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礼记·乐记》的乐教理论

2013-08-15李晓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乐记乐教礼记

李晓东,王 杰

《礼记·乐记》(以下称《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律吕正义》评价道,“囊括古今言乐之道,精粗本末,覙缕无遗。”基于有着比较完备的乐教理论,《乐记》对后世历代音乐教育都有着深远影响。“历代音乐理论,多不出《乐记》一书之范畴。”《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完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张少康先生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一书中曾概述了三点影响:音乐本源论,音乐作用论,音乐的创作问题。而在《礼记·经解第二十六》开篇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

可以看出,古人对乐的教化作用的重视程度。

《乐记》现有11篇,《礼记》和《史记》二书均有收录(分别在《礼记》的卷十一和《史记》的卷二十四),根据《史记正义》的记载:

乐书者,犹乐记也,郑玄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今虽合之,亦略有分焉。刘向校书,得乐书二十三篇,著於别录。今乐记惟有十一篇,其名犹存也。

即可见,现存11篇的篇目名称。通观这11篇文章,可以看出,推行礼乐教化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产生的社会功用也是尤为重要的。《荀子》概括其为“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

一、音乐与人心的作用与反作用

这里首先就要提及音乐的本源问题,《乐本》篇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音乐的本源在人心感物,乐的产生有着“物→心→声→音→乐”的一个过程。音乐不是先天就存在于人的内心,是通过外物对人心的影响,使感情激动起来之后才产生的。换句话说,音乐是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因为情感不同,由此产生的音乐也就不尽相同。音乐之所以能够打动人,也正是因为音乐所流露出的,可以让人感动的复杂情感。

音乐是人的一种精神创造,是一种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中丰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有感于外界事物并能激起人内心情感活动的,都可以是音乐表现的对象,而音乐又能通过感性的形象直接揭示人的情感活动,《乐言》篇认为: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喜怒哀乐之常,应感起物而,然后心术形焉。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性格、心智,表现出来的哀、乐、喜、怒等情感变化也无规律可循。上文论及,音乐表现着人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音乐在表现不同情感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在影响和改变人的品性,就像一面镜子,让人自觉地“正衣冠”。

这种“镜子”作用说明,《乐记》不仅注意到“乐生于人心”,同时又“乐生人心”,换言之,就是音乐与人心是可以相互作用的。而这种相互作用,恰恰坚持了音乐创作的真实性原则。这种高度的真实性,来源于人内心世界自然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正如: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音乐是不能作伪的,内心没有真实情感就无法形之于音乐,只有“情深”方“文明”,能“和顺积中”方有“英华发外”。我们探讨的音乐教化作用,也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的熏染去发挥作用。

《乐施》一篇曰:

教不时则伤世……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这种教化如同春风化雨,内化于心,去净化人的心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管是抒发人的情感,还是表达人的内心体验,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

二、音乐对社会和政治的功用

音乐和政治的关系是先秦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又相互影响。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兴起都必然伴随“制礼作乐”,历代王朝都将乐看作其文治武功的象征。一定程度上讲,音乐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社会状况、道德风貌,反映当时社会的时局变化和政治利弊。《乐本篇》言: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文中所阐发的是根据“物感”论来讲述政治对声音的影响。“治世”“乱世”“亡国”是三种不同的政治状况,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这是在不同时局政治状况下,因为影响到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产生的音乐。“安以乐”、“怨以怒”、“哀以思”揭示了相应情况下的音乐状态,反过来又对政治产生作用,即产生“其政和”、“其政乖”、“其民困”的不同结果。这段话,揭示了“声→音→乐→心→物(社会政治)”的音乐作用论,也就是后来“文学→人心→治道”公式的由来。笔者以为,乐对政治的作用有二:

1.以礼乐代兵刑。《乐论篇》载: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在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文中提及以礼治理天下,就是指实行礼乐。《乐本篇》曰:

