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理论视域下优化高校科研管理的路径
2013-08-15何谐
何 谐
生态平衡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他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平衡理论下研究高校科研管理的优化路径,就是把生态学中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运用到考察高校科研管理失衡问题中来,透析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和各科研资源的管理,提出解决失衡状态的办法,以实现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发挥科研对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一、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内部结构失衡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失衡归根结底就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受阻,体现在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等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管理职能无法发挥作用,最终没能达到科研目标。其内部管理结构失去了时效性,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不相匹配。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模式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传统的等级制管理模式,这种制度有利于中央或各上级领导部门对下级的集中指挥管理。但是,从科研活动的本质特征出发,用这种模式管理科研活动,则会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
1.决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科研效益的产生。科研项目的确立是基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一线科研人员提出,另一方面是科研管理机构中管理人员提出。由于当前科研管理反馈决策机制的不合理,一线科研人员把问题逐级层层向上反馈,一方面不利于科研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决策;另一方面在反馈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信息丢失。然而,科研管理机构没有很好地与科研人员沟通并给予可供借鉴的建议,也没有很好地收集必要的社会情报、市场信息,导致决策滞后甚至错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资源浪费。
2.高校之间、高校与国际之间横向联系缺失。高校是学科发展、科研设备较齐全的地方,而由于各大高校互不往来,信息交流不畅,产生了相同的科研项目重复立项、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间、高校与国内不同科研机构之间、高校与国际之间的合作水平,均只及国际水平的一半。事实证明,一半以上的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都是合作所得,自二战以后,科研形式不断向国际规模发展。我国高校当前的薄弱的科研联合攻关缺失,是不符合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的。
3.现行的“金字塔”管理模式的结构,忽视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居于塔顶的是单纯的科研主管部门,而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人员和队伍是基础,是保证科研成果的主力军。把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绝对性地分开并且以等级制度把两者等级化,便造成了如今常见的两者“权、责、利”不清;行政力量过度决策和评估科研活动,科研人员和科研队伍的自主权受到极大限制等失衡现象。重视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其作为人的整体发展需求,是高校科研成果和科研实力能否健康、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生态平衡理论对高校科研管理的价值
从生态平衡的定义上看,平衡状态建立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统一的基础上,是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稳定状态。而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流动即输入和输出近似相等是平衡状态的保证。以生态平衡理论为指导,优化高校科研管理的路径,应该把握好该理论的两个核心内容——“联系与循环流动”和“选择与协调”对高校科研管理实施的指导作用。
(一)联系与循环流动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联系,时时处处有联系。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稳定平衡状态。循环流动则强调的是因内部的联系而形成的过程,它决定着系统的稳定程度。高校科研系统的平衡状态必定是能量和物质的循环流动处于近似相等,各组成部分处于和谐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之中。从科研项目的确立到科研成果的鉴定到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得以运用,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循环。生态平衡理论指出,系统中各部分相互关系越复杂,能量和物质循环流动途径越多,其平衡状态就越不容易被破坏。因此,要创建更多的联系路径,来实现高效科研管理系统的有机循环。
(二)选择与协调
选择,指依据生物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协调,指生态系统自身的自我协调能力或者人为协调机制。生态系统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系统的整体平衡状态,时时刻刻存在着选择与协调的作用。这种选择与协调包括人为的。人类通过活动来维护适合人类需要的平衡,打破不符合人类需要的旧平衡,建立新平衡,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因此,优化高校科研管理,就是人为地进行选择与协调,建立起既符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统一、又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平衡状态。
三、运用生态平衡理论,探索优化高校科研管理的路径
运用生态平衡理论就是既把该理论当作优化高校科研管理的指导思想,又把该理论当作优化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手段。因此,其对有效的协调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失衡问题和选择有益的外部干预方法和合理的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从系统观、联系观出发,改变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的一系列错误观念
1.更新“重物轻人”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李新荣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一书中指出:“人本性是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为高校科研管理所处理和研究的问题,都是由人参与的。”首先,要求我们重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人本主义”理念不仅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任何管理行为中的主要理念。科研管理中,把科研人员的自我实现价值、个人的全面发展置于首位,可以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科研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从而全面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其次,要求我们鼓励创新研究,尊重原始性创新成果,鼓励高水平科研人才在国际间、校际间、校内各系间的流动,鼓励有潜力的科研人员的聘任。
2.更新科研观念,把科研与高校整体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科研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基础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应用和开发型科研是标志着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知识传播与发展、社会服务正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国内外著名的大学无一不提倡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研究新学科和研究发展优势学科。因此,把科研与高校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强化科研管理,对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和发挥高校特色办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3.更新管理观念,把“重管理轻服务”转变为“管理和服务并重”。高校科研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得出科研成果、运用科研成果,而高校科研的管理作用在于提供服务性的科研环境,而不是为了制约惩罚。要做到服务性的管理,关键是管理队伍的建设。尽力组织、培训出一支队伍,能宣传国内外科研最新成果、能吸引企业、社会团体与高校合作搞科研或采用高校已有的科研成果、能调研知晓社会经济建设、学科发展需求信息,进而为科研人员和科研方向的决策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从选择与协调的手段出发,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和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1.健全并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及其各项管理制度,寻求一条高效化、科学化、国际化的高校科研管理之路。必须坚决改革当前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从研究到开发、成果到转让、理论到实践的开放主动式模式。具体运行过程是:需求目标——选题决策——计划实施——协调控制——成果鉴定——转化推广。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人才流动、培养、激励管理制度及教师教授荣誉职称评定管理制度、科研经费分配管理制度、科研成果评估、转化、共享制度等,使各项科研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管理在科研过程中的功能,建立管理系统中多条循环途径和多重关系网,促进该系统的循环流动。
2.从法律上健全《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法》。这有利于增强广大科研人员的成果保护意识,强调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助于解决把科研成果推广运用过程中的转让、交易、工业化开发出现的问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保护专利的国家,其对专利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对英国率先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成为19世纪第一世界强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对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创新水平的提高有显著性的推动作用。
3.协调好科研行政管理权力与科研学术权力的关系。必须清晰界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和高校科研实施人员的权、责、利,使其各施其职、各行其权、各得其利。特别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非常重视科研人员的角色作用,以“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观念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便于进行科学研究、尊重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严惩科研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体制和社会经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外部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制约,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必然在平衡与不平衡两者之间周而复始地演进。以生态平衡理论来探索高校科研管理的优化路径,主要汲取该理论的两大核心内容,进而从两个方面通过人为不断的调整、改革,创新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究其不平衡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活动向着人们所想的目标发展。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启俊.管理科学与高校科研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王修来,周德群,崔国才,金洁,王松青.科研资源整合[M].北京:长虹出版公司,2006
[4]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傅桦,吴雁华,曲丽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6]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