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二人转的“篇”

2013-08-15邵丽坤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曲子剧目艺人

邵丽坤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对于二人转的“篇”,已有研究者给予了定义与分析。吕树坤先生认为,“篇”在二人转中有两种含义,一是与段子同义,比如男女篇;二是一种表现手法,是二人转段子中的一个小小单元。[1]杨朴先生认为,二人转的“篇”就是在二人转故事的叙事中,直接以大段的类似于诗的语言,集中地、反复地、强烈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描绘形象及景物的段落。[2]基于研究者的定义与本文的论述内容,本文采用的“篇”是二人转剧目中的精彩片段,如观花篇、梳洗篇、景物篇等,另一种含义即与剧目相同之义,例如男女篇等。

王肯写于1957年的《试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一文中提到,“据老艺人说,七、八十年前二人转剧目比今日少,尤其是外加的篇。词少。表演秧歌性大,技巧不高。”[3](P28)由此可以判断,二人转的“篇”是在演出中日渐丰富和增多的。

为什么后来加入一些“篇”和词儿呢?“二人转的词,有准词,但是变化大,艺人在唱它时有加有减”“有时候因为段子长,不够唱,就摘一些加上;有时候因为艺人互相比赛,看谁词多;有时候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但加词要加得合理。”[4](P52)看来,二人转是在实际演出中,根据观演需要创造出来的“篇”。

“篇”是二人转艺人的天才创造。仔细考察二人转的传统剧目,就会发现关于男女爱情的剧目较多,在这样的剧目中,常见的有描写男女相貌的“夸赞篇”、“观花篇”、“梦境篇”、“五更篇”等。这在有关男女爱情的篇目中基本都可以看到,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类。

《蓝桥》中,蓝瑞莲去井台打水,魏魁元路过井台,看见前面站着一位女婵娟。

“上穿红来下挂绿,八幅罗裙系腰间。腰间裙子捏百褶,褶下相衬小金莲。莲花裤腿蛇皮带,带挎双球十八盘。盘个爪髻时兴样,燕尾尖尖脑后悬。悬花如意别头顶,顶上别着亮沙簪。簪下相衬双挎耳,耳下相衬镀金环。环下相配芙蓉面,面上柳眉月牙弯。眼下鼻子赛悬胆。胆下相衬樱桃口,口内银牙白似玉,玉石天仙女状元。”

这个夸赞篇目,可谓把蓝瑞莲描绘得“仙女”一般,美轮美奂。《天缘配》中的张四姐、《王美容观花》中的王美容、《马寡妇开店》中的马寡妇,都有夸赞篇,模式基本相同,无外乎柳叶眉、樱桃嘴、悬胆鼻、体态婀娜,风姿绰约。其根源是由于早期二人转的观众群体基本都是男性居多,从演唱的地点也可以看出,如唱局市,即是唱赌局、唱煤窑、唱大车店、唱金场、唱木帮——给伐木工人演唱、唱江道——入冬沿着松花江唱、唱网房子等。对女性的赞美与描绘,其实是男性内心的渴望。

从早期的演出地点可知,观众基本是文化层次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男子,多是外来的移民群体。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东北男性多于女性。为此,希望一个美丽、漂亮的女子出现,也是对寂寞、单调生活的一种慰藉与心理补偿。

关于男女爱情篇的主题,对女性的夸赞篇也是观演互动的结果。观众需要这样的唱词,演员在演出中逐渐调试,适应观众的需求。“观众是编、导、演之外的第四个著作成员,是戏剧创作集体中的一份子,这是观众中心论的一个重要观点。”[5](P45)对女性美貌的描写除了夸赞篇外,还有梳洗篇。基本都是对女性梳妆打扮的描写。尤其是头发,用蚂蛉戏水和蝴蝶奔山来形容发式,活灵活现。《阴魂阵》中刘凤英的梳洗篇,对她脚穿的绣鞋描绘的比较细致,有蚂蛉戏水、蝴蝶双飞、喜鹊登梅等,既生动又活泼。

