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典型报道的特点

2013-08-15闫允丽

传播与版权 2013年2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典型媒介

□ 闫允丽

1987年陈力丹首次提出:“典型报道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但有学者认为,在党报范式下典型报道是不会消亡的,笔者赞同此种观点,认为典型报道仍有其存在的意义。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技术、内容和所有权的融合使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新闻生产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典型报道可能会更有活力,脱胎换骨,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在媒介融合时代典型报道也凸显着自己的一些新特点。

一、同一主题报道多样化

典型报道自初创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都比较模式化,单一的叙事视角,公式化的讲述方式,对典型的心理预设,寻找支撑预期认知的观点材料,用预先假定好的特性复述它。形成对典型人物信息处理的简单化,典型人物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和细节刻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厌倦了这些典型报道。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分化使媒体着眼于媒介内容的分众化和多元化,典型报道也寻求自身的突破,表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对于同一主题,典型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如对于爱心妈妈袁厉害的报道,不同的媒体就刊出了不同的报道内容。2013年1月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火灾地点是爱心妈妈袁厉害家,她收养的7名被遗弃儿童在火灾中丧生。大多数媒体对袁厉害的报道都是充满同情和赞扬,《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袁厉害民间收养记:始自爱心终于痛心》中说到“一场火灾卷走了7条生命,这场始自爱心的收养,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袁厉害称,就像拽她的心一样。同样被拽动的,还有道义衍生的优越感、法律缺位的无力感以及在二者夹缝中未能完全尽责的政府行为”。《南方周末》的报道《那么多的爱,那么少的钱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既报道了袁厉害收养被遗弃儿童的艰辛与不易——“袁厉害收养了上百名弃儿。其中许多都是残疾、智障的孩子,照顾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同时也报道了她的另一面——“做了二十多年好事,袁厉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自负,但她也发现要说清自己‘是个好人’很难” 。“卢广和王丽兰都相信,袁厉害真心爱孩子,他们相信这个人。但就是她的支持者也不能否认,袁厉害在经济条件变好之后,并没有改善孩子们的境况。”这篇报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是与以前将好人神化,一味拔高完全不同的报道风格。文章还说“一场大火也许将彻底摧毁袁厉害已近30年的善良传说。但如何完善孤儿救助体系却远比分辨袁厉害收养模式的利弊急迫得多”,更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使这篇报道聚焦准确。

而《人物》杂志二月刊的《厉害女士》与其他媒体的报道迥异,将袁厉害塑造成精明、狡猾、用孩子和自己的名声赚钱的人,呈现了与此前报道不同的内容。“袁厉害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被她分为几等”,“ 据不完全统计,袁厉害为自己和家人在兰考自建或购买多处房产,保守估算超过20套住宅。她和当地民政局、公安局、土地局、计生办等政府部门都存在不言而明的互助默契。这种默契甚至成为她财富积累的重要路径。”这篇报道主观性太强,有些内容有失准确。

这些报道向我们摆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典型报道在慢慢走出典型人物高大全的模式,同一主题但报道内容多样化,人物个性和特点更鲜明。

二、典型报道总体真实

典型报道经常被人诟病的一个缺点是报道内容失实,典型人物多为高大全,一般都是中央下达指标,然后媒体去“发掘”,为了树立典型而写典型。对人物的事迹进行“剪切、拔高,添枝加叶”,进行各种想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还有反面典型正面做,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些做法也降低了典型报道的可信度。

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有了话语权,媒介技术的提高给受众提供了各种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大众主动生产新闻,由于他们不用受媒介机构组织原则和政治因素等的约束,其话语空间有更大的自由度,使信息传播内容更多元化、个性化和更全面。典型人物或事件被报道之后,当事人和熟悉情况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事实情况,发表观点和评论。当前社会化媒体更是成了信息和言论的集散地,一条新闻经过微博上无数次的转发和评论之后,还原的可能是更完整的新闻事件。

《人物》杂志微博2月3日晚22点24分《厉害女士》一文一出,立即引起热议,微博上此文的转载和评论量飙升。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2月4日下午5点多发微博驳斥《人物》杂志,至2月7日又发表了其他微博提供袁厉害的房产证明。而《人物》杂志微博也在此间发表三篇就袁厉害报道的声明的微博,提供文字和录音证据证明文章出之有据。新浪博客博主“摆渡于阿克隆河”发表的博文《〈人物〉杂志〈厉害女士〉批驳 》提到:“‘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得不到及时救治,孬孩子的死亡率最高。卢广目睹过保姆将死去的婴儿套上塑料袋,扔进垃圾桶。’我再给你爆个料:那个塑料袋和给死孩子裹的一块破布也是在卢广的要求下才做的。残疾重的孩子得不到及时医治是谁的责任?卢广质疑过袁收养能力不足,但是否这些孩子是她赚钱的道具?”还有人对《厉害女士》一文的写作漏洞进行批驳。

媒介融合时代,虽然典型报道有些文章写得有些偏颇,内容不客观、不真实,但是在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表信息、言论的时代,不实的信息报道会被即时纠正,典型报道呈现出整体真实的情况。

三、人物形象更鲜活,影响更广泛迅速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业务趋向融合,在业务形态上,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在新闻生产上可以多种组合,如文字加图片、文字加音频、文字加视频、文字加图片加视频或几者兼而有之。多媒体新闻表述使新闻生产更具个性化,在分众化的时代,这种新闻生产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在这种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形态下,典型报道的人物形象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媒介融合时代,不仅是报网融合,电视和广播媒体都在融合新媒体以拓宽发展渠道,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发布也就有了更多的平台,给媒体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优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动关联使用户在各媒体间的跳转是非常频繁的,广泛地分享与聚合,通过超链接将不同社会性媒体的页面关联起来。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流动空间”是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支配性空间形态,“由于我们社会的功能与权力是在流动空间里组织的,其逻辑的结构性支配根本地改变了地方的意义和动态” 。在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之间网络化了,它们共同融合为一个复杂的传播工具和空间,成为大众随时可用的基本资源。新闻生产从“地方空间”上升到“流动空间”,扩大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新闻发布的多平台使媒体发布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同时也聚合了更多受众。这样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一经报道,就会迅速传播开来,其影响力也就更广泛。

[1] 袁厉害民间收养记:始自爱心 终于痛心[EB/OL].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1/08/14540.html.

[2] 那么多的爱,那么少的钱 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84918.

[3] 厉害女士[EB/OL].http://e.weibo.com/1043325954/zhF2TcE4B.

[4] 《人物》杂志《厉害女士》批驳[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794d601014xka.html?tj=1.

[5]何威.网众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典型媒介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