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报道中媒体角色分析
2013-08-15高莹
高 莹
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理财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散户和中小投资者摒弃了传统的理财观念,将资金投入股市。股民的增多以及他们对股市信息需求的增大刺激了股市报道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股市报道中的问题也愈发显现。
一、中国股市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一)传播渠道的不完备
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是股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上市公司是筹资者,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中介机构频繁活动于市场,获取信息的途径广泛且相对可靠。投资者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上市公司主动的信息披露和媒体的股市报道,缺少其他渠道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可能的投资回报等情况。正规传播渠道的不完备加之大盘行情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结构性压力使得股票市场谣言和传闻滋生,为投资者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增加了难度。
(二)信息传播的不对称
股市这一特殊报道领域对信息依赖程度较高,然而当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却明显存在着信息传播不对称的特征。监管及惩处力度的欠缺又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频率。
上市公司对公司实际情况有真实充足的掌握,能合理地评价自己的实力并判定发行价格是否合理,他们为实现更多利益可能采用违规手段误导股民。股票投资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在中小投资者和散户上体现得最明显。投资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收集、处理的成本及能力差异,有金融学家将投资者分为知情交易者(掌握较多信息并能正确识别和分析信息)和噪声交易者两大类。若噪声交易者长期主导市场则可能加大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这种股市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将导致众多投资者的集体不理性。
(三)传播环境的控制强
市场预期可能改变股票市场上某段时间内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股价未来一段时间的波动。而股民们的市场预期极易改变。股市上所涉及的各个利益集团都抓住了这一特点,试图采用各种手段影响人们的预期,进而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大众传播因其受众众多,影响广泛而深入自然成为了利益集团极力拉拢和控制的对象。股票市场上信息的传播环境因此而变得复杂。“权”和“钱”的威逼利诱下,股市报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也大打折扣。
(四)意见领袖的误导多
股市中的意见领袖活跃在各个群体中,普通投资者获得消息的来源又较为单一,因此来自意见领袖的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对投资者的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意见领袖包括证券中介机构或咨询机构的顾问、金融或经济领域的专家、财经媒体等。股票市场上的意见领袖将搜集来的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加工整理,再将这些“把关”过的信息传给其他所能影响的股民。一般股民在知识结构、金融素养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意见领袖对其的作用力就更明显。而这些意见领袖又有着各自所属的利益集团,他们的观点和建议通常夹杂着有利于某个群体的倾向性,甚至刻意误导投资者,企图从中获利。
二、中国股市报道媒体角色错位解析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本应是股票市场上信息的传播者,政策的解读者,市场行为的监督者。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媒体的角色发生了错位,有意或者无意地成了利益集团的“发言人”。
(一)权力集团的“维稳部队”
炒股是政府、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国家的立场是不希望股价太高,出现泡沫,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过度的投机会招致国家监管和政策的打压;但也不希望股价下跌很深,那样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国媒体在股市报道中充当利益集团的 “维稳部队”,体现为对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味地充当“减压阀”而不报道关键问题。股票市场出现新的问题,股民情绪激动之时,媒体往往主动发现问题,却不触及根本问题,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社会压力得到了适度的缓解。如2012年5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上市公司独董已沦为特权阶层福利》一文,就近期人们热议的上市公司年报反映出的独立董事等高管领取巨额薪酬现象进行了报道,但遗憾的是该报道只泛泛谈到制度缺失是独立董事成为“花瓶”的原因,却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些制度出现了问题。这类报道只是通过“减压”达到了“维稳”的作用,并没有过多实际意义。
(二)上市公司的“传声筒”
上市公司需要借助媒体宣传造势扩大影响力,因此公司内部往往设有公关部门负责与媒体沟通。记者要与公关部门搞好关系,因为这是取得高层专访的重要渠道。但记者也应注意,公关部门隶属于上市公司,他们的责任是保护公司的利益,他们所主动披露的信息往往是经过内部“把关”之后的有利于公司的信息。很多记者将公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不加思考,不加处理地报道,这背后无论是由于收人钱财还是自身新闻敏感的缺乏,他们都成了上市公司的“传声筒”。
(三)庄家“圈钱”交易的“煽动者”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有时会互为对手进行博弈。庄家常会选择能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媒体合作。如,各类媒体都推出了诸多荐股类的栏目,并不时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点评股市。尽管他们给股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和有价值的建议,但专家在荐股时也不排除是受了庄家的指示或与庄家有密切联系的可能。虽然有些卫视标出诸如 “专家意见仅供参考”等字样,但观众已经默认荐股专家是经过媒体的“把关”后入选的。媒介的公信力提高了受众对专家观点的信任程度,媒体也就成了庄家“圈钱”交易的煽动者。
(四)利益圈内失语的监督者
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重要的作用之一。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对环境的监视。“监督者”须独立于事件之外,一旦卷入“局中”就会面临角色困境。近年来中国媒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媒体的运营也需要相应的财务支持,因此市场化的财经媒体也不得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为赢得合作伙伴的资金支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现象时有存在,在我们面前的新闻纸上隐藏了太多“公关后”的痕迹。财经媒体不再是“局外人”,因此很难成为负责的“监督者”。
三、中国股市报道媒体角色错位的原因
(一)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政治商业各种力量的插手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政策市”。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股市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管理、扶植和保护。政府根据“维稳”的需要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影响股市,这种宏观调控的方式在股票市场比较奏效。纵观中国股市,政府的影响和控制贯穿股市诞生和发展的始终,这也说明我国的股市距离一个成熟的股市还有相当距离。
(二)中国媒体的特殊角色及角色冲突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要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路线。作为中国的财经媒体人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客观中立地呈现事实,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必须顾全大局,维护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股票市场是国家经济动态的一个风向标,在进行股市报道的过程中兼顾“喉舌”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平衡,并着力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某些冲突点是财经媒体人工作中的挑战之一。
(三)财经新闻工作者的个人原因
股票市场上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多且杂,其中有些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显而易见,有些则间接影响股市或发生作用的周期较长,一时间不易被察觉。财经新闻工作者要保证股市报道的准确性、分析的专业性,就必须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全面且深入地分析和阐述。缺乏深度和高度的片面报道只会跟风式的助涨助跌,对股市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反而不利。因记者专业素质的缺乏所导致的对信息的片面或错误的解读也是部分股市报道“误导”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目前受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环境、中国股市的特性及媒介自身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股市报道中部分媒体的角色发生了错位,这种错位影响了股民的投资决策,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目前股市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强化财经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保持独立性。此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行业规则和法律法规,严明惩罚措施,通过明确的规则规范财经新闻媒体的行为。
[1]周乃蓤.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2]卢华.制度变迁与投资者行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
[3]赵智敏.财经报道实务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9
[4][美]安雅·谢芙琳,埃默·贝赛特,李良荣审译,全球化视野:财经传媒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