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2013-08-15闫娟
闫 娟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建立市场调研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把握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标准,构建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对接及工学的结合。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动态但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与课程开发相结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观点是,课程内容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工作情境的工作过程分析基础之上,即教学环节应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相吻合,通过创造仿真和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从而提高技能运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和需求对接,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国内高职院校近些年来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中,使企业十分满意的优秀毕业生比例较低,因为他们在校所学知识较理论化,无法适应企业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因此,这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设置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岗位群需求对接,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而满足企业的需要。
2.打破传统的课程学科体系模式,加快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传统的商务英语课程模式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从而忽视教学内容与具体商务情境之间的联系,与实际脱节,学生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欠缺,听说译能力较弱,工作之初难以在工作岗位上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则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所传授的商务知识与专业岗位群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把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堂教学主导,注重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译能力,进而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加大课程实践比例,并把实践考核纳入课程考核中,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商务英语相关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充分体现了高职商务英语的职业性特点,对进一步促进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有一定实践意义。
3.使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先导性
工作系统化课程开发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课程体系设计。这种新型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设计既要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知识体系的逻辑,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设计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并完善市场调研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培养的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体系,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群,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课程设计,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标准,使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先导性,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4.有利于提高商务英语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应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能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商务素养。
5.有利于提高商务英语高职教育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考核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对就业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实施可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够在就读阶段就开始积累经验,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初便能及时上手,满足企业需要,提高企业满意度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对真实工作岗位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企业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结束后继续留在企业成为正式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优势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岗位需求而灵活多样
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要求为基础,在教学中以具体的项目为导向,将“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商务剧场法”等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并融入商务英语技能训练与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导性。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开发课程
教学课程全程与企业展开合作,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企业社会实践,把企业真实的商务技能知识和工作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为课堂带去活力和时代气息,学生可以在工作中将所掌握的商务英语知识学以致用。
3.创建职业化、细节化、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考核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细节化、综合性、开放性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既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又把学生的自我评估、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融入考核中,考核系统变得多元化和立体化。商务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的考核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进行。此种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注重平时学习的细节,同时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更全面、详细和牢固地掌握商务知识技能。
4.建立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多元功能的实训基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内学习环节和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重视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环节的延续性和系统化。因此建立具有真实环境的多元功能的实训基地是提高高职商务英语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统一,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亲身体验企业文化,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开发势必带来高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只有不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
[1]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2]冯秋怡.试谈如何实现愉快互动的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3]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4]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吴勇毅.从交际语言教学到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