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实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探讨

2013-08-15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家庭

梁 爽

(黑龙江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性别角色混淆现象,男性女性化与女性男性化的装扮日益生活化、易性易装人数不断增多、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矛盾影响着部分人群的现实生活。究其原因,这些现象绝大部分源于幼儿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没有习得性别角色规范,最终造成了性别认同障碍。所谓性别角色是以生理性别为标准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即男性与女性按照社会规范与要求形成相应的行为与思维模式。性别角色的自我认知决定着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化定向,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实现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统一。性别角色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时期,1岁左右,开始注意到性别的差异,能够正确区分“爸爸”和“妈妈”、“哥哥”和“姐姐”等称呼;2岁时,性别分化行为表现在玩具的选择,例如,男孩喜欢枪、汽车等动态刺激的玩具,女孩则喜欢洋娃娃、毛绒玩具;3岁后,性别分化现象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更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进行交往。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牵系着个体、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个体角度看,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经途径。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认同,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从家庭角度看,幼儿性别角色教育能够帮助幼儿长大后发挥正确的性别角色作用,保证恋爱、婚姻的顺利发展,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从社会角度看,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科学的两性角色分工,明确性别角色规范。

二、家庭实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困惑

1.家庭性别角色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由于传统教育的局限,多数家长没有掌握性别角色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教育理念,普遍认为性别角色教育等同于性教育,很少能将情感教育和人格发展、性别分化等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当然,适当的性教育是性别角色教育的基础,中国的家长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与孩子谈“性”的问题很难启齿,甚至对幼儿提出的性别问题采取回避、欺骗、恐吓、嘲笑的态度,这些态度严重影响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2.家庭性别角色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和技巧

首先,家长本身缺乏对幼儿成长规律的认识,没有根据年龄阶段进行适时的性别角色教育与引导,错过了发展性别角色的关键期;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为幼儿提供明晰的性别角色榜样,父母角色分工不明确,单方或双方过度替代,甚至行为不符合性别角色,这些现象混淆了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最后,家长意识到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苦于缺乏获得有关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途径,对如何发展、巩固幼儿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感到困惑。

3.家庭性别角色教育中男性教育者角色缺位

我国教育领域中男性教师角色数量偏少,尤其是幼儿阶段。因此,幼儿所接触到的主要男性性别角色就是父亲,但是,在中国家庭里,母亲几乎承担了全部养育与教育任务,与幼儿互动的最主要对象也是母亲。所以,从这个角度会发现父亲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缺位,也会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问题。

4.家庭性别角色教育受到社会媒体的冲击

媒体中的“偶像”形象大多以中性化为主,突出表现在言谈举止、服装打扮等方面,两性性别角色的外观差异日趋缩小,这些现象给幼儿造成了认知混淆,使得他们开始怀疑父母教导的性别角色规范标准。另外,媒体塑造了两性的刻板印象,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传媒中在宣传两性社会角色分工与职业时,往往存在性别歧视问题。例如,媒介中男性多以军人、警察、权威人物形象出现,社会地位较高;女性则往往以秘书、护士、教师、家庭主妇等角色出现,是辅助于男性的角色[1]。这些角色的塑造致使幼儿无法形成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男孩会产生压力感,女孩则产生自卑感。可以说,媒体也不同程度地“摧毁”了家庭性别角色教育的成果。

三、家庭介入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具体策略

1.更新家庭性别角色教育观念

(1)家长树立科学的性别角色观念是做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前提,不要用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根据幼儿的生理性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性别角色教育与引导。例如,购买符合幼儿性别的服装与玩具,针对生活细节具体指导。

(2)家长需要学习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内容与方法,让孩子实现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统一,从而表现出符合自身生理性别的规范行为。幼儿性别角色教育随其认知的发展,内容也相对丰富,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了解男女两性性别角色间的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正确判断性别;第二,理解性别的稳定性与恒定性,不会因年龄的增长、服装发型的更换而发生改变;第三,习得符合自身性别角色的行为范式,其中包括动机、情感、人格特质等。

(3)家长可以适当采取双性化教育模式。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家庭内部实施双性化教育,所谓“双性化”也被称为“双性化人格”,意即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人格类型。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源自希腊语中的andro(男人)和gyny(女人)。我国的幼儿家长可借鉴美国双性化教育方法,更新性别角色教育观念,形成双性化的自觉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双性化人格对子女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2]。

2.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1)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是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助推器,家庭氛围的好坏不同程度地决定着孩子的性别取向。幼儿是极为敏锐的,他们不仅能够准确感知父母间的情绪波动与情感状态,还能够将父母外显出来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内化。因此,家长应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即夫妻双方相互尊重爱戴,并认可彼此在家庭中“扮演”的丈夫角色与妻子角色。这样的家庭内部互动将有利于幼儿准确理解和把握性别角色,有利于幼儿较为直接地感受到两性角色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亲情缺失而导致的性别角色错误投射等现象发生。

(2)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社会活动繁多,这些因素致使很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由核心家庭结构转换成主干家庭结构,隔代父母帮助年轻父母养育幼儿。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隔代父母过度替代年轻父母的角色,过分溺爱孩子,长期下去,男孩容易养成文弱、多愁善感等“女子气”。因此,父母应主动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能推诿于他人。

(3)补足男性性别角色在教育环节中的缺位,父亲参与幼儿教育机会较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工作繁忙导致没有时间陪伴幼儿、从观念上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由母亲来担负,或者是母亲过度替代了父亲的角色,使得父亲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疏离,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但是,增加父亲与幼儿交往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幼儿可以从父亲这一性别角色中习得巨大的心理与行为力量。父亲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生活事件、角色扮演、亲子阅读等方式向幼儿灌输性别意识,让幼儿更清楚地看到两性之间的差异,从而习得与自身相吻合的性别角色规范。

3.突出家长的榜样作用

幼儿是通过父母来正确识别自身性别的,家长是幼儿进行性别角色学习的最佳榜样。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为幼儿传递鲜明的女性信息和男性信息,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性别特征,具体细节可以体现在语言表达、表情外显、肢体动作、行为模式等方面。长此以往,幼儿自然会习得符合自身生理性别的行为规范,男孩将从父亲身上习得坚强、勇敢、责任感、理性等人格特质,女孩则习得母亲的温柔、体贴、善良、细腻。

4.充分利用强化的积极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对于阐释人类行为的养成具有借鉴意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习得要经历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在最后的动机过程中,重点强调行为得以延续的动力,即强化。那么,考虑到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其性别角色习得并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便是教育者的强化,强化是培养幼儿性别角色的重要手段与动力。

首先,家长适当运用外部强化机制鼓励幼儿恰当的性别行为模式。当幼儿表现出符合自身生理性别的行为时,父母应给予奖励,物质与精神奖赏均可;其次,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的积极作用,当幼儿发现自身与示范性榜样(父母、重要性他人、动画中的偶像等)表现一致时,会更加强化其性别角色及行为,这种替代性强化甚至比外部强化更有效,父母需要利用各种途径为幼儿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最后,增加自我强化给幼儿带来的自我效能体验,当幼儿的性别角色行为与表现符合社会要求和标准时,他就会认可自己、肯定自己,这种奖励主要体现在自我效能感的体验,即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综上,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关系着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父母需要学习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巧,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为幼儿充分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突出榜样与强化的作用,这必定会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两性的和谐发展。

[1]王晓莉.3-6岁幼儿性别角色建构探析——以焦作市Y幼儿园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2]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6).

猜你喜欢

双性化性别角色家庭
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双性化人格教育
家庭“煮”夫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恋练有词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