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一月皆世界——谈《赤壁赋》景物描写及教学
2013-08-15林彬
林 彬
苏轼代表作《赤壁赋》是各套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苏教版教材将它编排在必修一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感悟自然”板块之中。我们课堂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水乳交融的情、景、理,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而在文中,“水”与“月”无疑是最关键的意象。无论是开篇的写景,还是中篇的抒情说理,抑或收篇的主客同乐,始终都是抓住“水”与“月”这组关键意象来完成的,“水”与“月”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串连起文中的情、景、理,读来让人时时觉得置身于水光月色与水声月影的交相辉映之中。因此,这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而避开常规的逐段分析的思路,对文本不断进行挖掘。
一、以水、月绘景
随着苏轼先生的笔触,我们走进赤壁的美景,徜徉于这片山水与这片明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当时为“七月既望”,十六正为月圆之日,然此时月尚未出,江面则是“水波不兴”,于是欣然与客饮酒待月,自然咏叹出“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眼前景引出诗中月,但又何尝不能理解为是苏子意欲以诗中月引出现实月呢?至此之后,作者给我们铺展出一幅 “秋水夜月图”,“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皓月当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水面如镜,这是苏子直接以水、月绘景,直接写水光月色。月光洒落江面与水雾浸润相融,使整个世界笼罩在一派飘渺朦胧的水光月色之中,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月色笼水,水波含月,共同营建了一个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置身于如此曼妙的境地,怎能不让人心怀舒畅,沉醉其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遐想飞仙,确是作者想想而已,于是,苏子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便化作“击空明兮溯流光”,化作一曲“望美人兮天一方”,在月影水光的陪伴下,清脆嘹亮升起于辽阔的江面。
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澈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中国古典文学少不了“水”与“月”这两个意象,水有清浊动静之变,月有阴晴圆缺之别。夜晚的赤壁,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谧,是“月处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动律,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丽。所以,在苏轼与赤壁水月的意向性交流中,水月显现出了宁静、清澈、明亮的美。由此可以感受到,苏子眼中自然,是纯粹的自然,因清风而轻灵,因明月而光亮,因白露而朦胧,因水光而壮丽。这里的自然是灵性的自然,是充满着生气与灵性的自由空间。“明月”、“水光”,哪一个不充满着灵性呢?人与物相对相立又相似相连,所谓万物有灵,欣于所遇,也正在心领神会间。
二、以水、月传情
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与两三好友泛舟赤壁之下,这是何等的悠闲、自在、无忧,于是苏子与朋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我们一起来聆听苏子的歌声,歌“桂棹兮兰浆”,这是间接写水;歌“击空明兮溯流光”,这是间接写月,直接写水。以水与月引出“美人”,很明显,这儿的美人应该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的确,一身抱负的苏轼已经隐隐透露出他心中的郁愤了,已经借水、月传递个人之情感了,或乐或悲。
此时,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营造出忧思的氛围。先前如诗如画的水与月此时似乎也顺应作者情感的变化,着上了一层抑郁悲凉的色彩,本淡于作者情感世界之外的水与月,在此情此境中逐渐显影,并参与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之中,水光月色与作者郁积心中的情感浑然一体。
而下文客人的一番感叹,更是将情感推向深入,将悲情不断渲染,而作者同样是抓住“水”与“月”来行文的。客人由泛舟赤壁联想到赤壁之战,联想到曹操与周瑜,更联想到个人,说到“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这里暗写了水;客所羡者是“长江之无穷”,在这里直接以水为喻,所希求者是“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这直接以月为喻,渴求的是一种生命的永恒。客之所思、所羡、所求,无一不是紧扣“水”与“月”这组意象来展开的,人生无常,人生渺小,已把前文中的“乐”一扫而光。作者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命运的乖舛,生活的困苦,种种情感无一不是借水与月而生,作者将情感置于水、月背景之下,更显得高邈超远、诗意盎然,给我们读者带来一种巨大的心灵震撼。
在这儿,水与月的澄澈净化了人的情感,使之更加缠绵、美丽。情感的承转起合,在水与月的陶冶中,化为美丽的音符,或喜或悲,或伤或悲,都是情感自然的流淌,在水与月的净化中,真实的情感得以更加清新而自然的呈现。
三、以水、月明理
在苏轼笔下,水月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情感和真理,这样,水、月亦更具魅力,使之犹如一面镜子,更呈现出生命、人生的本色,更能显现生命的哲思,引发人生的思考,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
