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显性和隐性知识与英语口语教学

2013-08-15周娜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3期
关键词:二语显性隐性

周娜娜

周娜娜/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四川成都610041)。

在二语习得领域,关于二语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于意思还是形式方面一直是讨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有学者认为,正规教育、对显性知识的教学及对知识的陈述对后续的二语习得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二语习得理论也经常将隐性知识看作是二语发展过程中解释性建构之一。但是没有人敢断言隐性知识是如何发展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从广义方面来说,关于二者的辩论被认为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恰当运用之间的关系。对显性知识和隐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会提到三种观点:无接口理论、强接口理论和弱接口理论。由Krashen所代表的无接口理论派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由McLaughlin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和Krashen的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显性知识经过练习可以转换成隐性知识。但是,持有这两种观点的人都无法说服对方,因为他们都找到了支撑自己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Rod Ellis提出了本文作者也赞同的弱接口假说。通过深入探讨弱接口假说,本文将分析如何运用此理论去引导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推动英语口语教学。

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个术语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Michael Polanyi提出来的。按照乔姆斯基的说法,决定这两类知识的关键在于通过内省习得的语言知识是否可以固定下来。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者能否熟练的表达这些语言规则。或者是说,在操作领域,学习者能否意识到他所学习的东西而且能都表述出来(R.Ellis,1994,25)。当然,不同的学者对这两个术语有不同的定义。

约克大学著名的语言学家Bialystok对二者是这样定义的:显性知识包括学习者有意识学习的所有知识。一种知识到底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在于学习者是否能够表达这种知识。隐性知识是学习者本能的习得的信息。那些不需要思考就能熟练使用的知识,例如一些语法或者词汇都属于隐性知识。正是由于隐性知识的存在,学习者才能够通过直觉或是感觉确定一个句子是对的还是错(Bialystok,1978:72)。

Fotos同样也做出了如下表述,在语言学习中,通过正规教学习得的陈述性知识被认为是显性知识,相对应的程序性知识就是隐性知识。

二、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关系及其转化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关于这一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而这个问题的中心就在于两种知识之间是否能够转化。如果可以转换的话,那么又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这种转换。现今共有三种理论假说:无接口理论、强接口理论和弱接口理论。

(一)无接口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Krashen在二语习得领域定义了显性和隐性这样两种语言知识。他认为这种分类和他对“习得”这一潜在过程的定义具有相似性。同时他还声称虽然成年人能够有意识的或者通过潜意识去学习一门语言,无意识的习得才是掌握语言的决定性因素。习得发生在学习者参与自然状态下的语言沟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关注更多的是意思而不是形式,同时也就有了可理解性输入。学习是一种正规学习的状态,学习者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到形式这一特质上面。有意识的学习起的只是一个监控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写和说前改正或者是改变我们习得系统中的语言输出。所以,他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二)强接口理论

DeKeyser是强接口理论倡导者的代表人物。强接口理论是和无接口理论的截然相反的一种假说。它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并且认为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种知识经常被认为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部分。从信息储存、工作和转化过程的角度来看,强接口理论坚持语言知识可以在不需要任何有意识训练的情况下自动化的使用。DeKeyser将语言习得称为技能的习得,而且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要经过三个阶段:陈述性知识阶段、程序性知识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三)弱接口理论

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早期研究在于两者之间学习机制的不同和它们各自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不再强调二者之间的区别而是试着去发现它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和互相依赖。弱接口理论同以上的两种理论不同的是,它认为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区别,但显性知识可以转化成隐性知识并且这种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在两种假说的基础上,Rod Ellis提出了弱接口理论。Eliis承认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但是他认为我们不能用二分法来对待它们而是应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连续体,并且这两种知识在一定条件程度下可以转化。显性知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提高注意、增强理解。他假设说显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隐性知识,虽然显性知识并不是隐性知识的唯一来源。

无接口理论和强接口理论都带有太强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弱接口理论显得更站得住脚跟。简单的说,弱接口理论可以总结如下:显性知识在没有发展性语法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转化成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在发展性语言规则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在这种发展性语言规则的支撑下学习者可以达到语言习得的阶段,使得新的规则集合到中介语体系中。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来源于显性知识,大多数情况下的二语习得的知识都是源自于隐性知识。正规语言教学能够促进显性和隐性语言知识的自动化。

三、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对二语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者关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二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这些区别首先要求我们在二语口语教学中更多的关注隐性知识。同时,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情况下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毫无疑问,这需要我们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权衡优势和劣势,多加注意显性知识的同时强调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显性知识为主,所以在二语教学中显性知识的学习显得特别的明显,而这种知识的学习也的确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显性知识仅仅是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中的小部分,而隐形知识才是重点所在。这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相比,是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得的,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也谈不上。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学的了什么,但是,慢慢的地这种隐形知识就会通过生活或者是学习反应出来,语言教学最终也是通过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来实现的。我国的外语课堂缺少的是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的输入时间有限、强度不足,除了课堂教学没有其更好的方式。学生课下的英语学习也受到限制,除了书本、音乐和电影视频等,他们很少有或者是根本没有能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应当尽力去创造近乎真实的情境促进学习者隐性知识的学习,增强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准确程度与流利程度。

(一)教师应该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注意力

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隐性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足够的语言输入,隐性学习才不会受到限制。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更多的途径创设更多的环境来提高输入量。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友人其实是最好的语言环境,学校应该改善外籍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为学习者提供更多与真实的语言环境接触的机会。为了增强显性知识在大脑中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大交流频率与力度。这样还能够推动显性知识对语言输出的监控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其他的形式补充一些内容,比如说我们提到的多媒体、视频音像等等。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结合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学习和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参与和用外语思维的方式。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增强自身水平,课堂教学中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同时尽量少说汉语多说英语。而所有的这些,都能够增加学生显性知识的输入,增强显性意识对语言输出的控制能力。

(二)创设多种多样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语言输出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推动学生知识转化和语言输出的重要因素。发展中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方法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交互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和教师相互合作以此来诱导学生充分运用和表达他们的显性知识,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方面增加显性知识的量,另一方面又能够挖掘潜在的隐性知识,不仅能够习得相关知识还能培养交流能力。任务型教学方式同样也会起到相似的效果。

英语学习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在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他们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也只有在考试回答问题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英语,平时很少有机会去将学的知识付诸于实际。大学课程繁多,每学期的英语课是有限的,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课堂上设计的这些练习口语的交际活动也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因此,学生语言的输出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输出可以加快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对说的训练力度,增大语言的输出程度。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话、创设情境等多种多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加速知识的输出与自动化,这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对学习过程的检测和学习策略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监控能力,达到隐性知识的熟练和灵活运用。

语言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Ellis指出,语言的习得并不总是从显性知识开始的,因此,用弱接口理论去指导语言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我们应该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去促进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最初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去促进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为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的改善更多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新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单向的关注于显性知识或者是隐性知识,而更多的是强调显性到隐性的转化。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1]Bialystok,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Learning,28.1978:69-83

[2]Ellis(Eds).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Learning of Language.London:Academic Press.1994

[3]Krashen,S.Formal and Inform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TESOL Quarterly,10.1976:157

[4]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101-111

[5]王敏.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猜你喜欢

二语显性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