《双锁山》中,既有对女性的夸赞篇,也有对男性的夸赞篇,刘小姐打量高琼的时候,写其眉清目秀、面赛浮粉,而且还骑着白龙马,手拿银枪。不禁心动,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英雄吗?于是,有了后来“刀压脖子问亲事”的大胆一举。《燕青卖线》中,任秀英走下楼,看见燕青,“头戴一顶沿毡帽,身穿袍子是佛青。腰中紧系丝蓝带,薄地快靴二足蹬。我看货郎好有一比,好比前朝几倍古人名。他好比卖过丝绒罗士信,又好象长坂坡前赵子龙。他好比终南山上的韩湘子,缺少个花篮手中擎。好比那哪吒三太子,缺少风火轮在足下登。又好比西厢院下张君瑞,缺少小姐崔莺莺。我要与此人成婚配,不枉阳世间走一程……”

出现在传统二人转爱情剧目中对男性的夸赞篇,基本都是出现在一个女追男模式的剧目中。不论是对女性的夸赞篇还是对男性的夸赞篇,背后的主旨都是一个,即男性欲望的对象化过程。

还有一类叫观花篇。例如,《西厢》中莺莺的观花篇。

这里有影壁前头的爬山虎,影壁后头的牵牛花蔓。不光是并蒂莲花成双对,养鱼池的金鱼也成双配对。可只叹观花人,形单影只的一个人来欣赏!莺莺不禁“一阵思来,一阵伤。”思的是花不常开,人不常在。伤心的是月不长圆,草不常芳。由于崔老夫人的反悔,使得莺莺与张生的好事儿变得没有踪影,面对满园的美景,莺莺不禁感慨万物的变幻无常,一切都有个规律。不趁着青春珍惜眼前人,一切都将过去。

《王美容观花》中,王美容走进花园,见到满园的景色,以花喻人,从少年成长时期写起,直到娶亲、结婚甚至生子的过程。中国文学《诗经》就有以花比喻美人的传统,把美女比作花还有它的深意。赵国华认为花朵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所以,远古先民将花朵盛开、枝叶茂密、果实丰盈的植物作为女阴的象征,实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繁衍不息。”[6](P215)同时,用花喻人,也是主观情感客观化的结果。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谈到,“生命的意味是运用艺术将情感生活客观化的结果,只有通过这些客观化人们才能对情感生活理解或把握。”

《双锁山》中有个被人称道的“夸岭篇”,这个优美令人难忘的地方,竟然是几十种花名组成的。小高琼背着母亲私逃路过双锁山,“高山峻岭花含露,能人配就百朵花名。石榴花钟无盐武艺高手,荷包花大破天门穆桂英。高粱花八姐九妹游春景,……”这段唱词从语法和语义关系上考察,也许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观众欣赏二人转听的就是一乐,能人配就花名组成迷人的景色,不必深究意义,优美的唱词也能让人着迷半晌,这也是民间艺人的天才创造。

梦境篇在二人转中也常见。二人转剧目中,有几个梦境篇,最典型的莫过于《洪月娥做梦》。据苏景春先生考证,洪月娥做梦最早来源于《隋唐演义》,根据《隋唐演义》创作出中篇说唱《小西唐》,由小西唐产生出了豫剧《小二姐做梦》,又演变为鼓词《王二姐做梦》、《洪月娥做梦》和二人转《洪月娥做梦》。豫剧中的小二姐是个普通人家的待嫁女子,二人转里的洪月娥是隋唐时期西凉兵马大元帅之女,也是能征善战的女将。故事中展现的思夫篇、婚俗篇及吃酒篇等,几乎与原来的豫剧相同。二人转《洪月娥做梦》曾被老艺人称为百发百中的打斗唱(打斗唱,意思把外行打动了,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可是别看洪月娥学过武艺,有武将的风范,但是面对的观众是庄稼院的人,必须要让观众熟悉,喜爱。“这样就得把她演唱成个爽朗勤快的泼辣性子,上马是能征善战,下马是炕上剪子割地的刀,推碾子的磨,剪蘑菇,采菜啥都会。”[7](P213)洪月娥仅仅是个符号,通过剧中精彩的“篇”,展现的其实是一个活脱脱的东北大姑娘的形象。尤其是婚俗篇,就是当时东北结婚习俗的真实再现,观众听着熟悉亲切。其实,整个梦境的内容,虽然由几个篇构成,剧情描写的还是洪月娥思念罗章,17岁大姑娘想女婿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洪月娥正要做团圆梦的时候,被惊醒。

