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问题述评
2013-08-15杨盼盼关世民
杨盼盼,关世民
(海南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海南 海口 571158)
一、前言
为什么要研究身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身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知道我们是谁,我们的社会地位、权利、责任和义务有哪些,如何看待别人与我们的关系,如果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社会关系就会出现混乱。社会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和规约,而自己的修行与完善却常被忽视。如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身份建构问题已越来越受关注。我们如何把焦点从外界对教师的期望转移到教师对自己专业身份价值的认识方面,帮助教师由内而外的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和社会名誉,显然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身份综述
(一)身份理论的内涵
身份,其对应的英语单词是“identi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中对它的解释有以下三种:一是[U]who or what sb/sth is(身份,本身,本体),是对“我是谁”的研究。二是[C]the characteristics,feelings or beliefs that distinguish people from others(特征,特有的感觉或信仰)区别于他人的特征、情感和信仰。三是 [U]the state or feeling of being very similar to and be able to understand sb/sth同一性;相同;一致。身份问题的研究包括个体的个性与个体所属社会群体的共性方面的研究及对与个体有内在统一性,相似性方面的研究。不同身份理论对身份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各有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社会身份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Henri Tajfel依据社会知觉方式和对种族主义,偏见和歧视的社会认知提出社会身份理论。社会身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可发展两个主要身份:自身独特的自我身份和动态的群体身份。个人的社会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的建构过程中。社会身份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因素来解释,要全面理解社会行为必须研究人们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社会身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并自觉地对社会群体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建构自己的身份。
2、自我类别化理论
自我类别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是Turner等在Tajfel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形成,主要关注“个体中的群体”。当个体认识到他们的社会身份及所属群体的特性,他们的看法、倾向和行为会有显著改变。这个过程被Turner等人解释为: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集体现象与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联结过程。
3、社会心理认同理论
社会心理认同理论主要包含心理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内涵。个人的身份自我建构和社会文化的排斥与认同成为社会心理认同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心理学领域
20世纪早期在精神分析学领域,身份是指任何个人都能拥有的自我形象(Freud,1961),通过个人自我建构实现,它的确认依赖个体的存在。个体身份建立是情境性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动态发展。受佛洛伊德影响,20世纪中期埃里克森(Erickson)在他的青少年心理分析研究中使用了“自我身份”一词,其主要贡献在于看到了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不确定性造成的身份危机对身份建构的影响。
(2)社会学领域
20世纪中期身份被社会学家广泛关注。社会学家倾向于把身份研究和文化背景相联系,研究身份如何被文化和种族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身份政治”的出现,身份被赋予人们如何在自己所属群体中工作去赢得额外的权利或者代表本人及社区的意义。
三、身份问题研究维度梳理
身份问题研究维度主要有三方面内涵:身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角度、身份的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争及身份与角色的区别,旨在探讨身份的动态建构性。
(一)身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维度
身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主要强调它既研究人的个性,也研究个体所属社会群体的共性。身份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1]身份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Stets也指出身份是由一系列自我观点组成,这些观点是在特定的群体或角色中,通过自我归类或认同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身份具有社会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建构性。这个维度主要阐述身份不仅是人们对个人经历的阐释,而且讨论身份的存在依附于社会情境。
(二)本质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维度
本质主义认为人们共享一些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比如性别身份,贵族身份等先赋的稳定的身份。然而,社会建构理论却坚信行动和变化是主要的,静止不变则会带来问题。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在身份建构问题方面,如何在社会背景中动态的,多维度的建构身份是建构主义关心的主要问题。
(三)身份与角色区别的角度
“角色”一般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人群在社会生活某一方面所发挥作用的集体性预期。身份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个确定的社会位置以及这一位置所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角色”是指个体被外部世界所赋予的公众功能。身份则不仅包含了角色区分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了包括社会地位高低在内的更为丰富的内涵。
四、身份问题评析
我国对身份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相比国内外对身份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还不成熟,但是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一)身份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与身份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日臻成熟。
主要体现在对于国外有关社会身份理论、自我类别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认同身份理论等主要影响身份建构的理论做了非常清晰的脉络分析。韩静在其文章中从心理学角度详细阐述了社会身份理论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史。这些主要理论产生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的分析,有利于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好的把这些理论本体化,帮助我们解决我国具体的社会问题。
2、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本国热点问题。身份问题研究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尤其是在运用社会身份理论来阐释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方面,笔者在知网以“教师身份”为关键词,搜索到近10年来有关教师身份讨论的硕博论文、期刊文献共66篇。其中4篇文章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金支持,1篇文献获国家留学基金支持。这些文章涉及到了幼儿园教师、大,中,小学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等的身份危机和身份建构问题。通过对教师身份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师是谁”,教师应该怎么建构自己的身份,而不是在当下关于一系列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范跑跑”事件等引起社会激烈讨论的事件中迷失自己。
3、身份研究已不仅仅是社会学范畴的议题,现在已跨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比如在哲学与人文科学中有关身份建构的硕博论文有67篇,其中涉及文学,如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研究,还有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当代大学生身份建构研究,语用迁移中的身份建构的语用学研究等。
(二)身份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的身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容小觑,但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在社会身份研究过程不完善的地方,以下三个身份研究问题值得关注。
1、研究领域有广度,但却不够综合。我国的身份研究已经呈现出了跨学科的势头,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还不尽如人意。项蕴华以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说为例,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托,采用叙事研究法,以话语与语境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身份建构问题。姜兰双(2003)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则是从法律角度出发研究罪犯的身份问题。我国学者在身份问题研究方面,在各自领域都有具体的研究视角和相应的理论支撑,不同学科之间缺少共同理论基础支撑,各个不同学科都在遵循着自己的方法、视角、内容和兴趣点展开研究。如何融合各学科的优势,对身份建构做出全面的解释的合作研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研究对象方面,我国学者对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和探讨。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认同身份理论与社会身份理论的融合问题以及身份确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4]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三个领域都对教师身份的探讨,但这种研究忽略了,教师个人价值观探讨,研究者很少关注教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教师个人应如何主动、积极和理智的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和社会身份。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仍局限在“拿来主义”,主要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方法上,主要是翻译国外身份理论及借用其心理学研究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关于身份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心理形成机制的过程怎么样的却鲜有研究。
五、结语
当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幼师虐童和男教师性侵女学生的事件屡屡发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对当下教师形象非常不满甚至愤怒甚至引起人们对教师身份的怀疑。由此引发的教师身份大讨论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师是谁?如何运用身份理论去解决当下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建构教师身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并且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1]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21-27.
[2]王莹.身份认同与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50-53.
[3]白亮.近十年来我国社会认同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1):25-29.
[4]吴小勇,黄希庭等.身份及其相关进展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8,34(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