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13-08-15韩裕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死观人生生命

韩裕凤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起,美国和我国港台地区已进行了多年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状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状况及分析

根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与日剧增,约为20/1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案例2002年发生27起,19人死亡;2004年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的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进入自杀的“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

近些年来,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云南大学马加爵砍死同学4人;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杀人事件;河北大学“我爸是李刚”车祸撞死人事件……此类事件强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生死认识上的偏差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来说,虽说实践决定认识,但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自杀或者他杀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源于自己生死认识上的偏差,这是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死意义缺失

古语有云,“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认为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这种“生为苦,死为乐”的思想是对生之价值领悟的匮乏,对死之意义理解的肤浅,是生死意义缺失的表现。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让极少数大学生有成功感,有30%的学生得过且过,达到70%的学生有厌恶反感情绪。他们便只有听之任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无法表现,个人的行为便流于任意而为,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此种类型的自杀是典型的生死意义缺失下的自杀。这虽然不能代表大学生整体,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动力、激情及意义感到彷徨与困惑。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

(二)生死观认识模糊

如“人死如灯灭”的观念,这种生死观告诉人们,“死有什么呢?人一死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不知道了。死有何惧?一死烧之,一烧埋之,如此而已。”这种观念是很危险的观念,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会让一些人胡作非为,无所顾忌,认为“反正都是要死的,死了什么都没有,还有什么不能干呢?老子一个人死是死,杀一个人是死,杀两个人也是死,何不拉多几个垫背的,给我陪葬呢?”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就出现了社会上许多年纪轻轻的亡命之徒,造成连环杀人案;或者认为,“人都是要死的,一死万事休,努力了有什么用呢,奋斗又是为了什么呢?”这同样也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何社会上总有那么多大学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观念不失为其原因之一。

又如某些影视作品中的“脑袋掉了碗大的疤,20年后又是条好汉”,对死亡产生一种视死如归、不尊重的态度,在生活中对一切事情无所谓,即便犯下严重刑法,就算绑赴刑场时也毫不在乎。从本质上说,这种生死观坚信人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必然轮回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不足的客观原因

(一)家庭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中对生死观的回避与不重视成为大学生生死观偏差的起点。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总认为死亡是个很沉重的话题,对自己的孩子谈论还为时尚早,也是个很难说清道明的话题,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必要的,从而忽视甚至回避了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即进行生命教育。当孩子对生命或生死理解的渴求想要得到满足,对于生死的困惑想要获得答案时,得到的或者是阻止其不要瞎想,或者是没有明确态度的回避。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会遇到很多烦恼,如失恋时的郁闷、家庭经济的紧张、网瘾的不可自拔、就业的茫然等,面对诸多人生第一次必须独立面对的生存、生活与生命问题,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释放方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不愿意与他人甚至亲人谈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以至于常常会陷入绝望与痛苦之中,最终以极端的方式——自杀来逃避问题。

其次,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在物质追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的期望失衡。

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考上名牌大学、找份好工作,拥有高薪水、大别墅、小轿车,才算是成功人士。但现实中,大学的普及化、高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就业形势的严峻、人际关系的复杂、社会竞争的激烈常常使得大学生压力很大,挫折重重。因此,这种家庭教育在物质上的高期望值与精神需求的低期望值的不对称,很容易让入世较浅的大学生把人生的全部意义就等同于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一旦面临激烈的人际冲突和社会碰撞之时,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可见,生命教育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教育。

最后,家庭环境中父爱母爱的缺席。

中国家庭在近二十年以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由于离婚、工作调动以及务工引发的跨区域流动(尤其以农村和中小城市务工人群的流动为主),使越来越多身为父母的流动人群成为了“缺席父亲”或“缺席母亲”。这些父爱母爱缺席家庭中的孩子,无疑缺乏生命教育。当他们得不到周边人的帮助时,易对社会产生厌恶,对亲人无眷念,对生命漠视,最终草率地选择自杀。

(二)社会影响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各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表现在生死观上,一方面是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生死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死观中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风气使一些大学生很少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不再积极追问人生的理想,只顾当下的物质享受,从而在生死观上发生偏差。

另外,社会上各种网络游戏、暴力影视和恐怖小说等因素会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例如,近年来,许多心智未成熟的大学生沉湎于一种流行的杀人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人可以加工、复制和重来,人可以起死回生,故他们可以随意“杀人”。这使得寻求刺激而沉溺其中的大学生逐渐分不清真实与虚拟世界的区别,也逐渐丧失了对生命的尊重。在他们看来,生死不过是一场游戏,毫无尊严可言。

(三)大学教育中生死观教育的薄弱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教育的至理名言一直以来成为指导我国古代教育的根本方向。因此,学校的教育除了完成授业的功能,还应更多地传道、解惑,尤其是解人生之惑,为大学生将来找寻人生归属和生命依托奠定前期基础。而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越来越远离了这个根本方向,更多地学校几乎沦为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围绕着市场转,围绕着就业转,将大学定位成学生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基地,当前大学评估中对于学生就业率的片面强调就暴露出这种倾向。“关于什么是好的人生、好的社会的伦理教育,则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大学的理念面临着降级为技工学校、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场所的危险。

与之相应,大学教育的内容便是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因而“大学教育的方式便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那种自我的品行修养、自我对个性的砥砺、自我的实践活动不被看作是教育的方式,因而教育活动被窄化,认为教育活动只是那种‘你’对‘我’的活动,而不是我对自我的精神活动;大学教育的方法便是灌输和接受,教育不再是主体自我发动、自我实践的享受性活动,而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的负担。人性本有的教育追求成为主体之外的强制。”由此可见,学校的生死观教育、伦理教育、人生教育、生命教育是那么的薄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定是人格不够完善的人。具有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在遇到人生中的困难与难题而又无法解决时,往往就会采取一种消极、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1]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2]邹宝华.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淮安心理咨询网.http://mfhappy.com/shownews.asp?newsid=1057

[4]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48-149

猜你喜欢

生死观人生生命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独一无二的你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