《阴魂阵》中,刘凤英思念高君保,梦境篇就是高君保走进绣花帐,正当二人要巫山会的时候,小狗叫、金鸡鸣,吵醒了南柯梦。《马寡妇开店》中,马寡妇梦见丈夫回家。做梦的内容基本相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模式呢,弗洛伊德说,梦是被压抑的性欲的满足。

二人转中的梦境篇,从剧目的内容上看,都是女性由于思念意中人或丈夫,正要团圆的时候,被惊醒。而且剧目中的主人公美貌、多情,身份特殊,不是巾帼英雄就是风流的女店主。虽然这些女性不是东北地域里的人物,但是一经二人转艺人的改造,都被冠以东北地域的标签,成为东北人喜欢的角色,这未尝不是男性对女性的心理期待。形式上是女思男、女强男弱,其实是男思女,是男性对女性极度渴望的心理诉求。

五更篇基本是作为小曲、小帽出现的。主要有《盼五更》、《思五更》、《糊弄妈妈五更》、《大将名五更》等。有时作为小帽在开篇演唱,基本和剧本的情节有直接关系,如《阴魂阵》的开篇唱的就是小帽《大将名五更》,一更讲一个历史故事,高琼与刘凤英、韩湘子与林英、罗章与洪月娥等,内容基本都是带有男女爱情色彩的故事,或者是五更里盼望情人到来、约会等内容。

五更篇基本出现在和男女爱情有关的剧目中,与剧情保持一致的关系。用女性的视角表达男性的欲望。

另一类是出现在光棍等曲子中的“篇”。据耿英的《正说东北二人转》中记载,二人转艺人把曲目叫曲子,有边曲子和坤曲子之分。边曲子也叫单边曲子、光棍曲子。如《古城会》、《华容道》、《庆功楼》、《盘道》、《浔阳楼》等,这些曲子都是有朝有代的历史段,报板演唱,当中没有逗笑的地方。边曲子,全仗唱丑的,必须嘴皮子利落,字眼清楚,词句要扎实。

从二人转早期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这些光棍曲子,在煤窑和金场等地唱总会有人点单,这些地方的观众喜欢听带有英雄气概的曲子。但这样的曲子仅仅靠唱的好、语句实,还只是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略显单薄,此时就会凸显出“篇”的功能。它充实唱词的内容,带有趣味性、知识性。如《浔阳楼》一篇,本是边曲子,二人转艺人却加入了“观景篇”、“观对联”、“观画篇”、“报菜名”、“报烟名”等“篇”。田子馥先生对《浔阳楼》的唱本出现的事件,有个注解,从四个小伙玩骨牌的内容来看,“这样的赌局也交代了时代关系,民国初年到解放前玩这种赌具盛行,说明此剧形成于民国初年。”[8](P292)这一时期是二人转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篇”最为兴盛的时期。

这些可以单独成段的唱词,放在当中演唱,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宋江看见江洲城热闹非凡,一个小男孩对着众人高喊着“闪开闪开,别碰了少爷我的马脑袋。”定睛一看,却发现是孩子两腿间夹着秫秸秆在奔跑,真有些戏曲舞台上表演的风范;接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抱着一个小枕头出来,当成自己的孩子,亲一口发现咬出了枕头里的荞麦皮儿。这是多有情趣的画面啊!接着看见几个小伙玩纸牌、姐妹踢毽子、妇女哄孩子等场景,虽然唱的是江州城的景色,二人转艺人有移花接木的本事,展现的却是东北地域里特有的人情风光。

《浔阳楼》的唱段中,最有特色的要数“报菜名“,无论是旱菜、杂烩,还是吃大菜、吃饼、吃面、吃包子、喝汤,应有尽有。基本都是清末民初的食物。”但是菜名也可以根据地点的变换,有所改变。二人转艺人在黑龙江一代演出的时候,菜单中就有大马哈鱼等特产;在长白山一带演出时,菜名中就有野山菜、野鸡肉等;如果在辽宁靠海边一带演出,菜单中就会增加海产品。艺人们说这样唱是因为许多菜都是乡亲们亲手栽种或采摘的,当地观众听见这些熟悉的菜感觉很亲切,也会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9]看来,二人转处处显示出自己的本色,和老百姓“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