面对客人悲情,作者对其所思、所哀,仍以“水”与“月”为喻,既然客的悲伤因月、水而起,就仍以月、水来冲刷你的哀愁吧!苏子首先提醒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然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笔下的月与水,水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从其变者而观之,江水东流,周而复始,月缺月圆,月月皆然;从其不变而观之,年年花开花落,月月有月圆月缺,这是恒久不变的规律,人生亦是如此,也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正如唐朝诗人张若虚所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何必去羡慕那明月江水呢?作者让“水”与“月”这组意象再次显示其明理魅力,将短暂与永恒的人生哲理阐释得形象明了。
在阐明了哲理之后,苏子继续劝慰客人,劝客人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仍旧不忘提及“水”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自成一景,为人享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让我们一起享受享受人生之乐吧,作者如此豁达,愁绪为之消散。最后,作者还是以“水”与“月”作结,船行水上,人在舟中,东方曙光已现,西天淡月犹在,宁静而又安谧。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水”与“月”,以它为美景,用它来抒情,拿它来说理,再用它来抒写自己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结束全文。
水,容纳万物;月,明朗高洁。在水月自然中.诗人体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赤壁的水与月,让苏子在其中完成了从本我到超我的一次突围。同是被贬之作,自居易《琵琶行》的结局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由悲到更悲;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由悲到喜。同样面对逆境,陶渊明寄情山水来往而不返,屈原绝以明心志,苏轼却既不消极避世,也不愤然抗争,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看待生命历程。水与月所隐喻的性情品质、人生态度又彰显出作者旷达乐观的大智慧与大胸怀,细细把玩,妙不可言。
四,以水、月铺展教学
由此可见,月光水色溶哲思,因此,在这篇经典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亦可以跳出窠臼,以此为突破口,来串联教学,以赏情、品情,悟怀。
第一步,品读文本,勾画语句。这是一篇散文,但更包含有浓浓的诗意。因声求义,因声得美,要想品其美,必须要读出其美,因此,在教学中,美读是第一步。一是让学生听范读,初步感受语言的抑扬顿挫之美;二是学生自己投入,试着诵读;三是听读,即听同学朗读,感受流畅之美;最后才是诵读,将课文艺术地读出来,这样才会有深刻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水”与“月”的语句,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在各段落中寻找出来。可将其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再细读这几句话,并以点带面,强调这几句中的文言知识点,适当进行拓展,进行翻译。
第二步,赏析景物,探寻层次。通过每一段关于水、月语句的串讲,可以引导学生赏析,体味水与月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或是清静的,或是幽寂的,或是哀怨的,或是明朗的。由此告诉学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景入情,分析诗人情感变化,学生自然根据景物的描写能感觉到作者乐与悲,悲与喜的转变,也借此明了了文本的结构。文章在结构上,情因景而生,生得自然;有喜转悲入乐,波澜分明,可以说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有他独到的结构,而探析文章的层次,感受文章的结构美,也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创造,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第三步,感悟哲理,跳出文本。画意,诗情,哲理,入得了文本,还要出得了文本,可将蕴含哲理的第四段,也是有大量关于水、月描写的段落进行重点讨论,把情景理有机结合,也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最后,可以就水与月,设置几道开放性的思考,“从赤壁之月中.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苏轼”?“客人之月与苏子之月,是否是同一轮月亮”?也许这样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入文—— 出文—— 升华。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容易“重意轻文”,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文言知识、讲实词、讲虚词上面,而对于这些经典之文的美是忽视不见的。因此,在《赤壁赋》中,以水、月为突破口,适当串联文言知识讲解,更多地是与学生徜徉在美的氛围中,徜徉在对人生的思索中,这也是高中新课改一直强调和凸显的。
五、小结
如诗如画的江山风月,浓郁深沉的悲喜情感,高深玄妙的哲理启示,这一切在《赤壁赋》中得以呈现,在赤壁的水与月中得以呈现,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评价的,“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这就是东坡的文。
而在文中,我们感觉到的苏轼更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言,“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就是东坡的人。
一水一月皆世界,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成全了苏轼,这就是我与学生走进《赤壁赋》所感、所悟。
[1]陆精康.画意·诗情·哲理——苏轼《赤壁赋》艺术张力探幽[J].阅读与鉴赏,2002,(9)
[2]周福勇,薛强.《前赤壁赋》美学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1)
[3]孙友欣.水与月的哲思——《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胡立琴.《赤壁赋》的审美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