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角度解读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的文化标签
2013-08-15田婉卿
□ 田婉卿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011年2月,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开设,法国官方通过在中国开设微博的方式,拉近了两国间的距离,这种微博形式的交流广受欢迎,得到草根百姓的支持与喜爱。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的文化标签进行分析与解读,理解其中包含的符号以及符号背后的延伸意义。
一、引言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非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规律的科学。现代意义上的符号学诞生于20 世纪初期,早期的符号学主要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意义产生问题。直到20 世纪下半叶,符号学才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文化标签的符号学解读
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作为法国官方对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其独特的文化标签不仅展示了法国文化,而且有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本文提取微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化标签进行解读。
(一)人权标签
“自由、平等、博爱”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法国是一个重视人权的国家。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提到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一场关于“全世界的废除死刑运动”的讲座。讲座讲述了死刑在全世界的情况,并提出中国自2007年以来,所有的死刑判决应由最高人民法院审议①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2年11月27日18:58。。讲座指出:必须限制死刑的使用范围,促进国家立法并支持要求废除或限制追索死刑的国际标准。同时还列出几条世界需要废除死刑的原因: (1)死刑是不可逆转的;(2)死刑是无效的;(3)死刑是不公平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死刑常用于惩罚穷人、有精神疾患的人以及被歧视的人群。②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2年11月27日19:17。在“全世界废除死刑运动”讲座中,对犯人改造的期待、对死刑犯人格平等的呼吁以及对死囚家属的同情都映射出法国根深蒂固的人权主义思想。
此外,在2013年国际妇女节之际,法国驻华使馆与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于3月7日联合举办了关于职场招聘中对女性的歧视以及性骚扰问题专题研讨会。微博中指出,3月8日国际妇女节旨在消除对女性的一切歧视。40多年来,法国政府一直将保护女性权益作为其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法国官方想传达出的对女性人权的尊重。
(二) 环保标签
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环保法兰西”是出现最多的主题之一,它展示了法国不仅是一个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环保大国。微博提到,法国政府将于2013年7月出台节能新规定。规定要求商店和办公楼在夜间关掉不必要的照明设备。同样的,除了一些节日以外,大楼外墙上的装饰灯也必须关掉。③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3年2月7号16:29。法国政府机构于2013年4月1日至7日主办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周,法国希望陪伴中国向低碳经济和环保过渡。活动周也是介绍中法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好机会。④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3年4月5日09:54。内容一方面说明法国在低碳环保中起先锋作用的同时,还使用了“陪伴”一词,表明法国的友好立场,也更容易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再例如,法国针对报废车辆对水和土壤所造成的严重污染,专门设立了对报废汽车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报废汽车中心”。目前全法国约有1600家经过授权的专业“报废汽车中心”,都是不收取处理费用的。⑤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3年3月19日09:56。通过对报废汽车的环保回收,显示了法国作为发达国家致力于环保的能力与力度。
(三)浪漫标签
法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丝毫不掩饰法国的浪漫文化与艺术激情。每年12月8日是里昂的Fête des Lumières(灯光节)。⑥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012年12月7日15:16。12月份来自世界各地几十万的游客都会在这里观看美丽动人的灯火表演,里昂这座城市也变成五彩斑斓、浪漫而美妙的童话世界。微博中提到“爱TA就带TA来看里昂的灯光节吧”,灯光节悠久的历史背景,温暖的灯光和满怀慈悲的感恩之心,无一不透露出爱和浪漫的感觉。
微博中也介绍了苏菲·玛索的电影新作《邂逅幸福》,作为一部浪漫爱情片,电影海报里展示了苏菲·玛索一代“荧屏女神”的风采,身着典雅A字裙,大方的姿态,优雅的微笑。与之相衬的是精美的巴黎街头,端庄有历史感的古董小轿车,巴黎美好的阳光。从电影海报上折射出的是法国优雅、浪漫的元素。
三、结语
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关于符号学的运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发达国家美好的一面,同时符号背后的延伸意义更值得我们关注与铭记。社会的环保、人权的保护、浪漫的文化等这些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无不让我们对绿色的环境、平等、博爱等美好价值充满向往。通过借鉴与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及传播方式,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进步和跨文化传播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2]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4]郭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J].外语研究,2004(4).
[5]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