“报菜名”,可以独立成“篇”,也是最具灵活性、可以随意填词的地方。没有点儿道行是不行的。艺人们争先竞艺的标准之一,就是考察看谁的“肚囊宽”,即知识丰富。老艺人许文臣说:“二人转《浔阳楼》一千二三百句,是个要劲儿的唱功戏,而且还是个‘光棍曲儿’,特别是丑,没有点儿道行是唱不好的。《浔阳楼》的菜单子像个大杂货铺似的,你唱的肚里就得装这些杂货。和包头唱到较劲儿时,上装唱出个什么上句,你丑就得接上这个下句才行。”

观众在艺人争相竞艺的时候,得到的是美的享受,是一种乐趣,又亲切自然,还能听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所以,光棍曲子能存活下来,在有些演出场所经常被点单,还是有原因的。这从中也可看出“篇”的自主灵活性,它的多变,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篇”有时是二人转的戏核,即二人转核心的部分,它是整个剧目最精彩动人的段落。《杨八姐游春》中的“彩礼篇”,就是全剧的戏核。杨八姐春游的时候,被宋主君看中,古代君王的命令不能违抗,怎么拒绝的确是门艺术。佘太君要了一个大礼单,基本都是常见又难寻的东西,放在礼单中,别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不说主君,即使是神仙费劲脑筋也找不到彩礼单上的内容。足见二人转艺人神奇的想象力还是丰富又迷人的,观众听后着实快乐了一把,解气了一回。老艺人回忆说,这是一出脍炙人口的段子,几十年前,要彩礼的唱词没有现在这么多,也是在演出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

“篇”的表演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李青山回忆说,谈到《蓝桥》的时候,还有一个大尾巴蓝桥的说法,它往往在几种情况下产生。在旧社会,如果讲的是唱一天给多少钱的时候,就可以往里面加词,多磨蹭点时间,往长了抻一抻。艺人叫“啷点儿唱,”;如果唱一出给一出钱,就要尽量删除点内容,艺人叫做高点儿唱。按演出的时间来看的话,如果白天唱《蓝桥》,一看时间还早,就慢点儿唱;如果唱夜场子,看天快亮了,那就赶快唱。

一本《蓝桥》可长可短,可快可慢,自由多变,主要是演员在演出的时候,依据实际的需要适当、灵活地调整。李青山还说,刚开始学艺时,《蓝桥》才三百多句,后来,越发展越多,已经是一千七百多句了。但从它的结构(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

我们依据艺人的回忆可知,这个剧目的特点是“小抠搜”多,一会儿抠出个《绣门帘》、一伙儿抠出个小过门,接着是哭五更,酒色财气等,不一而足。至此,一目了然,艺人在基本情节不变的情况下,多加入了一些“篇”,即可以独立成单元,又与剧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不影响情节的时候,加多少,要依据演出时间和观众的付费情况而定。

以《洪月娥做梦》为例,有的版本描述王二姐给张廷秀不光绣腰搭、兜兜、荷包,还有纳鞋底等内容,将天南海北一切有意思的东西都綉上,以丰富为乐。这些杂七杂八的“刺绣篇”,作为二人转剧目中独立的片段,也是可加可减的,只要观众愿意听,就可以包罗万象,统统拿来。

可见,二人转的“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单独成立,有较强的自由度,看实际演出的需要自由调整时间和长度。有时候,二人转的“篇”也是一个剧目的戏核,精彩的部分都在其中。也有的时候,这些“篇”与二人转的情节互为补充互相衬托,是带给观众快乐的源泉,使得观演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吕树坤.关于二人转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戏剧文学,1994,(10).

[2]杨朴.独特的情感强度——论二人转篇的形式创造[J].戏剧文学,1995,(8).

[3]王木箫.吉林省二人转记事(一)[Z].吉林省艺术研究所,1986,(4).

[4]吉林省戏曲研究室.二人转史料(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2.

[5]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6]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二人转史料(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8]二人转传统剧目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9]苏景春.百年风味老字号浔阳楼——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J].戏剧文学,2011,(1).

猜你喜欢

曲子剧目艺人
舞台剧目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有风吹过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吹曲子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