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性,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在儒家看来,乐同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可以用来作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根本,用礼乐治天下也一直被视为儒家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有其独特性:以文代武,以礼乐代兵刑,以感化代专制。《乐记》很好地传承和深化了先秦以来儒家提倡的通过礼乐教化民心的政治思想。它将礼、乐、刑、政统一起来,视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几个方面,用“礼”来引导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用“乐”调和民众的品性,用“政”来教化民众行为,用“刑”去防止和惩处民众的奸邪行为,唯有积极调动这四者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同民心”、“出治道”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2.以礼乐促和谐。对于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秩序与和谐是维护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国家就会陷于无序混乱;没有和谐,人与人就会疏远,人心也会涣散,一旦出现这种状况,统治就无法维持下去。《乐论篇》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从周代开始,礼由“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之事逐步转化成一套等级制度,大到邦国建制、政法文教、朝拜祭祀等国家行为或政治活动,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文化娱乐等民众生活活动都规定了较为统一的、严格的、符合身份的仪式礼节,即流传到后来的“周礼”。“乐”与“德”相连后,便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古代的“乐”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的情感特征、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德”的内容三个方面,“乐”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性可以看作“乐”最根本的特征。无论“礼”和“乐”都具有共同的道德属性。

这种道德属性是具有鲜明社会性的,“君子所知,仁义礼智根于心”,《礼记·聘义》有“君子比德于玉”一句,以玉的美质映现君子的十一种德行,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而乐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以弘扬这些德为中心的,它能使人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达到自身道德品格上的完善。统治者可以通过乐,实现“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进而在已经形成的社会关系中起到调和的作用。正如《乐化》一篇载: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余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可见,乐能起到调和君臣、父子、兄弟、乡族长少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乐教思想的局限性

研究者往往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儒家为何偏爱音乐,并把它作为安邦治国的手段?这或许与周代以来音乐的使用场合有很大关联。因为使用音乐的场合,通常是在庙堂之上,用于礼仪、祭祀等重大国家事务,少有或者说并无纯粹为怡情悦性的音乐。于是,音乐被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普遍严肃地看待,被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儒家对音乐的看重,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并不提倡为艺术而艺术。

一般认为,儒家的文艺有着强烈的理想色彩。它过分追求把情感纳入理性的轨道,一方面受理性节制,另一方面要服务好政治。如《乐本》篇曰: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音乐不再单纯是一门艺术,而成了统治者实现稳定统治的工具。通过音乐教育使“官序贵贱各得其宜”,要“示后世也有尊卑长幼之序”。“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则成了评价音乐的标准,过分强调“德”和“位”的音乐标准,这也就容易把中国的古代音乐引向庸俗化和势利化。而将“乐”紧紧绑在“礼”的战车上,过分强调“乐”要配合“礼”,则使“乐”逐渐失去了它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乐记》反复在申说一个道理,礼和乐是治国安邦的支柱,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春秋战国时代不仅“礼崩乐坏”,也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例如法家就极力主张用强制的手段(刑罚)来维护统治,这就与儒家的思想针锋相对。另一方面,“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要求统治者施行礼乐要适度,尊重规律,这种适度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现实情况也瞬息万变,这就给统治者提出了高难度的课题,据此可见,儒家的乐教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受欢迎,恐怕绝非偶然。

[1]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乐记论辩[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四库全书·史部·史记·卷二十四[EB/OL].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24.htm

[4]中华经典藏书.安小兰《荀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田小军.《乐记》乐教思想论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秦太明.《乐记》音乐思想的儒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7]刘源.《礼记·乐记》文艺思想探讨[J].北方论丛,2011,(1)

[8]陆学凯.《礼记·乐记》与先秦礼乐思想[J].北方论丛,2003,(3)

[9]石磊.从《乐记》看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礼乐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10,(8)

[10]范小烨.浅谈《乐记》的乐教思想.安徽文学,2009,(3)

猜你喜欢

乐记乐教礼记
SOUNDS OF THE VILLAGE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论《乐记》的辩证思维
文明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综述现当代学者对《乐记》中音乐美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