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工科类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探讨①
2013-08-15姚慧
姚 慧
(华北科技学院科技管理处,北京 东燕郊 101601)
根据教育部《1999-2011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从1999年—2011年,教育部共批准了223所专科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转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学校被定义为新升 (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820所 (数据截至2011年5月23日)的27.20%。其中除师范类、农林、医学类外,多数属于工科类院校。这些工科院校,原来大多基础较好,有的还是示范性专科学校。一旦升本,往往觉得身价提高,在办学定位上盲目攀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丢掉了自身优势,去追求学术型、研究型的办学理念,出现了目标过高与能力不足的矛盾。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一些院校开始反思,在多次交流研讨中达成了新的共识。通过对部分院校的调研,结合对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本文试图对1999年以来新升本科的工科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今后的一些设想。
1 办学定位的模糊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困惑
1.1 办学定位的模糊
新升本科院校的地位实际上介于传统本科与职业技术学院之间。但受利益驱使和传统本科院校“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呈现冒进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形成了定位过高与实力不足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是:
首先,在短期效应和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中,许多新升本科院校缺乏清晰的理念,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观念层面,有的高校管理者存在一种“惰性”,习惯于延续过去的作风和观念,使得新升院校在重大制度改变和创新中难以准确定位。因此,除少数院校因条件限制而并未提出过高目标外,相当多的院校都瞄准同类的知名院校,以此为目标确定本校的办学定位,在不自觉中造成了定位的趋同或偏差。而这种偏差基本取向是以传统本科甚至知名大学为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其次,受市场与文化因素影响,新升本科院校自身的定位不稳,忽高忽低。考生及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着“重道轻器”、“官本位”、“文凭本位”的传统文化心理,这使得一些学校为迎合考生和家长的“胃口”而不合时宜地提升办学层次,转变办学理念。用人单位青睐于招聘高学历层次或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使得学校在办学定位上不断“攀高”。而在培养出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后,因就业市场的变化,又想退回到专科层次或实用型去,则心有不甘,进退两难。
最后,政策因素导致新升本科院校自身的定位不准。政府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投入及其社会地位的确定往往偏好于学校的层次,客观上激发了学校的升格情结。评估方式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办学定位的趋同。此外,部分高校领导受政绩因素的驱使导致办学定位浮夸不实。我国高等教育事实上一直被视为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级别越高,领导班子成员的行政地位也越高,浓重的行政化色彩使得大学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也成为部分校领导一心追求升格的动力之一。而升格之后,继续沿着惯性思维,又产生了“跨越式发展”的冲动,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大干快上”,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导致力不从心,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1.2 人才培养目标的困惑
以往这些工科院校在升本之前,多为创办多年的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突出,与某一行业的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升本之后,一度迷失方向,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而学生和家长也急于求成,面对人才市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由此造成了一些新的困惑。
首先,学校贪求学科的大而全,忽视了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在规模扩张的情况下,师资不足,经费有限,只好大批招收和培养成本较低的文科类、管理类学生,或开设收费较高的艺术专业。这种只求规模,不讲质量的做法,使得原有的学科和专业优势逐渐丢失,而新增专业又无法与传统本科院校相竞争,使得新升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遇到很大的困难。
2)对于工科学生,与传统本科院校看齐,过多的强调基础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倾斜,忽视实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3)由于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自我认知也出现了偏差,眼高手低,与名牌大学毕业生竞争自然没有优势,面对就业市场又对岗位和待遇有过高的期望,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局面。
2 新升本科院校重新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调整
针对上述问题,近十几年来,对我国新升本科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层极为关注的课题。从1999年起至今召开了10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探索这些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并且总结了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
2.1 合理的定位
通过反复论证讨论,对于新升本科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取得了初步的共识,明确了新升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第二类型的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具备面向大众、服务地方、追求实用、特色鲜明的办学特点,明显有别于传统研究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近年来防灾科技学院提出的校训为“崇德博智,扶危定倾”,华北科技学院的校训则为“自立立人,兴安兴国”,在崇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大学精神的基础上,都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应用型特点。
2.2 逐步形成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提出了“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既区别于“学科本位”的学术型本科课程开发体系,又区别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体系。
2.3 逐步改造和开发了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在承担“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研究的同时,推出了一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浙江省成立了“独立学院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协作组”,针对浙江省实际办学现状,确定了电子信息等7个专业方向,着手改造专业教材,提出教材编排要打破研究性教材的传统套路,从“案例”入手,强化实践训练。
2.4 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
针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学历、职称层次较低的问题,尤其是教师队伍缺乏生产实践能力等现状,很多学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校门,直接参与企业管理运作和项目实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者作为兼职教师来弥补教师资源短缺和实践能力薄弱的不足;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高层次人才。如华北科技学院引进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瓦斯治理方面的多名高级工程师,并带领学生到矿山参加工程实践,培养了深受矿山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2.5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强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改指明了方向。汕头大学工学院从2005年起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
2.6 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产学研合作是新升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对于这一点诸多院校已经得到共识。“研产学”三结合是以应用科技研究开发为源头、以产业参与合作教育为基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三结合教学模式。潘懋元教授指出产学研三结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也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近年来都十分重视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在煤炭企业和地震监测站建立了多个目前产学研基地,已取得初步成果。
2.7 健全多证书和技能鉴定制度
北京联合大学鼓励学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可代替相应课程的学分;福建省推行在各高校中建设一批适合办学定位、体现专业特色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在为高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签订的同时,向社会开放,同时鼓励支持本科高校与行业、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3 结论
1)“应用型”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并有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更应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全方位的需求;从专业设置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课程与教学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新升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对此,不应再有怀疑和动摇。
2)尽管目前多数新升本科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已经开始走出了刚刚升本时的困惑,但由于在一个时期里思想的动摇和行动的犹豫徘徊,加上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引起的矛盾,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仍不够坚定,基础建设方面还不尽完善。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在传统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尽快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这样一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层次。
3)高校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理论,总结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教训,善于科学决策,真正实现从行政官员到教育家的转变。
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尽快形成一个人员梯队合理、双师配比得当、专兼有机结合、激励机制完善的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另外,探索一种能够形成产、学、研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和方法是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5)在专业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如何脱离开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基于项目教学”的理念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将“教学做一体化”的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其内涵和外延,真正形成一套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体系也是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改革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
[1] 教育部.1999-2011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6-8)http://www.moe.edu.cn/.
[2] 郑树山,牟春阳.中国教育年鉴(1999-200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孔繁敏,等.建设应用性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29.
[4] 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 -38.
[5]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EB/OL].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
[6] 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7] 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O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 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8(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