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2013-08-15苏静艳

关键词:稿源英文版办刊

苏静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一、引言

国际上许多知名期刊和重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期刊多是英文版,如SCI收录的80%以上均为英文版期刊,EI副总裁Peter C.Kata指出:当前评价期刊是否达到世界级水平的第一特征是以英语作为出版语言[1]。可见英文版科技期刊是国际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当今许多非英语国家都在积极创办出版英文期刊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如日本、荷兰、德国等。当然,作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国也不例外,调查显示,我国发表的学术论文已居世界第二,2012年的投稿论文还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2],我国已成为科研产出大国,所以我国的英文版科技期刊无疑应在加快这些科研成果的国际交流、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对外转化与推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走向国际化也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必然出路。据统计,自1929年至2002年,中国(未计港澳台)共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203种[3],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医学、技术及综合等各大学科领域,然而这些英文期刊普遍影响力不高,被国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得很少,国际化程度低,与国际优秀期刊相比差距很大。只有了解我国英文期刊现状和差距,明确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英文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才能有路可循,办出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4],近年来我国期刊界围绕这一课题也展开了诸多研究和探讨[5]-[7]。所谓期刊的国际化包含期刊自身和期刊论文所达到的水平的国际化。自身国际化包括编委会组成国际化、期刊编辑国际化、期刊论文作者国际化、期刊发行国际化、期刊语言国际化等。而期刊论文水平的国际化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如反映学术水平的学术指标包括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期刊论文的自引比、论文的参考文献数、期刊指标在国际同行期刊中的排位、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等[8]。尽管我国不乏一些发展较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的成功案例,但对于大多数英文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英文版而言仍然是前路漫漫、冷暖自知,尤其是面对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汹汹而来,英文期刊的定位发展走势仍很迷茫,所以本文仅对笔者所认为的实现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所需的基本条件或必备条件进行总结整理,以期对我国发展中的英文版期刊提供一点启示。

二、英文版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1.国际化的定位

期刊的定位是期刊的创办者根据市场调查情况,对期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主要栏目、主要内容、发行方式等诸方面内容的确定,是办刊人对刊物及其形象所做的一种总体策划行为,体现着办刊人的主体意识和市场判断能力。期刊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得到顺利、健康、持续的发展,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992年创刊的《地震预报研究》(英文版)定位于“介绍中俄两国在地震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地震预测预报的进展”[9],这种定位的局限性导致其仅创办8年就被迫停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于1990年创刊起就确定国际化的办刊方向,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发展成为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内国际影响最高的期刊,连续5年位居中国科技期刊SCI影响因子第一,并在SCI收录的147种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14位,首次进入了SCI前10%,位居我国入选SCI的75种科技期 刊 的 第 一 名[10];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创刊于1999年,仅3年就先后被11种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且其影响因子连续3年在世界各国核心男科期刊中位居第三,在国内入选SCI的70多份期刊中位居第四[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即《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于2009年创刊,仅创刊1年后,即被美国SCI-E和Medline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12]。这些骄人成绩都得益于期刊坚持国际化的办刊宗旨和理念,并坚持走国际化路线。可见,坚持国际化定位并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是我国英文期刊发展之道。

2.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

主编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首脑,与期刊的办刊方向、稿件质量、编辑队伍组建等息息相关,在期刊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并担负主要责任。编委会是科技期刊编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期刊组稿和审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英文期刊在国际化定位的基础上,必须组建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国际编委数量也是评价期刊是否国际化的标准之一。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由亚洲男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顾问王一飞教授担任主编,其编委会由来自几十个国家的109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其中80%以上为国外专家),包括国际男科学会前任主席、现任主席、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男科学会或泌尿科学会主席、WHO官员等知名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即《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由中国、美国的知名口腔医学专家联合担任主编,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希腊、澳大利亚、日本和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编委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性,增强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12];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引进国际同领域顶尖期刊Cell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李党生博士担任专职常务副主编[13],自创刊初期便致力于建立国际化的编委会。目前,国内很多有影响力的英文期刊也都相继组建了强有力的国际化编委队伍,这既有利于期刊拓展国内外优质稿源、扩大国际影响,也有利于期刊尽快加入国际知名检索系统。

