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电视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2013-08-15姚妙
姚 妙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少儿约占3.67亿。儿童电视节目,就是为儿童制作的电视节目和供儿童观赏的具有儿童特色的电视节目。根据电视收视率的数据统计,4至18岁青少年观众大约占2.76亿,占电视观众总体中的23.61%。这当中,7—15岁的观众比重最大,接近总体观众的1/6。
一、研究现状
(一)专著与著作
目前我国在少儿电视方面系统的著作比较少,2003年陈舒平出版的《儿童电视学》,系统地介绍了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功能、分类、媒介形态、制作特点、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国内学者有关儿童电视的研究论文大多发表于各个期刊。我国由于少儿电视起步晚,发展慢,目前对少儿电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象的讲述和横向、纵向的类比较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我国学者对少儿电视的研究主要是对少儿电视的问题所在、国外优秀少儿栏目的制作理念分析以及少儿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西方国家的少儿电视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成熟。学术界一般从批判的眼光审视节目,分析少儿和电视的关系,并分析、批判电视对少儿心理、成长、价值观的影响,这当中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美国媒介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童年的消逝》。
(二)专门的少儿频道
194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设了一档木偶剧形式的少儿节目《你好杜利》,从那时至今几十年间,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电视这一新兴媒体对少儿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于是,他们把开设少儿频道纳入到培育未来的计划中,各自的专业化少儿频道纷纷诞生,世界儿童电视发展迅速。
英国在20年中,开设了16个少儿频道。美国开设了6个少儿频道,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实力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03年12月28日开播,这标志着我国的少儿电视踏上了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之后,我国各省市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也陆续开播。
二、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学者在1950就开始了少儿电视方面的研究,他们得出三个理论观点,即:刺激反应说、相互作用说和社会学习说。
我国学者陈昌凤认为,电视作为媒介,对少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认知发展,一是人格发展。我国其它学者像沃建中、张积家、杨悦、徐玉珍、王建刚等,也就电视对儿童的影响这一课题,做过不同层面的解读。
电视是少儿的首选媒介,远高于少儿对书报、电玩和网络等其它媒体的接触频率。电视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少儿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大众知识的学习、熟悉社会角、学习语言和思维、朋友关系等。
对于成长期的少儿来说,电视用新鲜的方式,给他们带来了独特的视听感受,但是由于电视媒介的特殊性,信息量大,又在传递过程中产生不同门类的节目,导致了一些少儿早熟、失去判断力等心理和生理问题。要把电视转化为少儿身心发展一剂良药,让少儿既能享受科技的成果,又能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童年。趋利避害,为童所用,方能将电视对少儿的意义最大化。
三、目前我国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电视给少儿带来很多正面的信息和收获,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电视易让少儿早熟、有暴力倾向、不能集中精神等“电视病”,更有甚者,会让少儿过早结束他们原本无邪的童年。
当前,我国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有说教太多、娱乐不足,成人化现象普遍。在节目制作中,往往用成人的视角、成人的思维贯穿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
(一)成人化
《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一文中,卜卫在论述儿童的媒体参与权时指出,对儿童的电视参与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我们拍摄了儿童或者将儿童请到演播室,或者制作节目前我们召开了儿童座谈会,就是儿童参与了。儿童参与固然可以表现为这些形式,但实质上是否是儿童参与并不以这种形式为标准。
卜卫在文中采用儿童媒体“参与权阶梯”进一步说明了儿童的媒体参与以及参与程度:①操纵;②装饰;③象征性的表示;④指派性的告知儿童;⑤成人与儿童商量并告知儿童;⑥成人提出,与儿童一起做决定;⑦儿童提出的,但成人并不关注;⑧儿童提出的,并与成人一起做出决定。
