的社会秩序结构迈进。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那样,这是一个痛苦的不可避免的现代过程。

阿多诺作为走出二战法西斯苦难历史的犹太学者,背负社会的深刻变迁和历史的复杂感受,他对文化艺术的资本一体化渗透忧心忡忡。阿多诺甚至敏锐地感受到文化工业背后潜藏着的法西斯极权主义文化因素。阿多诺从文化工业当中看到的是西方文明对人性的价值尊严残酷剥夺的历史。在这种新形势下,与马克思回到历史的看法截然不同,阿多诺也回到了历史,但是这个历史是西方文明史,一部以启蒙为代表的理性文明的衰落史。阿多诺在历史的逆向研究中,深刻发现了启蒙辩证法这个西方文明的价值悖论问题。启蒙的文明史本来是人类利用理性摧毁神话、摆脱愚昧的进步史。但现代文明的逻辑发展是启蒙没有带给人类普遍的幸福,而是二次世界大战、种族屠杀和核武器爆炸的蘑菇云,人类似乎又重新回到原始的恐惧之中。启蒙倒退为神话,使人再次陷入人类自身理性编织的权力的牢笼当中。疯狂的理性最终让理性走向毁灭,成为非理性。文化工业理论是建立在启蒙辩证法思想框架上是显而易见的,阿多诺直言不讳地指出:“《文化工业》一文阐明的是启蒙意识形态的倒退。”[4]6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阿多诺都认为艺术生产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雇佣劳动关系,商品资本的交换逻辑大行其道,文化艺术精神包括人的价值尊严都会被这种商品拜物教所践踏。从深一层角度来看,这是资本生产的异化所带来的问题,但阿多诺与马克思理解资本的方法和角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马克思从资本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力求科学地揭示异化现象,揭开商品拜物教背后的历史秘密。如果以启蒙这个现代知识源为参照系,马克思接近的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以来的科学传统,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5]516结合《资本论》手稿群的体系框架和相关论述去整体地理解马克思,可以说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思想方法的科学概括。阿多诺更多地代表着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传统。科学与理性尽管随着启蒙运动之后已逐渐合一,但科学在马克思那里很显然是一个优于理性概念而具有历史实践性的批判型范畴。阿多诺实则通过资本所代表的现代经济理性给人性带来的异化问题,反省人类理性文明史中的知识危机和缺陷问题。由于对辩证法的过分倚重,阿多诺没有为文化工业理论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根基,有回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思辨老路的危险。相对于马克思,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陷入了启蒙辩证法的理论绝望与困境当中,而具有了明显的理论反抗的乌托邦倾向。

二、从总体性到非同一性: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拯救和反抗逻辑

马克思考察事物注重整体思维,主张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社会结构中全面把握事物,他的研究方法的思维特征是总体性,这和阿多诺的非同一性哲学思维有着显著的不同。总体性思维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过来并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加以革命性改造的科学方法。在黑格尔那里,总体是从实在具体开始上升到只有简单规定的抽象空洞概念,总体成为脱离具体并凌驾于具体的总体。马克思的总体概念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1]24它是马克思在符合历史本质的基础上,对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整体辩证把握,强调整体对部分、局部的决定性地位。从历史本质意义上讲,总体性思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体被资本一体化联系在一起后,提炼出来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总体性思维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产物,它体现出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和逻辑在现实进程上的一致性。可以说总体性思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概括。在西马阵营中,卢卡奇最早受卢森堡启发,看到了总体性思维在马克思思想方法中的重要性:“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到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 ”[6]77

艺术生产理论构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说:“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生产是总体。”[1]9这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从逻辑上讲显然也要包括艺术生产部门,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暗含着包括艺术生产在内都要纳入到资本的生产总体体系当中来思考。而艺术生产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也都要联系到由资本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总体当中来探讨。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论述施托尔希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包括艺术生产)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不能简单地理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它是有着复杂的社会中间结构总体的中介过程:“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7]296物质生产不是直接决定精神生产的性质,而是间接通过生产总体在一定的历史自然条件下再生产出来的“一定的社会结构”来作用于精神生产。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生产总体结构内部复杂的相互关系,精神生产才不是物质生产简单的映射关系,而是常常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7]296要全面地理解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关系,还必须联系到物质生产所决定的人与社会、自然的生产总体结构关系,也就是物质生产-社会生产总体结构-精神生产这三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这个宏观的社会三元关系构成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总体视野。