3.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

审稿人都是各前沿学科的专家,既掌握各学科的前沿动态,也对学术不端现象能够进行把关,所以其审稿质量对于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必须有国际稿件,只有国际化的审稿人才能对论文的质量和语言等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筛选出适合期刊发表的文章,所以国际性的期刊必须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审稿队伍,国际性期刊均实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现已建立了一支由几千位同行专家组建的审稿队伍,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100%送国外专家审稿的原则,所有来稿均要求至少有2位西方国家审稿人审阅。

4.国际化的作者和读者

作者地区分布的广泛性是衡量学术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4]。国际性学术期刊的作者不可局限于本土,必须来源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的稿源是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期刊均通过国际化的编审队伍、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稿件,优质稿源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持续提升的保障。吸引国际稿源也离不开国际化的网上投稿审稿系统,Open Journal Systems,Editorial Manager(Aries Systems)及Manuscript Central(ScholarOne)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三种投稿和审稿系统[15]。目前,我国英文版期刊普遍缺乏优质稿源,尤其是国际来稿很少,国内优质稿源外流也反映了国内外期刊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如何有效地争取优质国内外稿源是我们期刊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读者的国际化程度是期刊国际化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14],读者国际化也有利于吸收国际化的作者和扩大编审队伍,二者互为依存。读者国际化也与期刊的发行范围和发行量密切相关。

5.国际化的发行

国际化的期刊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应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以便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我国英文版期刊应重视期刊的国际发行工作。我国一些英文期刊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Cell Research于2006年与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合作出版,大大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此外,Cell Research还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机构和我国高等学府和研究所提供免费网站浏览权限[10]。《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也与Springer合作,通过SpringerLink向全世界提供全文下载服务。其全球机构订户和全文国际网络下载量均大幅增加[16]。

三、结语

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我国一些优秀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实践也证明英文版期刊要想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坚持国际化的办刊路线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对我国大多数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而言,国际化践行起来并非易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曾指出,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在我国办好一份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期刊的难度,比办好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实验室更大,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17]。我国对英文版期刊的国际化尤为重视,自199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每年都会拨款资助具有国际化潜力的英文版期刊[18]。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提出了新闻出版业要走出去的战略,为我国英文版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期刊人,我们呼吁并期望能够改善国内科研评价和技术职称晋升机制、加大对英文期刊的基金扶持力度以减少前行中的障碍,促进我国英文版期刊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广大期刊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英文版期刊会有光明的未来。

[1]Kata P C.Ei Compendex收录期刊标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6).

[2]张月红.让中国期刊自信地走向世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思路与实践[J].传媒,2011(10).

[3]张月红,等.中国有多少英文版学术期刊(不含港、澳、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2).

[4]曹明.国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5(4).

[5]蔡玉麟.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谈[J].编辑学报,2002,14(1).

[6]刘建超.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实现[J].编辑学报,2001,13(4).

[7]熊春茹.高校英文版学报国际化办刊改革实践谈[J].编辑学报,2001,13(5).

[8]张玉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进程(简介)[EB/OL].http://www.doc88.com/p-005808922323.html.

[9]赵勇.中俄合办英文版《地震预报研究》停刊的反思[J].编辑学报,2007,19(3).

[10]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

[11]郑芹珠,肖宏,任丹青.从《亚洲男科学杂志》看我国英文版期刊如何国际化[J].编辑学报,2005,17(4).

[12]王晴,骆筱秋,胡兴戎.努力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探索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1,23(3).

[13]黄辛.大陆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度过4[N].科学时报,2008-07-07.

[14]刘雪立,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十大特征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

[15]Mark Ware.Online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 systems.ALPSP,2005.

[16]杨志华.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

[17]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J].中国科学基金,2013(3).

[18]任胜利,祖广安.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2004,16(4).

猜你喜欢

稿源英文版办刊
2024年《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征订通知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8—2020年总目录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创办中文学术期刊《新能源进展》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