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富的资本来源于德性与智慧的积累

2013-08-15章如庚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德性财富资本

章如庚

一、前言

在当下,一些人认为财富就是幸福,占有财富就一定能够带来幸福。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认知模式。其实,由财富进达幸福尚需诸多环节,其中人的德性与智慧的积累是诸多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在两千多年前,整个世界都没有太多的财富资本,最重要的资本是道德。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都到处充斥着资本,但是最重要的资本依然是道德。要成功要积累财富,就必须要具备创造财富的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就是财富的资本,就是一要有德性二要有智慧,二者缺一不可。财富的资本来源于德性与智慧的积累,我们应该从古人的著作中去寻求德性与智慧。管理财富资本的最佳战略就是追求德性与智慧的生活方式,财富的资本来源于德行与智慧。

二、概念分析

(一)财富资本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的“产权证”,它是广义的货币,是跟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企业为购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而财富可以分为流动和固定两种。而财富的资本不是指物、东西、钱,而是指创造财富的动力、精神和成功的正能量,也就是说拥有财富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德性

人们通常把德性理解为是人的道德本性,即人生而具有的向善的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性一词有两层内涵:既具有统合的、完整的、本体论意义的内涵;又具有伦理学意义的内涵。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包含着生命力的,并依靠自身力量生成和发展的,是道德和智慧的辩证统一。德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现实根据和内在动力,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统驭的作用。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德性的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维护社会秩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智慧

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数字代表着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字母当然是代表着语言能力,而音符代表的是人类对美的感悟能力。任何一个健全人都具备这三项能力,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他的这三项能力会有强弱差别,但综合起来,每个人的整体智慧是相差不大的。池田大作说,智慧不仅是创造文化获得幸福的原动力,同时又切不可忘记它又是产生破坏、把人推向悲惨和苦恼深渊的原动力。因此,我们要使自己的智慧成为创造文化获得幸福的原动力。我们要怀有悲悯情怀,利用自己的智慧为解除世界的苦难而奋斗,这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正如慈济的诗:谁也达不到顶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并且日夜不安的人。

三、财富的资本来源于德性的积累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修炼自己,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德性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尺子。一个德性高尚的人,拥有的最大财富是善良和爱心;一个德性败坏的人,最恶劣的表现是邪恶与憎恨。这善与恶、爱与恨的存在,也正是人与人的区别,正是不同人性的不同表现。人最值得尊重的,正是他在追求和奋斗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格。真正的幸运属于拥有优秀德性的人,德性是金。

林肯做律师时,有人找林肯为一件诉讼中明显理亏的一方做辩护。林肯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出庭陈词时,我就会不知不觉地高声说:‘林肯,你是个说谎者,你是个说谎者。’”林肯为什么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长久地受到人们的尊重呢?除去他成就的事业外,更源于他那伟大的德性。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都会起作用,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前行的绊脚石。试想,如果你在二三十岁就被贴上一个不道德的标签,往后的路怎么走呀?只有以一种好的德性待人方可终生受益。

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就相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专门作《货殖列传》,记录一些成功工商人士发财致富并服务乡梓、国家的事迹。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明早熟,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资本主义了,自战国以来,封建制瓦解,人们在皇权之下平等,私人产权制度确立,在此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当然是私人产权基础上的市场体制。这样的市场是有其精神基础的,那就是以儒家、后来又加上佛教伦理规范为基础的商业伦理体系。所谓“儒商”,就是以儒家伦理作为商业交易、合作活动的基础。依据这种儒家商业伦理,商人、或者说所有人,都要赚钱,但必须遵守一个规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交易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这不难做到,最难把握的是与权力的关系。在法治不健全的制度环境下,难免有掌权者主动寻租,商人为生存计,不得不与之周旋。但有君子之风的商人却不会主动与权力勾结设租。

另一方面,儒家伦理教导商人,金钱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个人通过合法合理的交易、合作活动积累财富,但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却不在钱之多寡,而在德性之厚薄。德性当然是不以财富为前提的,但有财可以给德性更多表现空间,比如商人可以拿出钱财从事公益活动,服务本族、本乡以至陌生人。正是在儒家商业伦理约束下,传统商人虽以金钱为业,生活却是面向灵魂的。孟子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也即,人有灵魂,在物质欲望之上还有精神。

