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研究与实践

2013-08-15张春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谈话辅导员原则

张春伟

(沈阳大学 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044)

一、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发挥着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扶、心理上疏导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辅导员谈心教育是与学生直接接触,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

1.与学生谈心谈话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出现困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的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也日渐突出[1]。谈心教育不仅能把正确的理论与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且也能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2.与学生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联系、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导员工作时刻离不开学生,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否说服人,是否有威信,重要的一点是看辅导员能否走进学生当中,是否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谈话是辅导员摸清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态,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排忧解难,拓宽工作信息渠道的一个有效途径,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就必须在谈心谈话上做好文章。

3.与学生谈心谈话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谈心活动是增进辅导员和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谈心活动为辅导员和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交流平台。当下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社会充满了憧憬,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渐完善之中,容易出现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现象。进行面对面谈心就成为解决学生诸多问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2]。谈心谈话工作,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树立远大理想,及时改进不足,调整心理压力。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滞后”

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按照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已经得到理论界和一线工作者的认同。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是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是在解决问题时谈,而忽略了谈心谈话活动是发现苗头、发现动向,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期的重要手段,给工作造成被动,经常出现辅导员“被动去谈”的现象[3]。

2.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存在“死角”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现阶段各高校基本都能按有关规定执行,配备了一线专职辅导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较多等原因,很多辅导员只能抓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重点关注特殊群体,而忽略了“中间地带”的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学生出现的思想波动或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辅导员往往是难以发现的,工作中 “死角”的一个成因便是谈心谈话工作的缺位。

3.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靠“感觉”

高等学校辅导员选聘标准规定: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在实际工作中,新辅导员需要逐步摸索、逐步学习,要靠老辅导员的“传、帮、带”来胜任辅导员工作。谈心谈话常常是“一对一”的工作,由于辅导员自身经验和素质的局限,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往往是凭着感觉做,缺少规划性和系统性。

三、我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实践探索

1.以辅导员“十个一”工作制度为基础,保证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常规化

针对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沈阳大学按照将谈心谈话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思路,注重对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并结合学校的实际逐步构建起“十个一”“十必谈”“十原则”的工作体系。

按照这个工作思路,学校要求每名辅导员“每天至少与一名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要做好记录”。以这种方式要求每名辅导员将与学生谈心作为一天的常规工作,在建立制度的基础上,学生处定期检查辅导员的谈心谈话记录,将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情况作为对辅导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我校每名辅导员都将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作为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规定动作”,养成了与学生谈心的习惯。以一名辅导员带200名学生为例,一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按照辅导员“十个一”工作要求,一名辅导员至少可以与所带的每名学生都谈过一次话,保证了谈心谈话活动的普遍性和常规化。

2.以“十必谈”为基础,推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制度化

辅导员“十个一”时刻提醒辅导员要经常想一想我带的班级有什么问题?我该找哪个学生谈谈?谈谈什么问题?为了保证谈话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辅导员“十必谈”。

“十必谈”的具体内容是:一是学生思想受到外界影响,情绪产生波动时必谈;二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或遭受自然灾害时必谈;三是学生直系亲属生病或病故时必谈;四是学生受到奖励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批评和纪律处分时必谈;五是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必谈;六是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考试成绩不及格时必谈;七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男女关系时必谈;八是学生有心理困惑、疾病时必谈;九是当学生拖欠学费时必谈;十是个别突出问题不能解决时必谈。

“十必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辅导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与学生沟通,并将谈心谈话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与扶困助学工作结合,与就业指导工作结合,与奖惩等工作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保证谈心谈话活动不留“死角”。

3.以辅导员谈心谈话“十原则”为保障,确保辅导员谈心谈话活动的规范化

总结适合沈阳大学学生特点的谈话方式和辅导员必备的谈话技巧的谈话“十原则”,旨在提高谈心工作的整体水平。

“十原则”的内容为: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原则问题不迁就,对具体问题不纠缠;二是平等交流的原则,要将学生当成朋友,耐心细致地谈话;三是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人格,不侮辱、歧视,批评学生要有理有据;四是有备而谈的原则,谈话前必须认真准备;五是谈话必记的原则,谈话要有记录;六是内容保密的原则,对谈话涉及到的内容应注意保密,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七是择机择地的原则,不同问题要选择不同的时机、地点;八是切忌说教的原则,不要空谈;九是耐心倾听的原则,要善于做学生的听众,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十是解决问题的原则,讲求谈话实效。

四、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机制的构建

辅导员做好谈心谈话工作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益做法,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途径,它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科学角度讲,一个好的机制不只是建立一个制度,收获一个业绩,还应包括一个快速有效地反馈机制,这种反馈机制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其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保证工作目标的实施,并及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及时修正,最终达成目标。

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需要政策的保障。首先,建立《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制度》;其次,随着现代通信手段越来越便捷,谈心谈话方式方法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谈话方式之外,也可通过电话、短信、飞信、QQ、电子信箱、人人网等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第三,在交流过程中合理运用工作技巧,通过谈心谈话工作规范的确立,随时反馈工作的进展,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校正工作的目标。

当前,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步建立起适合各校学生特点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制度和规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生活,赢得广大学生的信任。

[1] 胡国梁.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J].上海党史与研究,2007(11):18.

[2] 贺志军,薛亮.运用管理科学原理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青海社会科学,2007(03):35.

[3] 张勇,李拥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43.

猜你喜欢

谈话辅导员原则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