作为马克思思想解释传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阿多诺却提出了反同一性、反总体性的非同一性思维,也许让人感到困惑不已。阿多诺接受了马克思从资本问题这个总体视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却没有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思想真正贯彻下去。马克思通过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质量互变辩证逻辑规律的颠倒和改造,创建了具有现实根基的历史唯物辩证法理论。与马克思认识角度不同,阿多诺认为整个西方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别是从康德、黑格尔以来的辩证理性思维不过是否定之否定得出肯定的同一性辩证思维。他认为这种同一性思维直接导致客观现实对主观理性思维力量的屈从,一部西方文明史不过是一部掩盖真理的人类理性的癫狂史。这种征服歪曲现实的人类非理性思维,正是以资本为代表的理性力量的体现,所以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说:“交换原则,这抽象一般性概念的人类平均劳动时间的简约化,在根本上类似于同一化原则。交换是这一原则的社会模式,没有这一原则将不会有任何交换。正是通过交换,非同一的个性和成果成了可通约的和同一的。这一扩张的原则强加于整个世界,使整个世界被迫成为同一的、总体性的。”[8]146阿多诺认为马克思没有充分估计到资本对精神艺术生产领域的同质化生产,资本的交换逻辑已经转变为同一化一切现实的绝对支配力量。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资本时采取得更多的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辩证科学地看待资本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到了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严峻的历史现实使阿多诺没有做出乐观的回应。阿多诺认为:“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4]172由于文化工业在本质上已经成为资本权力的合谋者,总体、同一性意味着标准化、去个性化,所以文化工业充满着欺骗和不真实性。为了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总体同一性,阿多诺转而将理论拯救的希望寄托于被总体性压制的特殊性、个别性以及与同一性相异质的非同一性的事物,这是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辩证法的精义所在。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辩证法的哲学旨趣就是始终坚持一种否定性、非同一性的思维。这种哲学的辩证法通过不断的否定来抵制同一性思维,以达到解放被同一性所压制的非同一性的事物,最终接近对现实事物的正确认识。哲学对异质、非同一性事物的关注,使非同一性的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论拯救的力量成为可能。但由于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论思维,必然要通过语言概念这个中介来实现对现实事物的表达,阿多诺后来提出了“星丛”概念。“星丛”是为了摆脱同一性概念的牢笼,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非同一性意识的概念群。阿多诺认为思维就意味着同一性,而思维是通过概念来实现的,所以概念不可避免的具有同一性目的。“星丛”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同一性,在概念围绕它所要表达的事物周围形成一个概念的聚集,通过概念间的聚集进入了一个互相作用、互为制衡的张力结构关系,从而扭转概念对同一性绝对思维体系的寻求。不难看出阿多诺的这种突围是一种理论的乌托邦抵抗,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立足现实根基、改造世界的实践立场,陷入他所批判的理论思辨陷阱当中。他看到了这种矛盾来自于资本带来的社会结构本身,但是他没有看到对这种矛盾的解决最终也必须通过改造资本这个现实本身开始。不过阿多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意味深长地指出:“实践自身是一个突出的理论性概念。 ”[8]144

三、“工业理论”或“文化理论”:文化工业理论的双重面孔

杰姆逊指出:“文化工业不是一个文化理论,而是一个工业理论,一个从过去被称为文化的东西中榨取金钱的、晚期资本主义相互连锁的垄断分支机构的理论。”[9]157文化工业追求的是商业上的利润,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文化成为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批量化产品。文化产品的这种标准化和同一化,使文化失去了审美升华的魅力,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已荡然无存。人们在今天吃惊地发现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逐渐消失了,内在的审美完全被商业景观的凝视所取代,资本剥夺了人们一切内在的生活,成为阿多诺所说的:“文化的商业特征导致文化与日常实践生活的区分逐渐走向消失。审美的幻象沉浸于商业广告所持续营造的商品光环之中。”[10]53文化工业商品成为被资本异化的支配物,完全听任交换价值规律的摆布,以致于文化再也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了。