托克维尔也说过:“假如有人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则我们可以相信,他将逐渐丧失生产物质财富的才能,最后总有一天跟兽类一样,对物质财富既无鉴别能力又不会使物质财富的生产发展。”这话好像就是对当代中国的企业家说的,如果黄光裕看过这段话,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悲剧。一旦物质欲望压倒灵魂,企业家必然丧失判断力而举措乖张。比如,盲目扩张业务,或者待人傲慢自大,以及最危险的,与掌权者大玩游戏,最终葬送自己。

应当说,当代中国企业家所得到的教训够多的了。已经有不少企业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经商之余,走向儒家、佛教、道家及其他宗教,有些人更试图将其融入经营过程中。企业家积极捐助、从事公益事业,同样是其面向灵魂的世俗形态。亦商亦文的卢德之博士对这些趋势予以理论的总结,撰写了一本书,叫做《资本精神》。资本的精神具体是什么,当然可以讨论,重要的是拎出“精神”这个概念本身。按照奥地利学派理论,资本不是死物,资本本身就是企业家以自己的精神创造出来的。

当然,对于商人来说,“精神”二字更有深刻的生命内涵。商人难免每日与金钱为伴,但商人却不应埋头于金钱。相反,如果他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避免黄光裕式悲剧,就必须提醒自己,面向灵魂,让精神支配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生产过程。就像托克维尔说的,“必须让心灵保持强大而有力”,这样的心灵本身乐趣,财富的乐趣只是其中之一。比如,商人从从事公益事业中所得到的乐趣,不会低于赚钱之愉悦。其实,德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好比健康,缺之不可,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德性就是支撑起“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它你的人生就失去了支点,你就根本无法很好地立足于社会。古代君子必备四德“忠、孝、信、义”,可见德性之于人的重要性。“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众人仰之;言而无信,众人避之。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你就失去了友谊、爱情,甚至亲情。没有朋友,连亲人都如陌生人,你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还有什么意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能连条狗都不如,怎么还可能会有人与你有生意的往来,又怎么会带来财富的资本。

当然,德性也会给商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回报。亢龙太子酒轩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人宋红玉被誉为餐饮王国的 “大长今”,宋红玉不仅是成功的知名企业家,也是一名乐于奉献、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优秀慈善家。她事业成功不忘回报社会,从捐助残疾人事业、抗洪救灾、慰劳军烈属,到扶助孤寡老人、贫困大学生、身患癌症的青少年,以及捐赠慈善机构等,到处都能看到她的善举,而社会也给她很多的荣誉,宋红玉获得殊荣无数——“全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中国经济风云人物”、“五一劳动模范”、“武汉市优秀人大代表”、“武汉市首届慈善公益之星”、“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首届创名牌十大杰出人物”等,这些荣誉使得亢龙太子酒轩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政府、同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也带来了很多的生意,使得该公司成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餐饮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资产总额数亿元,年营业收入数亿元,员工数千名。

四、财富的资本来源于智慧的积累

人之为人,立于天地之间,自由和束缚便是其生存的两极,你摆脱束缚越多,享受的自由和幸福也就越多。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梁启超曾说过:“幸福生与权利,权力生与智慧。”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要做一个驾驶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经营活动以消耗知识为主,实际上所消耗的是人的智慧;财富分配又是以智慧资本为主的财富分配模式。在这样的经济时代,个人能否参与生意活动,能否获得财富取决于个人的智慧资本。因此,进行智慧投资、积累智慧资本是每个人的理智选择。可以这样说,只要在我们经手的财物上有了智慧的闪光,其身价自会几倍几十倍地大增,甚至于天价。