(二)贴近性不足
在菲律宾的GM电视台,有一个叫做《Fiveandup》的儿童节目,这里的记者、主持人、以及节目后期,都是由9—14岁的少儿承当,孩子们自己讲自己的小故事,节目内容有体坛快讯、异国风采、DIY小制作等。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像《Fiveandup》这样,由孩子们亲自操刀制作的节目就已经诞生了。1979年,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红领巾电视台”开播。这个电视台除了1名指导教师外,其他职务如台长、副台长、编辑、记者、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编导、摄像都是由中小学生担任。节目设置的栏目有 《露一手》、《校内新闻》、《电视台请来的客人》、《笑一笑》、《面面观》等10个栏目。节目每周播出2—3次,时长15分钟。
少儿电视节目制作人应该摆脱成人编导 “垂帘听政”的状况,让少年儿童自己制作节目,制作自己的节目,如此才能确保节目的“童心”所在。
四、对策研究
(一)节目视角立足于少儿本位
“从少儿的角度出发,以少儿的眼睛去看,以少儿的耳朵去听,特别是以少儿的心灵去感受”,这就是“少儿本位”。少儿电视节目受众定位为少年儿童,以少年儿童作为电视的本体,研究他们的心理,用他们的视角去看世界,才能制作出他们爱看的电视节目。美国尼克罗迪恩电视台总经理塔克曼在谈到他们的优势时说:“我们是从少儿的观点和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这反映在我们制作的一切节目当中。”一般来说,孩子们比较喜欢鲜明、直观、新鲜的事物。
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袋袋裤》节目就秉承了少儿本位的要求。他们既贴近少儿的生活,又贴近少儿的心理。《新闻袋袋裤》栏目由三部分构成:少儿说新闻、说少儿的新闻、为少儿服务。
1.少儿说新闻。这一板块从少儿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谈论重大的新闻事件。一般采用三——四位主持人,搭配成人主持和小主持人。他们用说新闻的轻松方式切入主题,展开讨论。成人主持对新闻事件、背景知识进行延伸、分析,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让小朋友了解当天的新闻事件。
2.说少儿的新闻。以报道少年儿童各类活动和与少年儿童相关的事件为主,是全国、乃至世界有关儿童的新闻大拼盘。由两名小主持人以聊天的形式报道小记者自采、自编的新闻。在严格把握政治导向的前提下,给儿童参与媒体的最大平台。
3.为儿童服务的电视平台。这里报道与少儿息息相关的资讯,既有衣食住行,又有小朋友喜欢的文化演出讯息;既有升学信息,又有奇闻趣事;既有生活提示,又有百科知识。节目包罗万象又有趣生动。
(二)节目形式在于寓教于乐
玩是少儿的天性,如果能在有趣的益智游戏当中,让少儿学到东西、培养兴趣、得到正确的价值观,那么“玩”就是非常有价值的。陶行知先生说:“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成人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家园。”笔者认为,少儿节目的制作人员要处处以少儿为本,让少儿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开发智力。中央电视台的老牌栏目《智慧树》利用轻松、生动的形式,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长,值得我们借鉴。
(三)避免过度“娱乐化”
电视对孩子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媒介,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泛滥,连少儿节目也难以幸免。打开电视,许多“儿童真人秀”节目泛滥,追星低龄化。这不仅让孩子过早失去了判断,甚至成了娱乐的对象。
少儿节目提倡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但也要把握其中过度的商业元素及娱乐元素,防止节目娱乐化导致的儿童早熟等社会问题产生。
小结。电视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电视对儿童身心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能把罪责归咎于“电视"这种媒介上,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因此,做好节目,做少儿爱看、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电视节目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少儿电视工作者,在工作中坚持以少儿为本,寓教于乐,用快乐的节目引导少儿的健康成长。
[1]陈舒平.儿童电视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沃建中.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6)
[3]罗宜虹.从受众收视需求看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J].东南传播,2009
[4]周新星,吕岚.浅析我国儿童电视存在的问题[J].青年记者,2007,(2)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千丽妹.儿童节目拒绝成人化[J].记者摇篮,2008,(6)
[7]嵇王君.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儿童[M].南京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