杰姆逊所理解的文化工业批判范式具有代表性,但是还应该看到,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的面孔是双重的,它不是单一的批判范式,它既是一种工业理论,也是一种文化理论。阿多诺在其前期和后期《论音乐的社会情境》、《美学理论》等著作中都指出,由于资本内在的竞争、逐利本性、追求技术的进步,导致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代表在现代社会物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对社会物质生产的这种广泛影响,必然进而影响艺术成为一种生产的整体格局。技术作为一种审美生产力已经成为现代艺术生产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从这一角度,阿多诺认为:“根据艺术的经验模式以及随之表现出来的经验危机,艺术只有当它吸收了在既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发展了的工业化成果,它才是现代的艺术。”[11]34阿多诺的技术美学观点可以说受到马克思技术理论的影响。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认为技术、生产工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降低资本一般利润率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技术在现代社会结构中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力,它还是人作为精神主体生产能力的体现代表着一种精神生产结构,具有一种文明的意义。在《资本论》的《机器和大工业》一节中容易招致人们忽略的一页注释里,马克思指出:“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12]429在马克思看来,随着技术、工艺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直接促成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和结合,提升了人类主体的自由实践能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对社会文明的创造力。不过阿多诺远没有马克思那么乐观,他在批评本雅明的技术美学思想时,认为本雅明对技术过于乐观了,没有注意到技术正是启蒙理性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异化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多诺那里,技术是一个充满辩证解释张力的生产美学范畴。他充分利用了德语语言中“Technik”一词天然辩证地结合了“技术和技巧”的双重含义,从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待这个美学问题。在艺术领域中,当技术作为物质生产力理解时,它调整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当技术作为艺术技巧理解时,它调整着整个艺术内部生产关系。透过技术这个中介,艺术有效达成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身的辩证互动关系。阿多诺的这一技术美学辩证法思想是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重要发展。他在《美学理论》中指出:“艺术正处在这样一种历史性的时刻,在艺术领域中生产力作为解放的力量代表着一种被生产关系阻碍的真正解放。”[11]33技术作为一种审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整体结构存在着辩证关系。技术生产力的这种解放能力既植根于现实社会生产力量的推动,也来源于艺术自身技术辩证法的自由解放冲动。不过阿多诺更多地强调技术审美生产力推动艺术生产关系,带来艺术生产的进步,有艺术辩证法上的审美乌托邦倾向。这说明阿多诺还是受到了黑格尔、本雅明等人辩证美学思想的消极因素影响。阿多诺对辩证法的盲目推崇,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革命性的实践的哲学世界观。

时值当代,我们面临的大众文化形势与阿多诺当年的文化遭遇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阿多诺当年所批评的大众文化弊端,在当代中国也日益凸显。事实上,阿多诺在当代文化理论批评领域的广泛被提及,都说明阿多诺美学理论的生命力之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思想最具影响力的解读和创新性发展。从资本的角度厘清由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到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发展的内在辩证逻辑,无疑对我们中国的大众文化、文化产业研究有方法借鉴和理论启示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Theodor W.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M].trans.by E.B.Ashton.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2004.

[9]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阿多诺,或辩证法的韧性[M].李永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Theodor 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ed [M].J.M.Bernstein,London:RoutledgePress,1991.

[11]Theodor W.Adorno.Aesthetic Theory[M].trans.by Robert Hullot-Kentor,New York:Continuum Press,200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e Dialectic Logic of the Evolution from “Art Production” to “Culture Industry”--Adorno’s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Art Prod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pital

WU Ya-n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For Marx,capital is not just an economic concept;it is also a historical concept,and an epistemological concept.It constitutes a realistic basis for a 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apitalist world.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ovement of capital,Marx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art production.However,while Marx emphasized history,Adorno focuses more on the dialectics of negativity and the critical dynamic vis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art produc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movement of the capital.Fundamentally,the critical dimension of Adorno’s theoretical paradigm of"Culture Industry"is based on the one hand,on his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capital movement in Marx’s theory of"art production",on the other hand,his recognition that to reverse the crisis of industrialized and identical art production,he must complete the aesthetic salv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pitalization of art with a negative dialectics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dorno’s advance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art prod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the historical dialectics and the Enlightenment dialectics,totality and non-identity,and cultural theory and industrial theory.

Adorno;Marx;art production;culture industry;capital;historic dialectics;enlightenment dialectics

B089.1

A

1001-4225(2013)02-0040-05

2012-11-22

吴亚南(1980-),男,安徽淮溪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金龙)

猜你喜欢

阿多诺辩证法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拯救表象
———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
Δ 9-Tetrahydrocannabinol Toxicity and Validation of Cannabidiol on Brain Dopamine Levels:An Assessment on Cannabis Duplicity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阿多诺对前卫艺术创作技法的批判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