智慧创造财富,高超的智慧创造巨大的财富。但智慧不就是财富,智慧要远高于财富。智慧可以包容一切,可以创造世上许多已有和没有的东西,但财富不能;智慧可以转化成财富,但财富不能转换成智慧;智慧一旦拥有,便终身收藏,可反复使用。总的说来,就是财富有价,而智慧无价。世上大多数人都知道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智慧可以提升,可以创造,可以化无为有,化不利为有利,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变一个人甚至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可以这样说,正是智慧,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向自由。智慧可以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活化,而不能相互“传递”。如果我们希望把自身的智慧“传”给他人,也只能提供他人和后人以再创造的素材或基质。因为智慧是心灵汲取物,是个体的再造物,是世间的“新产品”,是生存的新面貌;正因为如此,肉眼清明而缺乏心灵智慧的人,未必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肉眼丧失了视觉的人,能用他精神上的眼睛看得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事物。纪伯伦讲:“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有涵养的人才善于学习,我们从多话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偏狭的人那里学到了宽容,从残忍的人那里学到了仁爱。”让我们在生活中学得更智慧、更洒脱些吧,因为智慧带着我们走向自由,自然也会带来大财富。威廉·伯利梭曾写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以你的所得做投资,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真正重要的如何从损失中获利。这才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

当然,力量是积累财富的基本条件。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计划转变为行动,那么计划就是空中楼阁。在这里不妨对力量下一个定义:有组织地经过智慧指导的共同努力。这足以使一个人把他的愿望转化为财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合作的状态下共同努力,才能产生有组织的力量。积累财富需要这种力量,财富积累后,要保存这些财富,也需要这种力量。只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汇集知识,制订计划,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他的目标很大,那么他们在制定计划时就必须与人合作,用集体的知识来形成力量。依靠智囊团,也就是依靠集体的知识和智慧,由此而凝聚的力量将是巨大的。反之,你就会失去力量。但你在选择智囊团时要特别谨慎。智囊团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经济性,其二是心“灵”性。经济性的一面很清楚,任何人只要能得到智囊团全心全意地协助,给他建议、忠告及合作,他即能获得经济利益。这是所有巨大财富积果的基础,你了解了这—点,就能决定你的经济地位。智囊团特点的心“灵”性比较难理解。下面的话或许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两个人的心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第三种看不见的无形力量”。我们可以把它比作第三个心智。

人的心智是一种能,它部分属于精神性。当两个人的心智在和谐的状态下相互融合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心“灵”面。我们再观察一下所有积累了庞大财富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奉行了依靠“智囊团”的原则。

五、结语

诚然,关于财富的话题讨论经久不息,人们往往以为金钱就代表财富,但其实两者岂可等同?笔者认为,金钱不过是人类无中生有的交易货币,往深处看,金钱里实际空无一物。而大多数人一生却被“金钱”这支魔棒指挥得团团转,跟在金钱的屁股后面忙碌一辈子,省吃俭用,却似乎始终无法积累足够的钱,使本来唾手可得的其他财富和幸福(如健康、爱好、爱情、亲情和友情等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都被各种担忧和莫名的恐惧所侵蚀了。

其实,人们追求金钱本无可厚非,但古往今来,凡痴迷于赚钱技巧和钻营蝇头小利的人们,都没能成为真正的富人,原因何在?“财富是一份奇妙的礼物,聪明和技巧都留不住它,只有当你成为一个吸引财富的人时,它才会从四面八方向你聚集……”想要成为富人,必须具备吸引财富的能力,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德性和智慧,同时你还需要懂得财富的规律,修炼自身的品格和素养,学会规划自己丰富的人生,让钱为你的梦想工作,才是如何投资的关键,而投资将是人生的一项长期计划。这娓娓道来的财富智慧书,告诉你创造、保存和运用财富有哪些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就如无形的“道”一样,简单却无处不在。总之,只有德性与智慧的积累,才能够营造出财富的资本,才能够有创造财富的动力、精神和成功的正能量。

[1]陈彦斌,肖争艳,邹恒甫.财富偏好、习惯形成和消费与财富的波动率[J].经济学(季刊),2003,41(4):122-124

[2]陈彦斌,周业安.异质性财富偏好和资产定价[J].经济学(季刊),2006,44(1):143-147

[3]张琳晶,丁绍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及其参数确定[J].金融经济,2006,28(16):156-158

[4]陈彦斌,徐绪松.基于风险基金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经济研究.2003,21(12):102-105

[5]陈彦斌,肖争艳.基于高斯冲击和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2(10):143-146

[6]任保平.西方经济学财富观的历史演变:一个文献述评[J].经济学家,2010,14(01):155-158

[7]莫凡.解开利益格局的戈耳迪之结——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推动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认同 [J].理论月刊,2010,18(4):132-135

猜你喜欢

德性财富资本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VR 资本之路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