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

2013-08-15孟程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孟程程

一、失落的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当代文化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为传统的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的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价值取向。”[1]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无数中华儿女在五千年的历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汇聚的一条文化长河,上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犹如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血脉。作为庞大的精神体系,其影响仍延续至今,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用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同时涵括道家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是一个有机构成体系,主要反映了一种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形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思想文化领域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由孔子所开创,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主导思想,并逐渐积淀成为普遍民族心理和文化心理,千百年来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推移不断丰富壮大,作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深刻作用影响着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曾以其辉煌夺目的光焰照亮了整个东方并广泛传布于东亚地区,使中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中国古代文化的外传不仅限于古代科技中的几项发明,还在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许多异域人士怀揣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不远万里来进行学习考察;中国的四大发明早已传到西方与南洋,为西方近代文明开辟了先河;亚洲许多国家至今仍以不同方式使用汉字或拼音。美国著名汉学家德克·卜德在其《中国物品西传考》一文中说:“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2]在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中国一直保持着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文化水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但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兴衰变迁,难免具有时代局限性。回顾中国历史,“天朝意识”和“中央之国”情结一度造成强烈的文化自负心理,这个古老的民族不再像接受印度传来的佛教或是像吸收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那样海纳百川,而是轻视、排斥、抗拒外来文化,固步自封,而在这一阶段,文化科技也几乎止步不前。鸦片战争后,西学再次大举东渐,国人在探索救国之道的过程中逐渐将肯定的目光投向西方文化,民族危机的逐渐加重,更是加剧了他们和其他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中国人开始陷入严重而持久的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之中。中国二十世纪的两次大规模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再次对中国人内心深处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稳固地位进行了猛烈撼动。德国学者康德拉德·塞茨概括说:“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浩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在这100年中,我们看到的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令人痛心彻骨的悲剧:一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文化对自身产生了怀疑。在过去的两千余年历史中,中国人由于自己的文化而得到确认,由于中国文化而获得了优越于其他民族的自豪感,而中国也因此被看做人类中心的花朵。可是此刻,这个文化的精神领袖们却把它看成是一种错误的东西。中国人要把它看成历史的垃圾堆”。[3]种种经历使国人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甚至还影响着今天的人们对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作用的重视。沧桑的传统文化像一位失去权威的孤独老者,无言而落寞地在民族人心中四处漂泊。

二、当代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继承

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与自我文化的否认经历,实际上可以被理解成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新与改造的发展变化过程。无论过于推崇或过度肯定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还是将中国近代以来落后与被动挨打的原因和盘归咎于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否定,都是对传统文化作用的过度评价。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后会发现,传统文化并非一无是处。

有关文化的建设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关于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讨论也一直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为特征的中国当代文化的两大构成要素。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两种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4]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在走向世界与找回自我两方面同时得到了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步得到恢复,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文化建设被摆在重要日程并取得了瞩目成效。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范围不断扩大,在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一些文化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理念,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统文化进行更新,更具活力;另一方面,一部分国人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时刻背负民族文化自卑感,在未对本国自有文化进行全面认识甚至缺少基本认识的情况下,盲目追崇外来文化,脱离本国实际地大量吸收、应用别国价值观念、思想理念,效仿其思维方式,忽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再加上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丰富的物质诱惑所带来的刺激,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物质与经济的追逐,更加忽视本国当代文化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原来传统文化中的良好伦理观念与友善社会风气、道德原则被抛弃,一些诸如尊老爱幼、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等优秀民族文化被漠视、遗忘。许多人在惊叹这种文化建设现状时,开始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的改革开放虽实现了文化上的觉悟与经济的崛起,但有关国民对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地位的认识是有待提升的。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割断历史文化无益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本我休戚相关,忽视自我民族文化犹如抛弃“灵魂”。如果缺乏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与客观认识,缺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5]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与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还应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参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批判地进行继承,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深入的研究,谨慎进行扬弃,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生产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将这二者加以结合,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在思想观念上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重视国际文化交流,合理借鉴、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使得五千年文明得以存留和延续。传统文化早已融入到民族的血肉之中,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文化民族特质的主要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能够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为民族崛起、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来源,同时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曾经为中国成为泱泱大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干,有待进一步挖掘展现其精华,为当代文化建设所用,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当代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对其进行新的转型发展,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建立民族自信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同甘共苦提高综合国力,进而重塑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三、“中国梦”与当代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新时期总结提出的民族奋斗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思想动力。“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共同期盼,需要十三亿人以实际行动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将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当代文化构建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力量有助于凝聚、发挥民族整体力量来实现中国梦。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树立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使整个民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共同实现民族梦想。一方面,传统文化强调集体观念和意志,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形成民族合力。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6]爱国主义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爱国主义被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能够为我们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优秀传统文化以不同方式深深扎根于人们内心,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引领中华儿女团结统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共筑中国梦,共建美好幸福的家园。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向上进取、独立自主的精神文化风貌。中国梦的实现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实现,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要求每个人把当前工作、现阶段任务做好。让十三亿人民走向现代化与民族复兴,决定了圆梦之途并不轻松,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前提下,需要每个人尽力而为、辛勤付出,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在当代文化构建中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与人生出彩机会时努力奋斗与积极进取,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中国梦”是复兴发展之梦,同时也是和谐、和平之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共生,有着“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宣传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和为贵”思维方式特征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此时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与和平的邦交关系,有必要时刻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优秀历史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宽厚的特质,能够包容并尊重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平等且诚信地与他国人民交往。翻开历史,“七下西洋”和“丝绸之路”等众多历史事实都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与发展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的实现,都是“和”的传统文化创新运用的典范。在国际交往或是人与人的交往中“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7]为和平发展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邻为伴,与世为善,为自身梦想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中国梦的实现途中有必要大力宣传世代传承的“和合”品格,树立内外和谐发展的典范,焕发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当代文化构建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感召,当代文化构建同样需要“中国梦”的丰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共产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客观对待传统文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自我认同感,重塑民族自信,增添民族自豪感与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利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动力与支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含有新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崛起不可或缺。

[1]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

[2]塞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97

[3]任丽梅.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J].理论与改革,2010,(6):107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5]《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608

[6]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2-10-25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