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理工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研究

2013-08-15江,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校级创新性研究性

聂 江,陈 华

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6年以来,国家逐步在重点院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改变了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和设计实验,从而带动更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和发明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参与该计划的高校普遍认为,此举为中国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有效解决了当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作为地方理工院校,在没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工作,并以此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地方理工院校是指省市自治区所属但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的普通高校,大多由原来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办学规模、办学设施、人才资源、经费来源有限,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老牌重点院校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方面较明显。地方理工院校目前都没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此,各省近年来分别开始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效促进了地方理工院校大学生创新工作的发展。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多年来一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6年正式运行校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2008年湖南省正式实施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2]湖南理工学院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研究,探讨长效机制建设,创新管理思路,开创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局面。

一、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完善制度

为更好地实施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学院成立了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专项用于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配套、优秀创新项目奖励和指导教师表彰。认真组织各教学系学生科研负责人学习《关于申报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学校和各系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活动,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应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对完成项目并通过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学生,将取得相应的实践学分。其中项目负责人最高可获4个学分,其他参与者最高可获3个学分。同时,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奖励标准与在校教师相同。

二、注重宣传,积极引导,畅通渠道

由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近年来才开展的,学生了解程度远不如“挑战杯”,部分教师也知之甚少。为此,学院将“挑战杯”、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捆绑宣传,以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为契机,在院报、院电视台、院广播台、院宣传栏中同步宣传,短时间内让师生有初步了解。根据学生对身边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楼内摆放专题学生科研宣传板,宣传同学身边的人和事,同时,建立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网(xsky.hnist.cn),及时更新内容,上传相关资料,链接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网”[3]和国内重点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平台,让感兴趣的师生深度了解。在学生积极申报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选题,强调项目的选题要贴近学生的学生和生活需要,研究目标集中,1-2年可完成。

三、规范评审,注意导向

构建了“校级申报——校级评审——校级立项——省级入围——现场答辩——省级推荐”管理模式。以2012年申报数据为例,2012年,全院申报198项,最终确定91项校级立项,在此基础上择优选拨20个项目入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推荐项目答辩,通过现场答辩和多媒体演示,最终确定13个项目为201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推荐项目。在评审过程中,注意评委专家的学科合理性,同时,对构思较好、扩展性较强但文字表达欠佳的项目加以引导。项目研究立项注重计划的详实、可行,注重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4]

四、跟踪服务,督促研究、提供平台

1.举办培训。每年由校方主办2-3次项目主持人培训会,邀请相关资深学者(教师)讲授相关研究知识和研究方法,对省级项目主持人实施每个项目主持人轮流主办研究成果交流会,交流的同时还相互参观所在系实验室。

2.成立协会。成立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专项服务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逐步完善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模式,设立协会专用办公室,安排协会干部值班,接受学生的咨询。

3.开设课程。开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文素质选修课,让更多对创新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创新平台中来,实践证明,2011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2012年项目申报中积极踊跃,申报流程清楚,立项概率较大。

4.签订协议。对省级学生科研项目,与其主持人、指导教师签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确保各项目按计划进行研究。

5.过程监控。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网,给每个立项项目主持人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初步实现了信息变更、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相关材料网上提交等功能,能实时掌握各项目组进展情况。同时还专门为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立管理档案。

6.成果展示。举办机械创新节、计算机科技创新节、电子科技文化节、艺术设计展、力学模型展、化学竞赛等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每年12月份举办全院性的学生科研成果展,同时,将每年度省级项目单独制作成精致的宣传展板固定在图书馆大厅墙壁,营造校园学习氛围的同时宣传学生科研典型。

五、积极扩展,延伸研究

重点加强省级学生科研项目建设,培育出部分具有国家级水准的学生科研项目。[5]同时,对有能力冲击国家级项目的加强其延伸,争取在国家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较好水平。对校级项目结题后在项目基础上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将给予适当的稿费补助,对实物制作给予追加一定补助。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五年来,参与项目研究的同学在省级以上竞赛中丰获硕果,2011年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省体育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并先后荣获挑战杯竞赛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组织奖。

六、结束语

地方理工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湖南理工学院后发赶超,在湖南省2008-2015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申报评审中,以综合成绩第一率先出线,2012年完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最终验收工作,2013年将正式开始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湖南省教育厅对我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给予充分肯定,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四年在原有分配名额上再奖励我校申报名额。同时,硕士授予权单位的立项建设,意味学校培养层次的提高,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1]王祖源,毛骏健,吴於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9):26-28

[2]朱湘柱,周沛锋,许又泉.地方理工院校开设创新与设计性实验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6):88-90

[3]周合兵.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8):45-47

[4]郭维城、张陈、肖楠.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运行和管理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30-31

[5]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猜你喜欢

校级创新性研究性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科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