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地市报办好社区报的前景与思考
2013-08-15丁乐平
□ 丁乐平
一、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逆势突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媒体也在势不可挡地成长中,数字化媒体的魅力以及特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网络媒体已经慢慢成为第四媒体,手机媒体3G时代也即将来临,这些对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传统媒体的劣势非常明显,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也正在被新媒体不断吞噬。新媒体的各种特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这对现有的媒介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生存危机是有目共睹的。新媒体快捷性和即时性的传播方式,放大了报纸的劣势,对报纸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年轻读者越来越喜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报纸、杂志这些纸质媒体正在被年轻人慢慢的冷落,甚至完全舍弃。因此,各种报纸媒体都在寻找新媒体时代下的生存战略。
二、地市报推社区报“底子厚”
对中国目前的报业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地市主流报纸的新闻50%以上都是重复的,新闻报道没有覆盖到各个层面读者的需求。很多读者真正想阅读的是关于社区生活的新闻,更想了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摄取自己身边的信息。因此,许多地市报纷纷将目光投向社区报。
《走进美国社区报》中有一个理念是值得借鉴的:小的才是美好的,大了,就稀释了。在美国,报纸一旦冠以社区的名字,就意味着是以当地社区内容为王,当地拥有、当地生产、雇佣当地记者、报道当地事物、被当地读者阅读和与读者的零距离。《教堂山周报》是一份成功的社区报,在它的报道中,可能没有太多热门或者实事新闻,更多的是关于社区的新闻。美国的社区报是完全以社区新闻为中心,为社区读者提供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和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报纸上面的新闻人物,人人都可以及时快速地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传媒人士也将目光投向社区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地方特色。如何打造较好的中国社区报,是许多地市报关注的重点。
先来分析中国社区报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结合国情,办好有特色的社区报。首先,中国报业产业化起步晚,报业竞争也特别激烈,因此报业差异化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区报作为一个分众形态出现,传播特定意义或具有鲜明特色的内容。其次,市场需求决定了要将受众细分,报纸的价值就是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决定了报业要细分化,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各类群体的报纸。社区群体的需求尤为突出,社区报能满足社区群体对社区新闻的需求,因此社区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次,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是社区报产生的外部条件。
三、地市报办社区报将成报业新形态
1.由以上影响因素可以分析的得出,在中国办社区报,首先可选择发达城市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服务的人群应该是有所选择的社区生活共同体,这个群体应该类似中产阶层成员,有较高消费能力和较统一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社区报是受众细分的结果,发展要循序渐进。引入西方社区报的某些元素,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多提供离社区百姓生活最贴近的实用性新闻信息。
2.社区报要凸显内容的差异性和社区服务性。社区报适宜完全用社区的视角来确定内容,与其他报纸相比,差异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就会凸显出来。社区报的宗旨就是面向社区家庭,服务社区群众。社区报以社区居民为目标读者,用细致和贴近社区生活的风格快捷传递社区资讯,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成为党和政府与社区群众交流的平台。
3.社区可以实现报网互动。社区报主要是提供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因此可以建立购物网。可以将生活服务信息通过社区报或者相应的网络,有针对性地传达给社区读者。并且同时可以配备自己的配送体系,将社区读者所需要的消费品配送到他们手中。这种营销方式涉及社区生活的各个层面,更加全面地满足了社区生活的需求。读者除了可以通过社区报摄取信息,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满足生活需求。同时,使社区报成为新闻DM,现在不少大卖场看好社区报,将原来散发的DM做到版面上,送进社区家庭更牢靠、更有用。
中国社区报在借鉴美国社区报办报理念的同时,也在“小”与“灵”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的路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社区化进程加快,社区媒体在我国中心城市,例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社区报在报道社区新闻、提供服务信息以及营造社区认同感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中国式社区报”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业态。
[1]卢艳.城市社区报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D]. 浙江大学,2008.
[2]罗晴方.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浅析[D]. 复旦大学,2008.
[3]谌达军.论社区报在我国的发展[D]. 华中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